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0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6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S培养基中加入 2mg·L- 1 硝酸钴的大白菜子叶组培苗的生根率和芽分化率均最高 ,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增加 ,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992.
四十里湾栉孔扇贝清滤率、摄食率和吸收效率的现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用生物沉积法在四十里湾不同海区对栉孔扇贝的生理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1龄栉孔扇贝 (4 1 .1± 4.1 mm,软体干重 0 .48± 0 .1 0 g/ ind)清滤率变化范围为 0 .72~ 2 .5 4(平均 1 .2 7) L/ (ind· h)或 1 .65~ 5 .97(平均 2 .61 ) L/ (g· h)。清滤率受 TPM的变化影响不大 ,而摄食率却随 TPM的升高而升高。 2龄扇贝 (软体干重 1 .91± 0 .3 2 g/ ind)清滤率为2 .0 9~ 3 .99(平均 3 .1 0 ) L/ (ind· h)。栉孔扇贝吸收速率与 POM呈正相关关系 ,而与饵料质量 (POM/ TPM)无明显的相关性。1龄扇贝和 2龄扇贝吸收效率没有显著差别 ;扇贝对 POM的吸收效率与 TPM (或 POM)关系不大 ,却与饵料质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扇贝对 POC、PON和 PP的吸收效率平均分别为 68.9%、64.0 %和 63 .6%。在沿岸养殖海域 ,栉孔扇贝通过大量的滤水摄食以及较高的吸收效率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对水稻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 ,研究空气中CO2 浓度增高 (FACE) 2 0 0 μmol·mol-1对水稻N素吸收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FACE处理使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植株含N率显著下降 ;由于干物质生产量显著增大 ,FACE处理使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N素累积量有所提高 ,但无显著影响 ;FACE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移栽后 2 8d、抽穗期以及成熟期单位N素的干物质生产效率、单位N素的籽粒生产效率和显著提高水稻的N素收获指数 .高N处理的植株含N率、N素累积量均有所增加 ,但使N素生产效率呈现下降趋势 .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了解嗜血杆菌引起前列腺感染的状况及其耐药性。方法:取3790例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790例前列腺感染患者中,110例嗜血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2.90%;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11.8%-35.5%,对头胞曲松,头胞哌酮,头胞他啶,头胞噻肟,头胞西丁,头胞克洛,头胞呋辛钠的耐药率为5.3%-18.4%:对氨曲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5.3%;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的耐药率为0-21.0%;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克拉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2.90%-53.9%,产β-内酰胺酶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50.0%-56.5%。结论:嗜血杆菌引起的前列腺感染不容忽视,对非产酶株的前列腺感染的治疗,氨苄西林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95.
复合氨基酸铜螯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以废弃鸡毛的硫酸水解液作为复合氨基酸的来源 ,将其与CuSO4 ·5H2 O螯合 ,采用有机溶剂沉淀法制取了高纯度的氨基酸铜螯合物 ,并用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对其进行了研究 ;同时 ,提出了一种根据直接测定螯合态微量元素的含量来测定螯合率的新方法 ,为螯合率的测定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6.
动脉系统中致动脉粥样性脂质的浓度极化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 对平直动脉血管段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传输进行了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LDL会在动脉血管内壁表面发生一种叫做浓度极化的现象. 在正常生理流动条件下, LDL在动脉血管壁面的浓度一般高出本体浓度5%~14%. LDL壁面浓度随渗流速率的增加而增加, 随流动壁面剪切率的增加而减小. 在壁面剪切率很低时, LDL壁面浓度对局部流动状态的变化非常敏感, 随壁面剪切率的减小而急剧上升. 为了验证数值计算结果, 用牛血清白蛋白替代LDL对平直动脉血管段中蛋白分子壁面浓度进行了实测, 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可以认为, 浓度极化这一物质传输现象确实存在于人体循环系统, 并且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局部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7.
在植物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研究中,人们通常用“再分化率”来衡量外植体或受体材料的再分化能力和水平,再分化率越高,表明培养基、培养条件和外植体(或受体材料)等综合因素的选择越合理,建立的再生体系越完善,在植物细胞工程研究和转基因研究中的可靠性越好。为了能准确地反映外植体再分化的水平和描述单个外植体再分化形成器官的能力,提出了“再分化系数”这一概念。目前我国的《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生物技术》相关的教课书中,  相似文献   
998.
沉水植物菹草的人工种子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水生态系统重建及水体景观对沉水植物种苗的需求,本文建立了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并分析了菹草人工种子的萌发条件。结果表明,以海藻酸钠为包埋剂,在包埋剂中添加IBA 1.0 mg/L + 6-BA 0.5 mg/L,制备的菹草人工种子在灭菌自来水中萌发率可达80%,且转株率达20%。在15-25℃之间,温度对菹草人工种子萌发和转株的影响不显著;氮磷水平对菹草人工种子萌发和转株的影响不显著;光强对菹草人工种子的萌发和转株有显著影响,较高的光强有较高的萌发率和转株率,光强为40μmol/ m2. s时,菹草人工种子萌发率、转株率可达67.8%、35.6%;底质对菹草人工种子的萌发和转株有显著影响,菹草人工种子在黄沙壤上的萌发率、转株率分别为60%和42.2%,黄沙壤比淤泥和砂石更适合菹草人工种子萌发和转株;菹草人工种子在野外湖水的试验中萌发率、转株率分别达到28%、15%。  相似文献   
999.
温度、盐度、pH和麻醉剂对长鳍篮子鱼幼鱼耗氧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Winkler法研究了温度、盐度、pH和麻醉剂对长鳍篮子鱼幼鱼(体长(3.325±0.205) cm,体质量(0.706±0.155) g)耗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鳍篮子鱼幼鱼耗氧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其回归关系可用对数函数Y=1.3819lnX-3.55(r=0.9475,P<0.01)表示,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4 ℃~32 ℃;幼鱼耗氧率随着盐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加,其回归关系可用线性函数Y=-0.1802X+1.7551(r=0.9837,P<0.01)来表示;在不同的pH下耗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pH值在6.0时耗氧率最低,9.0时耗氧率最高;耗氧率随着丁香酚、MS-222的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各实验组的耗氧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丁香酚和MS-222可以作为长鳍篮子鱼幼鱼运输过程中的麻醉剂。  相似文献   
1000.
以人工繁育的俄罗斯鲟仔鱼为对象,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初次摄食时间对生长及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17.4 ℃下,仔鱼在9~10日龄初次摄食,初次摄食前投喂对俄罗斯鲟仔鱼的生长和存活无显著性影响,延迟2 d以上初次摄食对生长影响明显,存活率在18日龄初次摄食时显著下降,24日龄时饥饿仔鱼全部死亡;23~24日龄时仔鱼如不能建立外源营养即达到饥饿不可逆点(PNR)。人工养殖条件下,俄罗斯鲟仔鱼必须在初次摄食后14 d内建立起主动摄食能力才能保证其仔鱼的正常发育、生长和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