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8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54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71.
以腐殖土为基质,研究了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4个浓度处理、以及萘乙酸(NAA)不同浓度与浸泡时间处理对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当年生枝条扦插繁殖12个育苗指标的影响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组合的育苗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生长调节剂中,赤霉素(GA3)、吲哚丁酸(IBA)处理在大部分育苗指标上表现良好,为鹿角杜鹃扦插育苗的理想调节剂,吲哚乙酸(IAA)效果次之,6-苄氨基嘌呤(6-BA)、NAA处理的育苗指标表现较差;4个浓度水平上,愈伤率、腐烂率及老叶留存率总体以低浓度处理最佳,随着浓度升高效果下降;其它9个指标对浓度的响应因生长调节剂种类而异。各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4个根系生长指标,即不定根数、最长不定根长、总根数及根系直径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但它们与愈伤率、腐烂率、生根率及老叶留存率、新梢率间的相关性较弱。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50 mg/L GA3处理为鹿角杜鹃扦插育苗的最佳组合,其次为100 mg/L GA3和400 mg/L IBA处理。本研究为杜鹃花产业化育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2.
为明确相对湿度对苹小卷叶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在室内(25±1) ℃和12L∶12D条件下,分别设置40%、50%、60%、70%、80%、90% 6个相对湿度(RH),研究其对苹小卷叶蛾生长、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40%~90%RH范围内,随湿度升高苹小卷叶蛾未成熟期逐渐缩短,由40%RH时30.31 d缩短至90%RH的25.87 d,未成熟期存活率逐渐升高.湿度对卵的孵化具有显著影响,40%RH下卵的孵化率最低,为39.3%.在80% RH条件下,成虫寿命最长,单雌产卵量最多(110.8粒),卵和幼虫的存活率最高,净生殖率(R0)和内禀增长率(rm)最高,分别为26.46和0.1018.说明较高湿度能促进苹小卷叶蛾生长发育,提高其繁殖力.
  相似文献   
973.
<正>刚一走进办公室,我就闻到了一股怪味。不用说,艾森导演又没有将自己吃完的饭盒扔下楼。他还将几个饭盒一字排开,美其名曰:做研究。"终于成功啦!各位,刚才我偷偷打开看过,最左边的饭盒底下藏有两只健康活泼的蟑螂。现在我们来猜猜右边饭盒下是否也被蟑螂占领!"大家都没猜蟑螂的心思。艾森导演只好点名发问:"托尼,你觉得呢?""我……你觉得我应该怎么觉得?"我机智地将话题抛了回去。"说有!""嗯,那有!"  相似文献   
974.
[目的]为探究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生物合成关键基因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HMGR)在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生殖中的作用.[方法]基于已公布的白背飞虱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结合RT-PCR技术获得SfHMGR全长cDNA序列;采用RT-qPCR技术分...  相似文献   
975.
为了筛选出兰州百合鳞片埋培繁殖的最适温度和鳞片层次,解决兰州百合种源不足、繁育周期长的问题,该文以兰州百合鳞片为材料,采用温度(20、25、30℃)和鳞片层次(外层、中层、内层)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二因素对兰州百合鳞片埋培繁殖效果的影响。通过对鳞片疑似发病率、分化率及小鳞茎分化数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温度处理及各鳞片层次对鳞片疑似发病率、分化率及小鳞茎分化数的影响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结果表明:(1)温度越高,鳞片的疑似发病率越低,在埋培2周时,20℃处理下疑似发病率最高(38.67%),30℃处理下最低(10%);各层次鳞片的疑似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外层中层内层。(2)在25、30℃处理下,小鳞茎分化率最高,埋培结束(6周)时分别为91.33%、90.89%;中层及内层鳞片小鳞茎分化率极显著高于外层鳞片。(3) 30℃处理下鳞片形成小鳞茎数最多,在埋培6周时达到每片2.00粒;同时中层及内层鳞片小鳞茎分化数显著高于外层鳞片。综上结果表明,兰州百合鳞片埋培繁殖以选用中层(3~4层)、内层(5~7层)鳞片在25~30℃条件下繁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76.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研究进展与未来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卫邦  刘德团  张品 《广西植物》2021,41(10):1605-1617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的热点问题之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plant specie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PSESP)是为了“抢救性保护”我国濒临高度灭绝风险的野生植物、指导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而提出来的保护生物学领域的新概念,该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国际保护生物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启动实施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把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专项拯救纳入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拯救保护是一项科学性强、技术性和专业性要求高、周期长的系统工程,“抢救性保护”与“系统研究”并重是科学拯救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途径。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系统研究,是指导或支撑其有效保护的重要工作。该文重点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调查与评估、生态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遗传多样性方面对近年来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研究工作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拯救保护奠定新的理论基础。该文还基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研究现状及其未来拯救保护工作需求,对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未来的保护研究重点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思考。该文可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7.
西伯利亚百合鳞片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伯利亚百合鳞茎作为外植体试材,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在改良MS+6-BA 2.0 mg/L+2,4-D 0.2 mg/L+NAA 0.5 mg/L+蔗糖80 g/L的培养基上,分化率可达90.0%;在改良MS+6-BA 2.0 mg/L+2,4-D 0.3 mg/L+NAA 0.5 mg/L+蔗糖60 g/L的培养基上增殖生长最好,增殖倍数为9.32;最佳生根培养基为改良MS+NAA 0.2 mg/L,生根率可达97.78%;最佳移栽基质为水苔,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978.
为了解截头堆砂白蚁Cryptotermes domesticus(Haviland)群体中不同品级、不同虫态的雌雄性比,本文研究了该种白蚁自行配对室温条件下饲养4年巢龄的实验群体与采集的自然群体的各个品级和不同虫态的雌雄性比。结果表明:自行配对室温饲养4年巢龄群体与自然环境群体中原始繁殖蚁、幼蚁、若蚁、兵蚁都有雌雄之分,其中自行配对室温饲养群体的原始繁殖蚁雌雄比例为1:1,兵蚁雌雄比例为1:1.24,幼蚁和若蚁雌雄比例为1:1.46;自然环境群体原始繁殖蚁雌雄比例为1:1,兵蚁雌雄比例为1:1.15,幼蚁和若蚁雌雄比例为1:1.43。  相似文献   
979.
蜜蜂繁殖冲突与雌性蜜蜂信息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波  张飞  曾志将 《昆虫知识》2012,49(5):1372-1377
在营造社会性生活的蜜蜂群体里,蜂王释放出蜂王信息素来控制工蜂卵巢发育及改造王台特性,并吸引雄蜂为之交配,使蜂群正常繁衍。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蜜蜂各蜂种、亚种以及特殊蜂群无政府主义蜂群、海角蜜蜂等雌性蜜蜂信息素成分以及含量变化进行综合论述,并对蜂王主要信息素对工蜂和雄蜂生理影响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980.
为建立鹭兰(Habenaria radiata)种子繁殖法,对无菌培养条件下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进行了观测,并对无菌繁殖获得的球根进行了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鹭兰种子不进行处理难以无菌培养发芽,种子通过75%乙醇10 s+1% NaClO 10 min处理,或者40 kHz超声波2.5 min+1% NaClO 10 min处理,在1/2MS培养基的发芽率可达58%以上;在1/2MS培养基中,添加GA-3 1 mg·L-1对叶片生长有促进作用,添加IAA 1 mg·L-1对根生长和球根形成有促进作用,球根形成率达55%;无菌繁殖的球根贮存至春季盆栽,成苗率约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