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7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21.
近年来不少工作者对叶绿体偶联因子复合物的结构、功能和发生的问题颇为关注(程秋琛等 1986,Merchant等 1985,Nelson 1982,Pick等1979,Strontman等1983,Suss等 1983)。分离生物膜蛋白质的  相似文献   
722.
723.
目的:研究携带特异性抑制叉头框蛋白M1(Forkhead box protein M1,FOXM1)表达的腺病毒(Ad5.sh FOXM1)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 carcinoma,ACC)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根据人FOXM1 m RNA的序列,设计合成针对FOXM1基因的三对sh RNA,转染ACC-2细胞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筛选获得最佳干扰片段,并构建入腺病毒载体,利用流式细胞术、MTT、Western blot等检测其对ACC-2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调控及分子作用。结果:1成功筛选获得了抑制FOXM1表达的sh RNA,并构建了特异性抑制ACC-2细胞中FOXM1表达的腺病毒Ad5-sh FOXM1;2Ad5-sh FOXM1能明显抑制ACC细胞的增殖,并引起ACC-2细胞S期的阻滞(P0.05);2Ad5-sh FOXM1通过下调c-Myc蛋白的表达抑制了细胞的增殖,通过下调P21Cip1,P27Kip1蛋白的表达抑制了ACC-2细胞周期(P0.05)。结论:下调FOXM1的表达能够明显抑制ACC-2细胞周期和ACC-2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24.
李军 《蛇志》2021,(1):96-97,117
腺性膀胱炎的相关病因以及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多数研究认为该病在长期慢性刺激下形成尿路上皮增生引起化生性病变。目前,临床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措施较多,但不同学者对各种治疗方法的意见不尽相同。本文旨在对腺性膀胱炎相关治疗方案进行阐述,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5.
荸蔼球茎中腺嘌呤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26.
《生命科学研究》2015,(5):410-414
为探索蛛丝蛋白模块单元在成丝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了大腹园蛛Mi Sp R1R2CT功能模块在不同p H条件下的纤维化动力学特性。大腹园蛛Mi Sp蛋白的R1R2CT功能模块与硫氧还蛋白融合,并在BL21(DE3)中进行表达,表达量约为15 mg/L LB培养基。R1R2CT蛋白在p H 7.5和6.5时较为稳定,在22 h之内不发生纤维化;当p H值降至5.5时,R1R2CT在前2 h内快速纤维化,3~5 h趋势较为平缓;5 h之后R1R2CT蛋白再次出现Th T信号的快速增长,7 h后保持缓慢增长至22 h。R1R2CT的增长速率及幅度高于单独的CT(C-terminal)蛋白,而单独的R1R2在p H 7.5、6.5和5.5时均保持稳定,表明重复区依赖CT模块的快速纤维化模式。已有研究表明,CT在重复区纤维化过程中起晶核作用,该成果也从反面证实CT的晶核理论。  相似文献   
727.
目的 对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检测方法进行验证。方法 以基因组两末端的反向末端重复序列(inverted terminal repeat, ITR)为目的基因,对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的腺相关病毒进行qPCR检测。对该方法进行线性范围、重复性、准确度、中间精密度、定量限、耐用性和适用性验证。结果 AAV浓度在2×102~2×107 copies/μ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重复性验证CV<10%;准确度验证回收率在91%~114%;中间精密度验证CV<10%;定量限为100 copies/μL;耐用性验证CV<10%;并且3种不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均未检出腺相关病毒。结论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qPCR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重复性、准确度、中间精密度、定量限和耐用性均符合可接...  相似文献   
728.
王金星  赵小凡 《生物学通报》1994,29(11):14-14,16
鱼类的后鳃腺王金星,赵小凡(山东大学生物学系济南250100)鱼类的后鳃腺早在100多年前就已被发现,但直到最近十几年才搞清楚其分泌激素的成分和功能。鱼类的后鳃腺(Ultimobranchialgland)来自胚胎时期的最后一个鳃囊。该组织在鱼类发育...  相似文献   
729.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从"组学"水平研究适应性进化分子机制成为进化生物学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沙棘属的中国沙棘、肋果沙棘及二者的同倍化杂交物种棱果沙棘为材料,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出了受到正选择(w>1)的BRCA1-A&BRISC复合体亚基NBA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NBA1基因在3种沙棘中编码区全长为771 bp,共编码256个氨基酸,为核定位的亲水性蛋白。中国沙棘与肋果沙棘中NBA1的氨基酸序列在218与236位存在差异,中国沙棘中靠近结合位点的218位突变为甲硫氨酸,不同于肋果沙棘及其他陆生植物中NBA1亚基VWA结构域中保守的亮氨酸,导致二者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且使中国沙棘与肋果沙棘中该蛋白结合位点的空间排布产生显著差异。综上,推测二者的NBA1亚基在结合其他亚基方面有所不同,主要导致了BRCA1-A复合体修复紫外辐射引起的DNA损伤修复功能方面出现差异,这可能与中国沙棘与肋果沙棘对不同海拔环境的适应有关。此外,Sanger测序验证了二代测序结果的准确性,证明该基因在亲本种中国沙棘与肋果沙棘中是纯合的单拷贝,在杂种棱果沙棘中以共显性的杂合方式存在。进一步分析发现第二代测序数据不适用于在个体水平鉴定杂种,但群体内多个个体的平行测序一定程度上可随机反映杂种的亲本来源。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沙棘属植物对不同海拔的适应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数据,同时为利用转录组测序方法鉴定杂交物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30.
袁祯燕  王虹  王凯 《植物研究》2019,39(6):817-825
对采自新疆天山一号冰川冰缘区的35种生长在不同生境的藓类植物,分别观察离析后其叶片的中肋导水细胞长、宽,细胞壁厚薄、细胞端尾和纹孔场的数目。湿土面、阴湿岩面、土面和岩面四种生境下的藓类植物叶中肋细胞,随着生境中水分条件由湿到干其细胞长度、细胞宽度和厚度均有变大的趋势;中肋细胞端尾的形式多样,生长在土面的藓类具有多个端尾,具有增强细胞间的联系,有效控制导水和物质交换速度,并提高机械固着和支撑作用。不同生境下叶中肋细胞侧壁的纹孔场数目并无明显差异。中肋细胞的特征反映出其对冰缘区极端而复杂的环境的适应策略,为进一步研究苔藓植物在高寒环境地区的导水机理及生态适应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