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泽兰实蝇Procecidochares utilis Stone是入侵杂草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的重要的专食性天敌,已成为控制紫茎泽兰的重要因子.本研究旨在获得泽兰实蝇转录组,并深入研究泽兰实蝇雌雄成虫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泽兰实蝇雌雄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总共获得29 147条unigenes,平均长度为457 bp,同时将所得序列注释到七大数据库进行比对,共获得19 384条unigenes注释结果.分析发现11 331条差异表达基因;与雄成虫相比,雌成虫有2 640条unigenes表达量上调,8 691条unigenes表达量下调.[结论]本研究获得了泽兰实蝇转录组,为今后泽兰实蝇性别相关研究提供了序列支持.  相似文献   
112.
《环境昆虫学报》2014,(1):44-50
柑桔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是柑桔类植物果实的重要害虫,以往对该虫的发生监测仅局限于通过果园诱集和室内外养蛹监测成虫的发生期。本研究综合应用室外养蛹、桔园系统调查、成虫诱集和蛆果解剖等技术手段,以期了解柑桔大实蝇的产卵进度、幼虫发育进度、蛆果落地进度、幼虫化蛹进度以及蛹的羽化进度。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柑桔大实蝇产卵盛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高峰期为6月下旬末-7月初;一龄、二龄和三龄幼虫的发生盛期分别为9月中旬-10月初、10月上旬-下旬和10月中旬-11月初;受害蛆果落地盛期为10月上旬-下旬,与二龄和三龄幼虫的发生盛期吻合;室外养蛹的成虫羽化盛期为5月上旬-中旬末,但果园成虫诱集的盛期为6月中旬-下旬,较室外养蛹的成虫发生盛期推迟30 d左右,对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作者做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还表明,各虫态的累计发生进度均可用逻辑斯缔方程拟合,从而可计算出各虫态发生进度为16%、50%和84%的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研究结果对于柑桔大实蝇的发生期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3.
《环境昆虫学报》2014,(1):108-114
为了明确柑桔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 (Enderlein)辐照成虫和田间自然发生的成虫对引诱剂的敏感性差异,指导柑桔大实蝇辐照不育技术的有效利用,在田间释放柑桔大实蝇辐照成虫,以常用引诱剂桔丰和果瑞特同期进行诱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辐照显著降低了柑桔大实蝇成虫对桔丰和果瑞特的敏感性。在柑桔大实蝇成虫发生高峰期桔丰诱集到辐照成虫的数量仅为诱集总虫量的2.6%-11.6%,果瑞特为5.0%-50.0%;桔丰诱集到的辐照雌性成虫的数量仅为诱集的所有雌性成虫数量的4.4%-11.8%,果瑞特为33.7%-50.0%;桔丰诱集到的辐照雄性成虫的数量仅为诱集的所有雄性成虫的5.3%-11.4%,而果瑞特始终未能诱集到辐照雄性成虫。此外,辐照缩短了柑桔大实蝇成虫对常用引诱剂趋向性的持续时间。研究结果对柑桔大实蝇辐照不育技术与诱集诱杀技术的协调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4.
《环境昆虫学报》2014,(1):17-21
为明确柑桔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 (Enderlein)老熟幼虫和蛹的抗寒能力,对柑桔大实蝇老熟幼虫、滞育蛹和滞育解除蛹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同一虫态不同个体间其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但其变异范围均符合正态分布。柑桔大实蝇不同发育状态间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已解除滞育进入发育状态的蛹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最低,分别为-11.15℃和-9.76℃;其次为滞育蛹,分别为-8.93℃和-7.63℃;而老熟幼虫最高,分别为-7.09℃和-3.43℃。此外,老熟幼虫的结冰点和过冷却点之间的差值最大为3.24℃,显著高于滞育蛹(1.30℃)和滞育解除蛹(1.39℃)。表明,倒春寒对已进入发育状态的柑桔大实蝇蛹不会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5.
记述了华实蝇亚属云南1新种.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动植物检疫所,北京.端小果实蝇,新种Bacterodacus(Sinodacus)disturgida sp.nov.(图1~6)新种与B.(S.) vinnula (Hardy)相似,但颜具2横带,翅前缘带较窄,端部不扩大.正模♂,云南西双版纳景洪,2009-05,邓裕亮采.副模:4 ♂ ♂,同正模;2 ♂ ♂,云南勐腊,2009-06,白永华采.词源:新种种名源自其特征前缘带在端部不扩大而定名.  相似文献   
116.
