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3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91.
湖北江汉平原农田生态系统钢的循环与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北江汉平原农田生态系统8种种植模式中Cu的输入、输出和平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田Cu的输出主要是作物收获,其输出量占总输出量的85.9%-95.1%,流失和淋溶输出很少,农田Cu的输入主要是有机肥输入和降雨输入,其次是降尘、作物自然归还和灌溉,而种子种苗和无机肥输入占很少的比例。农田Cu的平衡分析表明,按照当地施肥习惯,菜田和水田Cu盈余较多,而旱地4种种植模式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792.
热休克蛋白 (HSP)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 ,其表达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诱导性表达 ,即当生物、细胞受到刺激时才进行表达 ;另一种是组成性表达 ,即在生物、细胞的正常生活、代谢过程中表达。HSP的这两种表达方式意味着HSP基因表达的调控方式和机理不同。本文简要介绍了热休克因子(HSF)的种类、结构及调控HSP基因表达的机理。HSF通过以下 4个步骤调节HSP基因表达 :( 1 )HSF由单体形式变成磷酸化的三聚体形式被激活 ;( 2 )三聚体形式的HSF与HSP基因的热休克元件(HSE)上相邻排列的 3个 5′ GAA 3′结合 ;( 3)与HSF结合后 ,HSE的活化域暴露 ,HSP基因转录 ;( 4 )HSP的mRNA 5′端前导区的特异结构适合于核糖体快速结合和高效翻译。不同生物体内的HSF作用有一定差异 ,功能较为明确的有 :( 1 )对应激信号敏感的HSF1 ;( 2 )对应激信号不敏感 ,对生长、发育、分化信号敏感的HSF2 ;( 3)起抑制HSP基因转录作用的HSF4。还有一些HSF(如HSF3)的作用机制较复杂 ,有待深入研究。此外 ,本文也简要介绍了HSP在衰老、免疫应答、细胞生存和凋亡平衡等中的作用 ,对了解和认识生物生长、发育、衰老、保护、免疫应答及细胞生存和凋亡平衡的分子机制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93.
不同人群精液质量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 434例有生育力、346例生育力不明男性的精液质量进行检测 ,并与同实验室 80年代前期 1 1 0例的数据相比较 ,评价目前男性精子质量的现状。结果表明 ,精子质量均明显降低 ,以精子数目中的计数和总数的降低最为明显 ,分别降低 5 4 .2 %~ 98.9%和 39.7%~ 1 1 4.5 % ;出现异常指标的异常百分率以精子活动性中的活动率、a级活力、a +b级活力最高 ,分别达到 1 8.4%~ 42 .3%、37.5 %~ 68.1 %、39.5 %~ 75 .2 % ;各指标在正常值范围内的比率仅占 33.6%和 2 6.0 %。因此 ,提出精液质量的普遍降低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94.
应用总体平衡(mass-balance)法研究了施硫肥(0, 30及60 kg S/hm2)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放牧生态系统硫循环的影响及在硫肥需要量上的应用.结果表明,施硫肥使牧草硫的吸收量提高了50%,并使放牧系统硫的生物循环速率提高了15%以上.1995和1996年两年内两种硫肥处理30 和 60 kg S/hm2的硫的利用效率分别为74.0% 和 37.6%.当其他硫的来源较低时,土壤中有机硫的矿化是草原有效硫的主要来源,约占整个有效硫输入量的70%.放牧家畜在物质循环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其硫采食量的90%左右以排泄物的形式返回到土壤,经过排泄物而释放的有效硫量约占硫的生物再循环量的30%.土壤中硫的淋溶损失是放牧系统中硫的主要输出形式;同时,家畜尿和粪中硫的损失(包括转移到非生产区和淋溶损失)也影响着放牧系统硫的平衡状况.因此,应该深入研究粪尿硫的再循环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总体平衡原则,该地区放牧系统中至少每年应施入10 kg S/hm2才能保持有效硫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795.
