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昆虫杆状病毒作为高效的表达载体,现已广泛地用于各种外源基因的表达.但是,用传统的方法构建重组杆状病毒,存在着重组率低,纯化难及耗时长等缺点,围绕如何快速、简便、高效地构建重组杆状病毒,近几年来人们进行了一些重大的改进,包括使病毒DNA线状化以提高重组病毒的比例;在体外进行重组;同源重组和重组病毒的纯化与筛选在酵母和大肠杆菌中一次完成;使重组病毒可以形成多角体等,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方法中的不足;文章着重介绍了这几种新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2.
由禾谷多粘菌(Polymyxagraminis)传播的线状小麦花叶病毒有两种,一种是加拿大首先报道的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SSMV),另一种是日本报道的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这两种病毒粒子形态以及血清学性质非常相似,但核酸序列存在一定差异。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明确我国广泛发生的禾谷多粘菌传线状小麦花叶病毒都是小麦黄花叶病毒,但供试的8个分离物RNA1和RNA2序列存在差异,无一彼此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23.
胡杨披针形叶与宽卵形叶的超微结构与光合特性的差异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以胡杨的披针形叶和宽卵形叶作为实验材料,对其细胞超微结构、光合酶活性、稳定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叶片都是等面叶,角质层厚,具皮下层和孔下室,含较多的粘液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旱生结构特点;两种叶片均具有不整齐的维管束鞘细胞,Rubisco/PEPC值与小麦的接近,δ^13C值分别为-27.9‰和-26.7‰,位于C3植物的δ^13C值的范围内,表明两种叶片的碳同化途径均为C3途径;然而宽卵形叶较披针形叶的旱生结构更发达,叶肉细胞的线粒体数目及液泡中的泡状物质较多,Rubisco/PEPC值较低而δ^13C值较高,表明宽卵形叶比披针形叶具有更强的抵抗逆境的能力。此外,还对两种叶片对胡杨适应其盐碱化生境的能力的贡献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