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研究证明了线粒体凋亡途径在布雷菲德菌素A(brefeldin A,BFA)联合顺铂(cis-dichlorodiamine platinum,CDDP)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作用。MTT结果显示,BFA对肺癌GLC-82和NCI-H1299细胞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是100 ng/mL和400 ng/mL,CDDP对GLC-82和NCI-H1299细胞的IC50分别是4 μg/mL和15 μg/mL;而分别采用半量的BFA和CDDP联合处理GLC-82或NCI-H1299细胞后,抑制作用均进一步加强。DAPI染色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二者的协同作用——与单独用药组相比,细胞核染色质固缩加剧,核裂解碎片增多,乃至形成凋亡小体,表明细胞凋亡的发生。与单药组比较,联合用药导致肺癌GLC-8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q-RT-PCR及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在联合用药早期(24 h),GLC-82细胞可能通过提高Bcl2表达以促进存活;而在联合用药晚期(48 h),细胞已发生不可逆转的凋亡,Bcl2表达受抑制,同时二者通过促进Bax表达来诱导细胞色素C释放,使胱天蛋白酶 3发生剪切激活,最终诱导细胞凋亡发生。提示线粒体凋亡途径可能是BFA协同CDDP抗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机制之一,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通过添加氧载体(如正十二烷、全氟化碳等),提高了发酵系统中的氧传递速度,从而促进了泰乐菌素的生物合成。当加入5%的正十二烷或全氟化碳,泰乐菌素的生成量分别提高14%和8%;在加入正十二烷和全氟化碳的同时,再加入载体Aid—PlusML—50D,可使泰乐菌素的生成量分别提高19%和20%。  相似文献   
83.
添加氧载体提高泰乐菌素发酵的得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添加氧载体(如正十二烷、全氟化碳等),提高了发酵系统中的氧传递速度,从而促进了泰乐菌素的生物合成。当加入5%的正十二烷或全氟化碳,泰乐菌素的生成量分别提高14%和8%;在加入正十二烷和全氟化碳的同时,再加入载体Aid—PlusML—50D,可使泰乐菌素的生成量分别提高19%和20%。  相似文献   
84.
胶孢镰刀菌产生串珠镰刀菌素的不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红  吴江 《真菌学报》1995,14(2):116-122
从陕北克山病病区分离到的两株串珠镰刀菌素产生菌株-胶孢镰刀菌陕-6号和2-17号进行单孢分离,分别得到23和19个单孢分离株。这些单孢菌株可为两种培养型:一种形态上与原始菌株相似,产生串珠镰刀菌素,产色素,具有大、小分生孢子,转管八次产毒量有下降,另一种则不产串珠镰刀菌素和孢子,无色素,后者在二株菌的单孢分离菌中所占比例分别为60.9%和15.8%。由此可见,胶孢镰刀菌产毒稳定性受异核体和该菌单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足球菌ISK-1发酵中NaCl对足球菌素ISK-1活性的影响。在MRS培养基中添加8%的NaCl,发酵21~24h,足球菌素ISK-1活性达到最高,比无NaCl时提高250%。表明NaCl具有提高足球菌素ISK-1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在低盐介质中,含有垛叠类囊体(基粒)与不垛叠类囊体(间质片层)结构的叶绿体进行的光系统I电子传递与磷酸化反应(PSP)都为低浓度的尼日利亚菌素所促进,低浓度的氯化铵对基粒结构叶绿体的系统I与包括两个系统的电子传递以及与之相偶联的磷酸化反应有促进效应,而对时间质片偶联的磷酸反应有促进效应,尼日利亚菌素或氯化铵对PSP的促进效应在高盐介质中消失,且它们对高能态(Z)形成的抑制效应在低盐介质中较高盐介质  相似文献   
87.
在胶束非均相体系中竹红菌乙素光敏作用特征的ESR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B,简称HB)属于脂溶性醌类光敏剂。本文采用近代ESR实验技术,探讨了HB在TritonX—100胶束非均相体系中光敏反应原初过程的特征。首先证明,在非均相体系中,HB仍具有产生1O2的作用,进而证实,HB通过电子传递亦能产生HB-,O2-和·OH自由基。结果发现,HB在非均相胶束体系中,上述活性中间体(1O2和自由基)的相对产额均显著高于均相体系值。这表明,在非均相体系中,HB光敏反应激发能转移和电子传递具有新的特点和规律。据此推测,HB在生物非均相体系中的光敏损伤作用将会有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88.
原生质体融合提高农抗武夷菌素的效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农抗武夷菌素产生菌不吸水链霉菌武夷变种菌株Co-N-31诱变获得两个突变株M35(Leu^-,孢子颜色灰色)和M46(ser^-.孢子颜色灰白色),并以此两突变株为直接亲本在25% PEG1000诱导下进行种内原生质体融合。M35和M46原生质体再生率分别为3.72%和0.248%,重组频率为55.20%。采用间接法选择营养标记互补的稳定的原养型重组子,并从中获得一株高产菌株F31-24;其效价比原始亲本Co-N-31提高了82%。薄层层析结果表明,菌株F31-24和Co-N-31的发效产物在Rf值为0.50和0.26处均有斑点,但含量有异。测定斑点生物活性证明其均有抑菌活性。温室试验表明,菌株F31-24发酵产物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优于菌株Co-N-31。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根际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H78中双组分系统PhoR/B对Pst磷转运系统以及Plt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敲除pho R和pho B基因;使用lac Z报告基因融合质粒研究PhoR/B系统对Pst磷转运系统表达的调控;在不同磷浓度下测定H78野生型及H78pho BR突变株的生长,并在KMB培养基中测定其Plt产量。【结果】H78野生型中pst S′-′lac Z融合质粒表达的Lac Z酶活是H78pho BR突变株的15倍;在磷饥饿条件下H78的生长是H78pho BR菌株的3倍;在KMB培养基中,H78的Plt产量为H78phoBR菌株的2倍。【结论】PhoR/B系统正调控Pst转运系统的表达;在磷饥饿条件下,PhoR/B促进磷元素的吸收和利用;PhoR/B同时对Plt生物合成存在一定程度的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0.
核糖体工程是以微生物的各类抗生素抗性突变为筛选标记,高效获得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能力提高的突变株的一种育种新方法。通过核糖体工程技术,使用链霉素对须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pogona进行抗性选育,以获得高产丁烯基多杀菌素突变菌株。对原始菌株和所获得的突变菌株代谢产物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原始菌株,其中突变株S13的丁烯基多杀菌素产量提高幅度最大,相比原始菌株提高了1.79倍。经质谱测定表明,其代谢物中比原始菌株多了一种丁烯基多杀菌素组分Spinosynα1。对抗性突变株S13的DNA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在编码核糖体S12蛋白的rps L基因保守区域中出现点突变,第314位和第320位的胞嘧啶(C)分别突变为腺嘌呤(A)和胸腺嘧啶(T),对应的氨基酸残基分别由脯氨酸突变为谷氨酰胺,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研究显示,突变株S13遗传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