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36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本文记述石龙子类 Scincomorpha 蜥蜴的—新属,甘肃拟贝氏蜥 Mimobefklesisaurus gansuensis gen. et sp. nov. 化石发现于甘肃省肃北县马宗山区晚侏罗世的赤金堡群.这是石龙子类化石在我国的第一次发现,也是目前所发现的这类动物在亚洲的最早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生物量及其合理开发利用的初步建议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用4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测定了鄱阳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物量。根据22个断面,199个采集点,398个样方的测定结果,得出鄱阳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年生产量为431.76万吨(湿重),即相当于5.44×10~(-15)焦耳(能量)。其中,马来眼子菜、苦草和黑藻等3种合计约占总生物量的71.46%。全湖可供草食性鱼类食用的水生维管束植物约占总量的86.9%。文中还对4个植物带和9个群丛生物量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人工增殖草食性鱼类,调整湖中植被组成,保护和种植水生经济植物等合理开发利用鄱阳湖水生植物资源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日本产竹叶子(亚种)(鸭跖草科)核型的一致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采集标本基础上,结合分析大量有关资料,讨论了鄂西南香蒲科等四科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1.区系组成包括5属20种2变种1杂种。其中有1新种1新变种和3个湖北分布新记录。2.区系种类丰富,起源古老,对湖北同类区系具有代表性。3.有一定比例的特有成分(8.70%)。4.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但主要具有东亚亚热带一温带分布(26.09%)和世界性分布(26.09%)的性质。5.本区四科植物区系主要与处于我国地貌第三级阶梯上的省区发生密切联系。其区系分区,在亚区的划分上与陆生种子植物相同。  相似文献   
15.
宁强组几种笔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尧坤 《古生物学报》1989,28(6):700-710
一、前言陕西宁强一带志留系发育良好,出露整齐。这里既有含笔石、三叶虫、腕足类的泥页岩,又有富产珊瑚、层孔虫、苔藓动物和棘皮动物等的碳酸盐岩。两种类型的岩相地层呈指状交叉或互层,是扬子区内具有沉积特色的地区之一。宁强组即创名于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74)。宁强组作为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命名时依据宁强县城东南大竹坝乡大竹坝剖面,泛指平行不整合于二叠系之下的一套志留系蓝灰色泥岩夹数层生物灰岩岩层。生物灰岩常由珊瑚、层孔虫、苔藓动物、海百合等组成厚度不等的  相似文献   
16.
茶Biao子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及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7.
谷粹芝   《广西植物》1989,(4):285-288
<正> 灌木,高约2米。小枝微弯曲,黑褐色,无毛。冬芽长卵圆形。叶片呈不等的五角形,长7—13匣米,宽8—16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有不等重锯齿,上面深绿色,散生硬毛,下面淡绿色,沿脉被短柔毛,主脉和侧脉均突起;叶柄长5—9.5厘米,近无毛。总状花序,下垂,花梗长3—4毫米,和总花梗均被短柔毛,常混生星状毛。果实长圆形,红色,直径约6毫米;萼片宿存,反折,近无毛。  相似文献   
18.
19.
秦巴山区野生胡颓子属植物资源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皖南、赣北奥陶纪笔石立体标本形成环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南、赣东北和赣西北地区奥陶纪笔石地层发育良好,笔石化石丰富。宁国组和胡乐组均为笔石相地层,但笔石的保存特点并不相同。立体保存的黄铁矿化笔石标本主要见于宁国组,而胡乐组的笔石几乎均为薄膜标本。在比较宁国组和胡乐组在岩性、颜色、化石、矿物和元素等方面的特点后发现,两者有较明显的差异。这表明宁国组和胡乐组形成时的环境是不同的,前者为弱还原环境,后者为较强的还原环境,而在研究区内影响笔石体立体保存的主要因素为还原环境和较高的铁含量。在还原环境下,铁可呈Fe~(2+)存在,笔石体内含有硫,死亡后经降解作用可生成H_2S;H_2S和Fe~(2+)结合可使笔石体黄铁矿化,从而使笔石体硬化而呈立体保存下来。宁国组的铁含量明显高于胡乐组,这似可以解释宁国组产有较多笔石立体标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