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MF)是一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2004年3月-2005年3月我科在强心利尿扩血管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与螺内酯协同治疗CHF并随访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完成1年随访的30例病例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2.
微生物法生产γ-癸内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耶罗威亚酵母(Yarrowia sp.)转化蓖麻油生成γ-癸内酯的过程.根据菌株的生长特性,确定底物蓖麻油的最适加入时间;分批培养菌体转化,γ-癸内酯产量为2.4 g/L;采用转化液接种进行二次转化,γ-癸内酯产量可提高到4.0 g/L;考察了溶氧条件变化对γ-癸内酯积累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新型结晶纯化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含量低,结晶性组分易堵塞管道等问题,本文以30%穿心莲内酯浸膏原料为例,通过超临界CO2萃取结晶技术来提高穿心莲内酯晶体的含量。结果发现:在温度55℃,时间90min,流量15L/min时,当萃取结晶压力超过20MPa后,穿心莲内酯的纯度超过80%,并采用HPLC分析实验结果。新型超临界CO2萃取结晶技术为开发高纯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提供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74.
在人工气候箱中模拟寒潮对香蕉幼苗造成的低温冷害 ,研究脱落酸、多效唑和油菜素内酯对低温胁迫期和低温胁迫恢复期香蕉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试验表明 ,叶面喷施适量脱落酸、多效唑和油菜素内酯能够提高低温胁迫期和恢复期香蕉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并且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其最适浓度脱落酸为 2 0~ 2 5mg/ L;多效唑为 15~ 30 m g/ L;油菜素内酯为 0 .9~ 1.5m g/ L。  相似文献   
75.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基因工程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迄今已合成了100多种新的聚酮类化合物。以糖多孢红霉菌A226基因组DNA为模板,用重叠PCR方法扩增出去除KR6酶域DNA的约32kb DNA片段,克隆于pWHM3载体,构建了同源重组质粒pWHM2201。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法将pWHM2201转入糖多孢红霉菌A226,并整合于染色体红霉素合成基因位点。整合体在R3M斜面上生长两代后,制备原生质体涂R3M平皿。利用PCR鉴定筛选出8株KR6敲除的突变体糖多孢红霉菌M(1-8)。ZabsPec Fab质谱鉴定,证实糖多孢红霉菌M1合成了3-脱氧-3-羰基-红霉内酯B,一种新的酮内酯类化合物。 〖HJ0  相似文献   
76.
野甘菊中小白菊内酯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析野甘菊中小白菊内酯时 ,具有很好的精密度和线性关系 ,其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2 6 7%和 0 70 % ,相关系数为 0 9996。样品经甲醇提取后直接进样分析 ,并在 3min内完成 ,可用于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7.
植物体中油菜素内酯的信号转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油菜素甾醇类突变体的代谢分析和相应突变基因及其产物的分子生物学 ,油菜素内酯的合成及其调节 ,相继发现的一些假设的油菜素内酯的受体和受油菜素甾醇类调节的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提出一些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和调节相应基因表达的模式  相似文献   
78.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基因工程是近年来生物工程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 ,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成基因 ,已经合成了 10 0多种“非天然”的天然化合物 ,为筛选新抗生素开辟了新的途径。本研究以糖多孢红霉菌A2 2 6基因组DNA为模板 ,先用PCR扩增出红霉素合成基因eryKR6两侧片段 ,再用重叠PCR将其拼接成去除KR6的约 3.2kbDNA片段 ,并克隆于pWHM3载体 ,构建了同源重组质粒pWHM2 2 0 1。用PEG介导将pWHM2 2 0 1转入糖多孢红霉菌A2 2 6原生质体。PCR鉴定和生物活性检测均显示pWHM2 2 0 1已重…  相似文献   
79.
表油菜素内酯(epiBR)处理油菜幼苗,可明显促进下胚轴伸长生长,增加子叶面积,同时降低蛋白质含量及子叶中可溶性糖含量。SDS-PAGE检测分白结果表明,epiBR处理后,下胚轴和子叶中的蛋白组分均发生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