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麻仁润肠丸治疗胃肠积热型便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20例胃肠积热型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0例。联合组给予麻仁润肠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麻仁润肠丸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排便困难、Bristol评分、排便时间、排便次数及腹胀等便秘症状指标,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两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麻仁润肠丸治疗胃肠积热型便秘能够明显改善大便性状,增加肠道的排便次数,降低排粪残留,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介绍一种根据中医推拿的按压手法研制的气射流按压仪,通过控制气压的大小和气射流脉冲频率来模拟按压手法。在对人体手部穴位的试验中我们发现,无论控制多少气压值,在离喷口一定距离处能感受的力最大,此段距离应该是仪器对穴位进行治疗的最佳距离。我们通过更精确的实验和轴对称亚声速等温自由射流的工程计算解释了这个现象并为确定这个距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五十营针刺循环疗法加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三年的临床疗效.方法:从1997年12月-2008年12月,选择支气管炎患者74例,年龄为38-80岁的中老年病人.纳入标准:符合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同时符合内科疾病诊断标准.74例患者全部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气虚痰阻和阴虚痰热两型.用五十营循环针刺法治疗,选取:中脘、关元,双侧太渊、神门、大陵、太溪、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于辰巳时(上午8时-10时)用迎随补泻法治疗,留针时间为28分48秒,即一个经络循环周次.然后用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每穴分别各取1mL核酪注射液,注射双侧丰隆、孔最穴.10次为1个治疗疗程,隔日1次,连续4个疗程.观察病人治疗前后咳嗽、咯痰、气急、喘息等主要症状以及舌苔、脉象的变化.结果:三年治疗及之后的随访显示,气虚痰阻型显效率为91.67%,阴虚痰热型显效率为73.07%.治疗效果显著,而复发率低.气虚痰阻型优于阴虚挟痰热型P<0.05.结论:五十营循环疗法加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具有预防和减轻疾病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穴位埋磁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生物磁学》2004,4(4):11-13
  相似文献   
65.
五行针已经驰名中外,走向国际市场,受益千万人以上。它是一种经络穴位调整疗法,剖析其构造,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实体,采用的稀土水磁,起经穴磁疗作用,早已被临床实践证实,对百余种病有疗效。二是造型,采用园形气囊,吸着皮肤上,尖端压迫经穴皮部,成为不进皮的针灸疗法。针灸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已经传授全世界140多个国家,早已深入到群众之中。现在把这两种经穴疗法结合在一起,共同参与到调动经络的自身调整作用中来,加强了这种调整作用。在零磁空间内,应用高科技手段,客观地证实它的效果。实验及分析结果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66.
目的:比较正常人及冠心病患者两侧劳宫穴(PC8)微弱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性。方法:对47名正常人和50名冠心病患者左右侧劳宫穴红外辐射进行检测,通过光谱形态分析和点值比较的方法对两侧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人体两侧劳宫穴红外辐射光谱形态基本一致,但在辐射峰处两侧劳宫穴红外辐射强度有显著差异(P<0.05),正常人两侧劳宫穴辐射强度差值和冠心病患者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劳宫穴的红外辐射不能灵敏地反应冠心病心肌缺血缺氧的病理状态,人体穴位红外辐射光谱无刺激性探测和分析为经穴特异性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法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与研究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穴位敷贴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率为66.67%(30/45),高于对照组的48.89%(22/4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S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饮食、日常生活以及情绪等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恶心、头晕、排尿困难、便秘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皮肤刺激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法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可减轻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8.
本报道了5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在原用抗精神病药物效不显的基础上,应用内磁疗法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显效率为23.2%,有效率为48.2%。疗后BPRS总分及因子思维障碍、敌对性和激活性评分下降,有显性差异。疗效与病程无关。表明该疗法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副反应有一定性记忆力下降等。  相似文献   
69.
本文报导了激光在治疗Bel′s面瘫中的应用。五例病人通过He-Ne激光穴位照射、低强度血管内照射,和辅以外敷中药。经随访全部治愈。本治疗具有高疗效、不出血、操作简单等优点。该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0.
目的:1.为了明确经皮穴位电刺激是否可以减少择期乳腺癌根治术麻醉药的用量,产生针刺镇痛效应,并且缩短患者苏醒和拔管时间;2.经皮穴位电刺激是否可以明显的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眩晕及皮肤瘙痒等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3.探讨电针镇痛效应是否与患者体内β-内啡肽、游离皮质醇有关。方法:选择60例进行择期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EAS组),每组30人。入手术室后TEAS组选择双侧合谷穴(LI4),内关穴(PC6)和足三里(ST36)作为穴位刺激30分钟,刺激频率为疏密波2/30 Hz,强度以患者所能承受为限(6-8 m A),对照组患者则仅将电极贴片贴于穴位,不给予电刺激。术中行Narcotrend脑电监测仪监测麻醉深度,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采集外周静脉血行皮质醇和β-内啡肽检测。首要观察指标是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次要观察指标是麻醉苏醒质量和麻醉相关副作用。结果:TEAS组瑞芬太尼用量(0.063±0.026μg·kg-1·min-1)相比对照组(0.091±0.032μg·kg-1·min-1)减少了30%。两组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和血浆β-内啡肽、皮质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拔管和苏醒时间在对照组分别为17(5)和14(8)min显著长于TEAS组(P0.05),TEAS组术后24小时眩晕和皮肤瘙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确实产生了针刺镇痛效应,大大减少了全麻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并降低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辅助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