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隐性长穗颈性状具有解除雄性不育水稻包颈现象的作用,因此在杂交制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以培矮64S为对照,研究了隐性长穗颈光敏核不育水稻长光S最上节间伸长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最上节间伸长的时期为始花前6d至始花当天.始花前1~3d为节间快速伸长期,此时期主要由节间中下部细胞大幅度伸长所致.长光S细胞长度与培矮64S细胞长度差异主要体现在节间快速伸长期.花粉正常发育具有促进节间快速伸长期细胞伸长的作用,隐性长穗颈基因与花粉正常发育在促进节间快速伸长期细胞伸长的作用中有互作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92.
一种从富含多糖的玉米幼穗中提取RNA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大量提取玉米(Zea mays L.)幼穗总RNA的有效方法。由于玉米幼穗富含多糖, 用普通的RNA提取方法和Trizol很难获得高质量的RNA。在热酚法提取RNA的基础上, 通过在提取缓冲液中加入低pH值的醋酸钾来去除多糖。所得到 的RNA获得率高, 质量好, 条带完整, 实验证明可直接用于RT-PCR、微阵列等各项后续分子生物学实验。  相似文献   
993.
宇宙射线快中子法是一种新兴的能够实现区域土壤水分观测的方法.以中国科学院山东禹城综合试验站的宇宙射线连续观测数据和无线网络土壤水分观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该方法在华北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的适用性,重点探讨了采用标定法获得的土壤完全干燥条件下中子数(N0)的稳定性和降雨灌溉对土壤水分估算的影响.结果表明: N0的变化受下垫面变化影响,变化周期与试验区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种植和收割期较一致.宇宙射线法估算的土壤水分对降雨和灌溉有明显响应,但在灌溉或降雨发生时会高估土壤水分.在华北农田生态系统条件下,宇宙射线法能有效地估算区域土壤水分,估算结果与浅层土壤水分观测值(10 cm深度)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994.
根系的结构与生态功能特征称为根系行为特征,研究根系行为特征对黄土区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非线性计算方法,采集黄土区4种典型退耕植被群落根系、土壤样品,分析根系形态特征、基于径级的根长分形维数、根系生态位指数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结果显示:根长密度、根生物量、根系直径随着退耕演替的发展存在缓慢增大趋势。退耕演替发展的2—21年中,根系平均分维数由2.77显著减小至2.59(P0.05),生态位指数由3.75显著增大至9.37(P0.05)。根系的生态功能性对丰富土壤有机碳具有极显著的影响效果,根系分维数与生态位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即根系的结构特征直接决定了根系综合生态功能,表现为结构越复杂,功能性越强。  相似文献   
995.
李雪萍  赵成章  任悦  张晶  雷蕾 《生态学报》2019,39(10):3670-3676
根系构型决定根系分布及其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效率,是植物根系与胁迫生境相互适应的结果。采用标准化主轴估计(Standardized major axis estimation, SMA)法,并采用全根挖掘和Win-RHIZO根系分析仪相结合的方法,按照甘肃马先蒿种群密度设置I(10—31株/m~2)、Ⅱ(32—53株/m~2)、Ⅲ(54—75株/m~2)3个样地,研究了尕海湿地不同密度下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根系分叉数与连接数及分支角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种群密度由高到低转变,甘肃马先蒿的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根系分叉数及外部连接数逐渐减小,地下生物量、根系内部连接数、分支角度逐渐增大;甘肃马先蒿根系分叉数与内部连接数、外部连接数及分支角度均呈异速生长关系,随着种群密度由高到低转变,甘肃马先蒿根系内部连接数与分支角度增加的速度逐渐大于分叉数与外部连接数减小的速度,根系分叉数与内部连接数的异速斜率逐渐减小,与外部连接数、分支角度的异速斜率逐渐增大。甘肃马先蒿在高密度倾向于密集型根系构型构建模式,在低密度选择扩散型根系生长模式,体现了高寒湿地植物种群应对资源多重竞争的生态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996.
松墨天牛是重大森林植物检疫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本研究于2005年8月~2006年8月从福建、江西两省共110个林分样区(其中松林88个样区)采集土壤样品330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土壤中的金龟子绿僵菌。从21个样区的26份土样中分离出的金龟子绿僵菌占采集样区的19.1%和样品的7.9%,成菌落数(CFU)500~72500CFU/g,表明金龟子绿僵菌在森林土壤中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对分离到的9个产孢量高的菌株,采用浸渍法(1×107孢子/mL)接种3~4龄健康松墨天牛幼虫,采用跗节接种法接种2~15日龄健康成虫,测定其致病力。结果表明,MaYTTR-03、MaYTTR-04菌株对松墨天牛幼虫和成虫均有较高致病力,表现出良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997.
