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0 毫秒
51.
杨祝良 《生命科学》2010,(11):1086-1091
中国西南横断山地区地形复杂、山陡谷深、生境多样,是真菌栖息、繁衍和分化的理想地区。国内外真菌学家们对该区的真菌早就给予过关注和研究,曾报道了该区真菌4000余种,约占我国已知真菌总种数的40%。然而,总的说来,人们对该区真菌物种多样性的了解还知之甚少。近十余年来,我们对该地区的真菌中的高等真菌部分进行了十余次野外考察和采集,共获得标本7000余份、分子材料4200余份、真菌及其生境照片1万余张,这是研究和认识该区真菌多样性不可或缺的第一手科学资料。通过对该区有关标本的研究,正式发表了2新属及50余新种;但还有大量新物种和一些新属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描述。加强真菌多样性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为经济发展服务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2.
国产润楠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5种国产润楠属(Machilus Nees)植物的叶表皮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中31种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润楠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气孔复合体均为平列型且仅分布在下表皮;上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式样有5种类型:平直、圆滑、浅波、波状、平直-弓形;下表皮毛被有(稀疏、密集或非常密集)或无;上表皮平周壁纹饰类型有:点状、平滑、条纹(或波浪条纹);下表皮内面平周壁纹饰类型有:不规则、平滑、粗糙网状、微毛状、颗粒状、鳞片状.这些特征在本属种间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可作为区分种类的辅助特征和种间亲缘关系,因而对润楠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和亲缘关系的确定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53.
鞘翅目昆虫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迎春  付景 《昆虫知识》2006,43(2):169-176
从研究对象、研究种类、研究内容等方面对鞘翅目Coleoptera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的近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研究中应用的技术主要有DNA序列分析、RELP技术、RAPD技术、AFLP技术、分子杂交技术和SSCD技术。并认为这些技术的应用对补充和完善传统分类方法,深入探讨各类群的分类地位和系统发育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四个DNA片段在山茶属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取山茶属14个组中的10组21种植物对目前常用于属内种间的4个DNA片段(ITS、waxy、trnL-F、rpL16)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1)来自叶绿体基因组的2个片段(trnL-F、rpL16)其PCR扩增和测序都很容易,但两者的进化速率都非常慢,序列矩阵只有很少信息位点(trnL-F含9个,rpL16为20个),不能提供必要的系统发育信息。(2)来自核基因组的ITS片段其PCR产物比较容易获得,但其序列的测定存在较多问题。(3)waxy是来自核基因组的另一个片段,其PCR扩增因受模板DNA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很大而有一定难度,但其进化速率较快,序列矩阵具有较多信息位点(92个),并且在山茶属是单拷贝,这对于解决山茶属这类具有许多近缘物种的类群的系统关系有重要价值。基于tsnL-F、rpL16和waxy三组数据所建分子系统树支持山茶属为一单系,但属下系统由于取样等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5.
地花菌属(Albatrellus Gray)是多孔菌类中具有突出特征和特殊地位的一个属,有极高的系统学和分类学研究价值,但专门的针对性研究很少。综述了地花菌属在分类学、系统学、牛态习性、经济价值、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和进展,并对该属的深入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6.
《昆虫学报》2012,(10):1117
《昆虫学报》是中国昆虫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昆虫学学术刊物,195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本刊为全国核心期刊,曾被SCI收录,现被《生物学文摘》(BA)、《昆虫学文摘》(EA)、《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CAB文摘数据库和德国"ISPIPestDi-rectoryDatabase"等国内外重要文摘和数据库收录。1办刊宗旨传播报道昆虫学研究最新成果和动态,推动国内外昆虫学界学术交流,发展我国的昆虫学事业,为国家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2征稿范围本刊面向国内外征稿,登载有关昆虫形态、生理、生化、病理、毒理、生态和系统学等昆虫学各分支学科的中英文原始研究论文、简报和综述等。  相似文献   
57.
基因序列分析是揭示金龟总科系统发育关系的重要工具.统计了应用于金龟总科中13个科的线粒体和核基因序列,综述了CO Ⅰ、16S rRNA、28S rRNA、18S rRNA等基因序列在金龟总科分子系统学研究的10新进展,探讨了不同基因序列在分类鉴定、隐存种发现、系统发育关系重建等方面的作用,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阐明金龟总科系统发育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8.
小檗科的花粉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PG III定义的基部真双子叶分支(Basal Eudicots)中毛茛目(Ranunculales)小檗科(Berberidaceae)为研究对象,选取4个DNA片段(rbcL、matK、trnLF和26S rDNA),利用最大似然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合已报道的花粉形态数据,分析了该科16个属的花粉形态。选择花粉分散单位、极性、形状、大小、萌发孔数目、萌发孔位置、外萌发孔形状、覆盖层上元素、覆盖层纹饰和外壁厚度共10个关键性状,采用简约法推断了该科花粉的祖征、共衍征和演化式样。研究表明:单粒、等极、近球形、中等大小是小檗科花粉的祖征。无极、多萌发孔和周面孔是小檗亚科(Berberidoideae)的共衍征,支持其为一个单系。三萌发孔分别为鬼臼亚科(Podophylloideae)、南天竹亚科(Nandinoideae)各自的共衍征;覆盖层上元素不存在是小檗亚科和南天竹亚科的共衍征,将它们与鬼臼亚科区分开来,同时也支持了小檗亚科和南天竹亚科之间的姐妹关系。此外,对一些属花粉形态的演化意义进行了讨论,提出一些特殊的花粉性状可以用来定义某些属,如Bongardia和兰山草属(Ranzania)。  相似文献   
59.
石竹属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石竹属12个种的植物叶表皮特征进行观察,统计并测量叶表皮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结果表明,石竹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形态(表面观)为长方形和不规则多边形。乳突只存在于针叶石竹、高石竹和细茎石竹中。按气孔形状可将其分为了3个类型:椭圆形、卵圆形和长方形。研究结果对石竹属的系统分类和种间亲缘关系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0.
《菌物系统》2008,27(2):I0001
中国科学院真菌、地衣系统学重点实验室是198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开放实验室之一,是我国唯一对真菌地衣进行全面的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的科研机构。实验室在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真菌地衣重要类群的分类、系统和进化生物学研究,揭示真菌地衣的物种起源与演化的基本规律,真菌与其它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进化机制;同时开展真菌地衣资源储备和建立资源评价体系,为人口与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等国民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