RNA二级结构比一级结构包含更多的信息, 在物种系统发育分析中更能反应真实情况。因而, 本研究对番石榴实蝇Bactrocera correcta和瓜实蝇B. cucurbitae的L-rRNA全基因进行了测序, 构建了双翅目L-rRNA基因二级结构的模式图, 并分析了其结构特征, 而后基于H45~H47茎环结构参数和结构序列及L-rRNA结构序列对双翅目13科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 双翅目昆虫具有保守的L-rRNA二级结构; 不同结构区碱基组成和分布不均匀, Ⅳ区和Ⅴ区的完全保守碱基含量最高, GC含量最高, 绝大部分科Ⅵ区的AT斜率均小于0; 科内特有碱基和科间少数保守碱基大部分为G或C。瘿蚊科与双翅目其他科具有较远的系统发育关系, 而丽蝇科、 寄蝇科和食蚜蝇科有相近的系统发育关系; 虻科与网翅虻科同在一个小分支; 蠓科与蚊科同在一个大的系统发育分支。利用单方面参数不易得到理想的进化结果, 准确系统发育分析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参数。  相似文献   
117.
记述果实蝇属Bactrocera Macquart 1新种:甘肃果实蝇Bactrocera(Zeugodacus)gansuica Chen,Han et Zhousp.nov.及老挝果实蝇属1新记录种:黑颜果实蝇B(Z.)vultus(Hardy,1973),并附形态特征图。新种和盾条果实蝇B.(Z.)adusta(Wang & Zhao)及塔帕果实蝇Bactrocera(B.)tappanus(Shiraki)相似,均仅具1对小盾鬃,中胸盾片除2侧纵条及1中纵条外,余均黑色,以及小盾片具1黑色宽纵条。主要区别在于:1)前足股节端半深棕色,而非几乎全黑;2)中、后足股节端部约1/3深棕色;3)翅前缘带与端斑明显相连,而非与端斑明显分离。  相似文献   
118.
本文研究了以矿物油(mineral spray oil)乳剂为保护剂、"猎蝇"蛋白质毒饵为诱杀剂组成的拒避-诱杀组合技术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产卵的控制作用。结果显示:橘小实蝇在采用拒避-诱杀组合技术保护的供试香蕉上平均产卵孔数为0.000±0.000个,果实完好率达到100%,而单独使用"猎蝇"蛋白质毒饵的平均产卵孔数为27.000±1.732个,果实完好率仅为5.55%,表明该组合技术对橘小实蝇产卵的控制效果显著。在100倍~300倍浓度范围内,矿物油浓度越高,拒避-诱杀组合对橘小实蝇产卵的控制效果越好;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毒饵使用量和施用面积也须相应增加,才能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9.
菲律宾实蝇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懿  陈枝楠  陈志粦 《昆虫学报》2011,54(3):333-338
菲律宾实蝇Bactrocera (Bactrocera) philippinensis (Drew & Hancock)是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严重危害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木瓜Carica papaya L.和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等水果。本文在室内实验条件下对菲律宾实蝇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菲律宾实蝇在6~18 h羽化率达93.93%。成虫活动、寿命、交配和产卵与温度、光照密切相关。补充营养能显著延长成虫寿命。菲律宾实蝇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5~30℃25℃30℃时平均产卵量分别为627.35粒和652.57粒。发育起点温度和世代有效积温分别为14.31℃和450.43日·度。温度与发育历期呈显著的负相关(r=-0.9005)。本研究为菲律宾实蝇的检疫处理和田间防治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0.
室内设定21,24,27,30和33℃共5个温度梯度,分别测定不同恒温条件下枣实蝇越冬蛹的发育历期,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63℃,有效积温为807.55日.度。根据吐鲁番20年(1988~2007)月均地表温度数据,使用小样本方法估算出月均地表温度的置信区间,利用有效积温法则,推算得出2008年枣实蝇越冬代成虫初次出现日期范围为5月13日至22日,与2008年野外实测越冬成虫初次出现日期5月15日接近,测报结果较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