董菁  左进  吝涛  刘君涛  王宁 《生态学报》2022,42(6):2237-2250
屋顶绿化的降雨径流调控效益对城市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土地资源紧缺与环境问题突出的高度城市化地区,然而目前针对城市尺度进行屋顶绿化降雨径流调控效益的研究较少。以厦门岛142 km~2的典型高度城市化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ArcGIS与SCS-CN水文模型,研究了四种屋顶绿化实施场景在四种不同重现期(2、5、10、20年)降雨事件下各汇水区屋顶绿化的降雨径流调控效益,并依其空间分异特征制定差异化生态建设策略。结果显示,(1)平均地表径流减少率随城市屋顶绿化量的增加从0.91%增加至4.51%,随降雨强度的增加从2.86%下降到2.01%。屋顶绿化对南部城市核心区中山路商圈汇水区的地表径流削减作用最为显著,在2年重现期降雨事件和100%屋顶绿化实施场景下地表径流减少了8.84%。(2)厦门岛易积水区域主要分布在高崎机场、西北部港口、筼筜湖、五缘湾和环岛路;在四种屋顶绿化实施场景下,平均积水深度降低1.68、4.68、6.45、14.43 cm,平均积水面积减少6.11、16.89、23.29、52.06 hm~2,而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积水面积减少率幅度降低,屋顶绿化对中低...  相似文献   
998.
入侵植物紫茎泽兰根围土壤化学及微生物属性海拔变化格局 热带地区山地生态系统是外来植物入侵的重要区域,是研究外来植物扩散机制的“天然实验室”。本研究试图探明入侵植物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根围土壤化学(pH及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特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哀牢山(1400–2400 m)不同海拔梯度分布的紫茎泽兰为研究对象,采集根围土,测定土壤有机碳及养分含量,以及植物根系碳和氮含量。分析与土壤有机碳、氮及磷循环的酶活性,通过计算土壤酶化学计量参数,探究微生物生长代谢利用碳、氮及磷的规律。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6S rDNA的V4区测序,分析细菌群落结构。研究结果显示,海拔显著影响紫茎泽兰根系氮及及其根围土壤有机碳含量,且这些测量指标在海拔2000 m  出现拐点。处在低海拔,入侵植物快速生长耗竭土壤中相对缺乏的磷,磷素是限制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养分元素;而在高海拔,微生物需要投入更多的能量降解有机质获取碳,导致微生物生长的碳限制。细菌群落β多样性及pH  是决定不同海拔酶化学计量参数差异的重要因子;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是决定微生物养分利用状况的主要细菌门类。这些结果阐明了不同海拔梯度上紫茎泽兰根围土壤微生物的养分利用规律,有助于认识入侵植物沿海拔扩散机制。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采用了人工饲养定期取样的方法,测定了背摇蚊Chironomus dorsalis(Anderson)幼虫的龄数以及各龄的龄期。分别测量不同发育阶段幼虫的头壳长、颏中齿顶端至冠突前缘间距离、头壳宽、颏宽、颏中齿宽、触角长、触角基节长、触角比(触角基节与其余各节的长度之比)等8项指标,以期得到区分和判定幼虫虫龄的最佳形态特征及指标。运用频次分布、均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8项指标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背摇蚊幼虫可分4龄,触角长可作为理想的分龄特征和分龄指标,其次是颏中齿顶端至冠突前缘间距离和颏宽。利用种群众数龄期法计算1-4龄幼虫的平均龄期分别为1.32 d、2.00 d、7.51 d和8.39 d,幼虫期共为19.22 d。  相似文献   
1000.
赵晓东  张宏建  周洪亮 《生态学报》2015,35(17):5585-5596
针对藻类生长具有高度非线性特征和实际采样样本间隔稀疏的问题,采用了混沌理论对采样序列的混沌特征量进行估计。采用C-C方法估计时间序列的嵌入维和延迟时间,采用G-P算法对关联维进行估计,并采用小数据量法估计最大Lyapunov指数,最终可实现对最长可预测时长的估计。以易北河为例,对易北河水体叶绿素a 1997年至2001年间各年的观测序列进行了混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年的叶绿素a观测序列均具有低维混沌特性,关联维D=2.75—4.02,各年的叶绿素a序列的最长预测时间变化范围为8.01—18.94d,平均为13.98d(约2周)。采用同样方法对5a易北河连续日径流量时间序列分析表明,该径流量也具有低维混沌特性(最大Lyapunov指数λ1=0.0125),径流量的最长预测时间估计约为80d。气候因素的混沌特性对藻类生长表现出的混沌特征的影响可能要大于径流量等水文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