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2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99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烟草、丹参和甜叶菊愈伤组织在分化过程中一般都出现两个PAL活性高峰。第一高峰在培养第一、二、三天中出现;第二高峰在第十一天前后出现。前者在分化或不分化培养基中都存在,似与组织分化无关,后者只在分化条件下才有,似可作为组织启动分化的指示酶。分化程度不同的组织,PAL活性有很大差异,即将或刚分化的组织活性最高,随着分化的进程活性趋于降低,老化的组织甚至丧失活性。PAL活性、木质素合成和管状份子形成之间有着紧密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2.
2,4-D和6-BA对向日葵下胚轴愈伤组织生长及钙调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Anderson和 Cormier(1979)从植物中分离提取钙调蛋白(简称 CaM)后,对它的结构功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 CaM在光合作用(Barr等 1980)、酶的激活(Matsumoto等 1983)、蛋白磷酸化(Gideon等1982)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还证明CaM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以及α-淀粉酶的分泌等有密切关系(Elliott 1983,Raghothama等1983;Saunders等1982)Elliott认为植物激素的促  相似文献   
33.
金属硫蛋白(Metallthioneins,简称MT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含有丰富半胱氨酸的低分子量蛋白质。它最早(1957)由Margoshes和Vallee从马肾皮质中分离出来,它对金属有很强的亲合力。  相似文献   
34.
35.
小麦幼嫩颖果中,果皮内侧发育出由内表皮与亚表皮组成的一薄层绿色组织。显微与亚显微结构观察表明,虽绿色层只接受到自然光照的1/4~1/8,叶绿体仍能正常发育,叶绿素含量与叶绿体数量均高出旗叶。大量胞间连丝联接相邻的绿色细胞,并在一定时期形成开放的胞间通道,显然有利于同化物的快速胞间运输。离体颖果饲喂~14CO_2试验证明,新合成的同化物从绿色细胞输向胚珠。绿色层产生的同化物可能通过合点端的珠心进入胚乳或通过珠孔直接汇聚到胚珠和分化中的原胚。  相似文献   
36.
对开蕨属次生维管组织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谷安根  汪矛 《植物研究》1989,9(4):87-89
本文对对开蕨(Phyllitis japonica kom.)根的次生维管组织,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发现其次生维管组织系由比较进化的,含单穿孔、具螺纹加厚的孔纹导管的次生木质部与比较原始的、含延伸细胞的次生韧皮部构成。  相似文献   
37.
38.
0.5%NaCl抑制愈伤组织生长,处理后期(第21天和28天检测)24kD蛋白含量明显增加。1.0%,2.0%和3.0%NaCl处理的愈伤组织不生长,未检出24kD蛋白增加,但36~42kD蛋白大量增加,并且有随处理的盐浓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 在1.0%NaCl适应愈伤组织(简称S-1)中24kD蛋白含量明显增加,而36~42 kD蛋白含量下降到对照水平。~(35)S-Met体内标记表明,增加的24kD蛋白是新合成的。S-1回到无盐5代后,仍保持提高的耐盐性和24kD蛋白含量。24kD蛋白含量的增加不受甘露醇胁迫的诱导。初步离心分离的细胞亚组分表明,24kD蛋白主要位于胞质和细胞器膜。在烟草S-1细胞中也发现24kD蛋白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植物愈伤组织无性变异系的诱导和选择,已成为植物细胞工程中十分活跃的领域,快中子、γ射线等电离辐射也已开始被用于愈伤组织抗性变异系的诱导。观察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在诱发植物愈伤组织变异中对细胞结构的影响,对于探讨辐射诱变的细胞学机理  相似文献   
40.
徐大刚  黄惠芬 《动物学报》1989,35(1):104-106
关于体外培养周期型马来丝虫(periodic Brugia malayi)感染期幼虫(L_3),近年来国内外有一些报道,系应用含哺乳动物组织细胞系或原代细胞的培养系统培养彭亨丝虫和马来丝虫L_3,可使其幼虫发育至Ⅳ期蚴(L-4)或早期成虫(Chen and Howells,1979; Wong et al.,1982;Mak et al.,1983;郑惠君等,1984)。但未见应用含人体组织细胞系的体外培养系统培养布鲁属丝虫L_3的报道。本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