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比较了云参和党参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的薄层层析图谱。结果表明,云参、党参的脂溶性成分(乙醚、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水溶性成分(95%乙醇、水提取物、糖类成分)均基本相同,为云参代替党参使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党参为生活中常用的药食两用药材,具有补益作用,其中党参多糖为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很多学者在研究党参多糖治疗肠道相关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近期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可能是党参多糖治疗相关肠道疾病的潜在作用靶点。因此,本文就党参多糖对肠道微生物调节及肠道疾病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党参多糖作为益生元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和治疗肠道相关疾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33.
34.
35.
基于甘肃产区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中4种代表性组分(党参炔苷、苍术内酯Ⅲ、多糖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变化与相应地域气候因子的分析,探明甘肃境内区域条件、气候因子对党参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关联性。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党参中这4种化学成分含量,分析区域性、年-季-月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因子与党参4种化学成分的关系并计算出相关系数。结果显示,甘肃地区党参化学成分含量存在区域性差异,且苍术内酯Ⅲ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化学成分。不同地区间降水量和日照量的差异是造成苍术内酯Ⅲ含量区域性差异的气候因素,在一定程度下降水量高且日照量较少的地区有助于苍术内酯Ⅲ的形成和积累。月降水和月均日照量对苍术内酯Ⅲ含量影响较大,其含量与3-10月月降水呈显著正相关,与3-5、7月的月均日照量呈显著负相关。党参炔苷、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与气候因子无显著相关性;党参多糖含量与年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6.
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属列当科肉苁蓉属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别名红柳大芸,为名贵中草药,享有“沙漠人参”的美誉.由于野生肉苁蓉的数量迅速减少,2000年,经我国提议并在第十一届缔约国大会通过,肉苁蓉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物种.新疆为管花肉苁蓉与寄主柽柳的主要天然分布区域,而和田地区是开展人工培植管花肉苁蓉成效卓然的区域,因此做好管花肉苁蓉与寄主柽柳资源现状的调查和贸易评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获得了柽柳、管花肉苁蓉的天然分布幅度、人工培植推广管花肉苁蓉区域以及企业生产、加工、贸易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柽柳在新疆天然分布面积达4 312 022hm2,管花肉苁蓉80 457.735 hm2;人工种植柽柳面积达16 586.5 hm2,人工培植管花肉苁蓉12 840.533 hm2,产量6 028.38 t,以及调查了企业在人工培植管花肉苁蓉生产、加工、销售、产值等贸易状况.调查分析了管花肉苁蓉人工培植和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人工培育管花肉苁蓉药材基地的同时要建立完善管花肉苁蓉种子园;掌握我区管花肉苁蓉的野外资源贮量、人工培植资源面积、产量、资源利用等状况,也是对防止国际贸易遭禁,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对保护生态环境、地区性经济具有深远影响和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蔓桔梗的离体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蔓桔梗(Campanumoea javanica Bl.),别名:金钱豹、奶浆藤、香浮萍、浮瓶子、金线吊葫芦、土党参。2材料类别成熟种子。3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1)种子萌发培养基:MS;(2)增殖培养基:  相似文献   
38.
以轮叶党参为材料,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离体叶片和愈伤组织对轮叶党参进行诱变,选择最佳诱变组合,并对诱变再生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轮叶党参叶片和愈伤组织经EMS处理的存活率和分化率均低于对照,并且随EMS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2)叶片和愈伤组织的致死处理组合分别是0.4%EMS处理4h和0.3%EMS处理4h,半致死组合分别为0.3%EMS处理2h和0.2%EMS处理2h,愈伤组织是EMS诱变轮叶党参的的最佳材料。(3)筛选出的6号变异株皂苷含量为5.061mg/g,较对照平均值提高了5.48%。(4)对诱变再生苗进行遗传分析,8个特异引物对10个供试材料共扩增出59条带,具有多态性的谱带数为44条,占74.6%。材料间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0.453~0.912,其中3号、7号株与其他8株达到了品种间遗传差异。研究认为,EMS处理可应用于轮叶党参无性变异系的诱变,3号、6号、7号植株为诱变产生的具有较高皂苷含量的初选植株。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小白鼠饮食磁处理党参药液后对血液功能的影响。方法:用血球计数仪测定白细胞数(WBC)、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及血小板数(PLT) ,采用比较法比较正常对照组、非磁处理党参药液组与磁处理党参药液组对小白鼠血液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磁处理党参药液组白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 >0 .0 5 ) ,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显著提高,差异极显著(p <0 .0 1) ,血小板数0 .2 5T药液组达差异显著(p <0 .0 5 ) ,0 .1T药液组差异不显著;与非磁处理药液组比较,磁处理党参药液组白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 >0 .0 5 ) ,而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及0 .2 5T血小板数均有提高,差异极显著(p <0 .0 1) ,0 .1T药液组血小板数差异不显著(p >0 .0 5 )。结论:磁处理党参药液对血细胞数变化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 (Schenk) R. Wight)种子脱离寄主条件下的离体萌发和吸器形成的形态学,为其高产栽培提供参考。将经过层积处理的种子浸泡于赤霉素(1 000 mg.L-1)36小时,然后培养于1/2 MS(加500 mg.L-1酵母提取物、250 mg.L-1氯化钠和100 mg.L-1甘露醇,pH5.83)培养基上。培养两周后种子开始萌动,首先胚根从软化的内种皮的种孔端伸出,接着形成芽管状物,之后芽管状物逐渐伸长;17天后初生吸器开始发育,厚的带状表皮分化出若干吸根毛;在初生吸器顶端带状表皮围成窝状,表皮上的褶皱和窝内分布有乳头状突起。芽管状物延伸至4 mm就停止发育。吸根毛和乳突是黏着寄主根、刺穿寄主皮层发育为内生吸器最终建立寄生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