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4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以燕麦品种‘白燕2号’为材料,试验分别设置0、50、100、150、200 mmol/L盐胁迫(NaCl∶Na2SO4=5∶1)和碱胁迫(NaHCO3∶Na2CO3=5∶1)处理的温室内盆栽试验,观测燕麦植株生长速率、植株含水率、叶片离子含量及叶片各类有机酸含量,分析不同盐胁迫、碱胁迫对燕麦离子平衡的影响,并比较燕麦对两类胁迫的适应性差异。结果显示:(1)燕麦植株生长速率和植株含水率在低浓度(50和100 mmol/L)盐胁迫下均升高,而高浓度(150和200 mmol/L)盐胁迫下则降低;燕麦植株生长速率和植株含水率均随碱胁迫浓度增加而降低;在相同胁迫浓度下,碱胁迫对植株生长率、植株含水率的影响大于盐胁迫。(2)燕麦叶片K+、Ca2+、Mg2+、H3PO-4、NO-3 含量均随盐、碱浓度升高而降低,而Na+、Cl-、SO2-4含量在盐、碱胁迫下均大幅上升;200 mmol/L盐、碱胁迫下,Na+ 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367.15%和518.41%,Cl- 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785.07%和52.59%,SO2-4 分别较对照增加142.01%和52.86%。(3)200 mmol/L盐、碱胁迫下,有机酸分别较对照增加74.52%和1 232.34%;碱胁迫及高浓度盐胁迫下燕麦叶片的柠檬酸、乌头酸、琥珀酸和苹果酸含量均高于对照,且乌头酸是燕麦响应盐胁迫、碱胁迫的主要有机酸成分,柠檬酸和琥珀酸略有变化,而甲酸、乙酸、乳酸、苹果酸、草酸含量均相对较低。研究表明,碱胁迫对燕麦植株生长速率、植株含水率、叶片离子含量及叶片各类有机酸含量的影响大于盐胁迫;盐胁迫与碱胁迫均引起燕麦叶片阳离子(Na+)大量积累,而K+、Ca2+、Mg2+、H3PO-4及NO-3吸收受阻;燕麦叶片在盐胁迫下主要通过积累Cl-调节叶片离子平衡,而碱胁迫下主要通过积累有机酸来调节离子平衡;有机酸是燕麦叶片响应碱胁迫的特异代谢物,其中乌头酸是其有机酸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742.
董玮  武文君  张徐波 《昆虫学报》2022,65(8):1068-1074
平衡棒(haltere)是双翅目昆虫后翅特化而成的结构,可在飞行中起重要作用。平衡棒基部的感受器可以检测到飞行中的惯性力,向运动神经元提供反馈,迅速地平衡身体并纠正航向。昆虫的平衡棒由成虫盘发育形成,其特化受HOX基因(Ultrabithorax, Ubx)调控。发育成熟的平衡棒由两层上皮细胞组成,末端球状结构内部充满高度空泡化的细胞,基部具有大量感器。平衡棒的运动由独立的肌肉控制,相对于同侧的翅反向移动,翅与平衡棒的协同运动对于昆虫起飞和维持平衡十分重要。近年来,平衡棒的导航原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仿生学研究中,基于果蝇平衡棒的结构和功能,研制出多种飞行器的导航设备。本文结合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就平衡棒的发育、形态结构、功能和仿生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理解昆虫平衡棒的发育机制和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3.
蒸散发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能够更加精细化蒸散发的时空变化规律,对于水资源管理、生态水文过程量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单一传感器反演的蒸散发无法同时具有高空间和高时间分辨率,以南京地区为例,首先结合Landsat-8遥感影像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的SEBS模型估算日蒸散量。在此基础上,选取典型区域采用基于增强型时空自适应反射融合模型(ESTARFM)将估算的蒸散发结果与低空间分辨率的MOD16A2蒸散发产品数据进行时空融合降尺度研究,并评价模型的融合精度。结果表明:(1)SEBS模型估算的蒸散发结果与蒸发皿折算后的数据、MOD16A2产品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14 mm/d和0.22 mm/d。(2)南京地区蒸散量季节差异明显,表现为夏季>秋季>冬季;各区在夏季的日平均蒸散量差异也较大,六合区蒸散量最大,秦淮区最小;另外,蒸散量分布受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总体上表现为水域>林地>耕地>草地>其他,且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区域蒸散量较大。(3)基于ESTARFM模型融合的蒸散发结果与基于Landsat-8遥感影像反演的蒸散发数据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相似性,二者相关系数为0.74。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本研究可为蒸散发数据集时空分辨率的提高提供参考,同时也能够为南京地区水循环过程和水资源管理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44.
土壤氮水平对喜旱莲子草原产地和引入地基因型生长和防御的影响 同种植物生长在资源丰富生境中的个体,其防御水平被认为低于生长在资源匮乏生境中的个体。然而,生境的养分水平如何影响植物的诱导抗性和耐受性,以及这种影响在入侵植物的原产地和引入 地种群间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均知之甚少。本研究以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原产地阿根廷和引入地美国的基因型为研究对象设计同质园实验,以探究土壤氮水平对植物的生长、组成和诱导性[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取食诱导]化学防御以及耐受性的影响。实验中,我们测定了植物总生物量、伸长速率(生长速率的表征)以及叶片和根系中总碳、总氮和三萜皂苷(化学防御物质)的含量。研究结果显示,植物在低土壤氮水平下表现出较高的组成抗性(植物在低土壤氮水平下的叶片三萜皂苷含量高于其在高土壤氮水平的33%)和耐受性[植物被取食后总生物量下降的程度更低(植物在高土壤氮水平和低土壤氮水平下被取食后总生物量分别下降了24%和15%)],而在高土壤氮水平下表现出较高的诱导抗性(在高土壤氮水平下的植物被取食后叶片三萜皂苷含量与空白对照的植物相比升高了24%)。植物的组成抗性和耐受性与生长速率存在权衡,但诱导抗性与生长速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此外,引入地基因型在低土壤氮水平下叶片碳含量显著低于原产地基因型(-6%),但这种差异在高土壤氮水平下消失。这些结果表明,土壤氮水平 影响植物对不同防御策略的选择偏好,并且在决定引入地基因型的表现时与植食作用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745.