现在市场上有平衡好的苯酚出售,这对一些充足的实验室毫无疑问是一个捷径,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便对于一些小型的、经费较紧张的实验室来说,这可能还是一个奢侈品。大多数市售液化酚是清亮、无色的,无须重蒸馏便可用于分子克隆或其它敏感性实验,但使用前必须对酚进行平衡,使其pH值在7.8以上。现在平衡苯酚的方法大多按《分子克隆实验指南》上的传统方法。这种老方法有很多缺点:①操作时间长;②过程烦琐;③苯酚的损耗大,很多苯酚在水相中被丢弃(即使静止分层时间长也避免不了此问题;④平衡酚保存时间短(1个月)。根据平衡苯…  相似文献   
796.
染色体-质粒平衡致死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维  钟辉  曹诚 《生物技术通讯》2002,13(5):378-382
以营养选择标志代替抗生素抗性标志为主要特征的染色体-质粒平衡致死系统的建立为基因工程产品的生产和基因治疗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操作平台,通过质粒载体基本元件与宿主菌之间的优化,构建出用于不同目的的外源基因的平衡致死系统。它对构建单价或多价减毒活菌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基因疫苗研究的深入,使它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着重讨论目前该系统的构建方法和应用。  相似文献   
797.
基施氮肥对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91,自引:5,他引:86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肥一次基施对高肥力土壤上冬小麦产量,吸氮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旨在了解高肥力土训上减少基肥氮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高肥力土壤上冬小麦产量对氮肥的反应不明显,而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冬小麦吸氮量,根据差值法计算结果,当施氮量为75,112.5和150kg/hm^2时冬小麦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16.0%,14.5%和13.5%,表明多达84%-86.5%以上的基肥氮未被作物吸收利用,氮平衡计算的结果进一步表明,未被当季小麦利用的肥料氮主要以无机氮的形式残留于0-1m土体中,当施氮量分别为75,112.5和150kg/hm2时氮肥的土壤残留率依次为83.3%,46.0%和58.8%,而相应的表观损失率为0.5%,38.9%和19.0%,由此可见,在高肥力土壤上应严格控制基肥氮的用量或不施基肥,否则将造成氮素资源的大量浪费。  相似文献   
798.
论单基因的分离负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进两个配子选择系数、三个基因互作系统及互作跃变函数描述分离负荷,统一了近四十年来的理论纷争,得到如下结果:(1)只有当对两个配子的选择系数相等时,种群才能平衡。对平衡种群,以往关于分离负荷的结论是成立的,而且种群的适宜度保持不变;(2)当两配子选择系数不等时,种群不可能平衡,此时选择下分离负荷从F1代开始逐代减小,种群向杂合子纯合方向进化,从而解释了许多过去不能解释的现象。  相似文献   
799.
不同人群精液质量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34例有生育力,346例生育力不明男性的精液质量进行检测,并与同实验室80年代前期110例的数据相比较,评价目前男性精子质量的现状。结果表明,精子质量均明显降低,以精子数目中的计数和总数的降低最为明显,分别降低54.2%-98.9%和39.7%-114.5%,出现异常指标的异常百分率以精子活动性中的活动率、a级活力、a b级活力最高,分别达到18.4%-42.3%,37.5%-68.1%、39.5%-75.2%,各指标在正常值范围内的比率仅占33.6%和26.0%,因此,提出精液质量的普遍降低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00.
 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试验”加强期(IOP)在甘肃省敦煌绿洲观测的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夏季典型晴天敦煌地表辐射收支和地表能量平衡特征及小气候特征,结果发现:敦煌绿洲总辐射特别大,其峰值高达1 038.1 w·m-2;地表净辐射也高于其它地区,白天能超过600 w·m-2;在地表能量分配中,感热、潜热和地热流量的日积分值的量级相当,白天地热流量比潜热要大,几乎与感热相当;地表反照率除中午比较接近荒漠戈壁的值外,其它时候均明显比荒漠戈壁的值小;Bowen比在白天1~2之间,比一般灌溉地区要大。地表能量不平衡差额较大,这可能与水平热通量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另外,还首次发现了比较可观的下沉气流,部分证实了绿洲与荒漠之间存在的热力环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