摘要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XELOX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血管生成和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98例经内镜活检证实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XELOX方案化疗,49例)和研究组(艾迪注射液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49例)。观察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血管生成和Th17/Treg平衡相关指标水平,记录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的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242(CA242)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两组Th17比例、Th17/Treg比值均升高,Treg比例均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Th17比例、Th17/Treg比值高于对照组同期,Treg比例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确切,可能与改善Th17/Treg平衡、抑制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746.
<正>近日,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Tony Tiganis在国际顶尖期刊cell发表了他们关于瘦素和胰岛素作用于POMC神经元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文章首次证明瘦素和胰岛素能够协同作用于POMC神经元驱动白色脂肪棕色化以维持机体能量平衡。研究人员指出,瘦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的脂肪因子,对能量平衡和体重控制具有重要作用,瘦素能够作用于POMC神经元和NPY/Ag RP神经元以抑制食欲促进能量消耗;胰岛素由β胰岛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因子,能够作用于肝脏、脂肪、肌肉等多种器官组织以调节血  相似文献   
747.
王兴昌  王传宽 《生态学报》2015,35(13):4241-4256
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息息相关,定量评估森林碳收支是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任务。30年来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全球和区域森林碳收支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一方面与森林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具体研究方法有关。评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野外测定方法,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方法论。从生态系统碳浓度、密度、通量、分配和周转5个方面回顾了碳循环相关概念,指出碳浓度和碳储量是对碳库的静态描述,而碳通量和碳周转是对碳库的动态描述。净初级生产力是测量最普遍的碳通量组分,但大多数情况下因忽略了一些细节而被系统低估。普遍使用的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由于没有包含非CO2形式的水文、气象和干扰过程产生的碳通量,通常情况下高于生态系统净碳累积速率。在详细介绍碳通量组分的基础上,改进了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概念模型。重点讨论了碳通量的3种地面实测方法:测树学方法、箱法和涡度协方差法,并指出了其注意事项和不确定性来源。针对当前碳循环研究的突出问题,建议从4个方面减小碳循环测定的不确定性:(1)恰当运用生物量方程估算乔木生物量;(2)尽可能全面测定生态系统碳组分;(3)给出碳通量估算值的不确定性;(4)多种途径交互验证。  相似文献   
748.
黄河小浪底人工混交林生长季能量平衡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原文文  同小娟  张劲松  孟平  李俊  郑宁 《生态学报》2015,35(13):4492-4499
利用涡度相关系统和小气候梯度观测系统,对黄河小浪底人工混交林2012年生长季(5—9月)各能量通量进行了连续观测,分析了该生态系统能量平衡各项的变化特征,讨论了能量闭合状况。结果表明:潜热通量、感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均与净辐射有类似的日变化特征。各项的绝对值大小表现为净辐射潜热通量感热通量土壤热通量。受日照时数的影响,5—9月能量平衡各项正值的日持续时间逐渐缩短。生长季,净辐射、感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在6月份最大,最大值分别为418.5、231.4和12.5 MJ m-2month-1);潜热通量在7月份达到最大,最大值为320.8 MJ m-2month-1)。潜热通量、感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例分别在0.48—0.62、0.15—0.55、0.02—0.05之间。人工混交林生长季的能量分配主要以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为主,且潜热通量为感热通量的2倍。波文比呈单峰曲线:6月最大,8月最小。黄河小浪底人工混交林生长季全天能量闭合度为79%。其中,白天闭合程度较高(81%),夜晚较低(41%)。本研究站点存在21%的能量不闭合。其原因可能与通量源区面积不匹配、忽略冠层热储存、湍流能的相位差等有关。  相似文献   
749.
微量元素硼和锌在作物营养平衡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许多土壤中B、Zn由于含量或有效性低而供给不足,成为作物营养平衡与大面积产量提高的重要限制因素。采取各种方法直接施用B、Zn,或者配制在尿素中施用,可以调节作物营养平衡,改善作物-环境生态关系,提高产量和品质。在水稻旱育苗地区还可把Zn配在育苗土壤调制剂中施用。在缺Zn褐土上,施入的Zn迅速转化为各种形态,其中碳酸盐结合态是有效Zn的主要仓库。配合施用P肥对Zn的有效性无不良影响,Zn与N、P配合施用有益于作物营养平衡。  相似文献   
750.
人精浆,厌氧菌培养液在HSV—2诱导宫颈癌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应用HSV-Z诱导小鼠宫颈癌的动物模型,发现人精浆或厌氧菌培养液只引起宫颈上皮轻度增生,二者混合(SB)不仅可致宫颈癌(11.5%),而且使HSV-2诱癌率从23.1%提高到50%,同时发现SB具有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抑制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及NK细胞的活性。上述结果提示SB具有促癌作用,因而也讨论了SB促癌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