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0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02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温度和食物对稻虱缨小蜂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vàrth))卵内,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parvatae Pang et Wang)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6℃,有效积温为162.3日度,随着温度上升,发育加快;寿命(y_1,D_(10.4)~0C)、产卵量(y_2,粒/♀)、产出卵率则在适宜温度范围(23—26℃)内最大,高低温区内均呈下降趋势,其方程分别为:y_1=exp(-0.04187+0.3612x-7.4654×10~(-3)x~2),y_2=exp(-1.9539+0.4563x-0.01001x~2),式中x为温度。温度对未产出卵量影响不显著;对子代雌性比的影响也不显著,其平均值为0.7631。温度主要通过对产卵量和产卵速率来影响繁殖力,理论上27.3℃时周限增长率λ最大,达1.2374倍/天。成虫期供蜜加水时的产卵量、产出卵率和寿命显著比仅供水时的高或长。此研究为预测害虫种群发展,充分利用天敌资源,达到综合管理害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本文研究外周听觉系统的工程模拟,在现有听觉理论和生理实验数据基础上,实现了一种基于外周听觉系统的计算模型.文中给出了用自然语言激励该模型的计算机模拟结果,并结合耳蜗编码的时间原则和部位原则对模型的输出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3.
一、云南植胶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云南橡胶种植区位于云南高原南部,北纬20°09′—24°59′,东经93°31′—105°08′,海拔100—1000m之间的热带季风地区。包括文山、红河、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和德宏地区  相似文献   
74.
螯虾腹屈肌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5.
灿稻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6.
杨丽梅  陈焕瑜 《昆虫知识》1991,28(4):193-196
经1987~1990年盆栽、小区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褐稻虱和纹枯病对水稻孕穗期复合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主要表现在千粒重和结实率的降低。建立了复合为害产量损失预测式=0.08699+0.243521x_1+0.206998x_2。并将该预测式于1988~1989年进行了大田检验,结果经卡平方分析表明,符合大田实际褐稻虱和纹枯病复合为害产量损失,适用于预测。不同生育期水稻受害损失试验结果表明幼穗形成期至灌浆期受害,水稻产量均受到严重影响。在褐稻虱和纹枯病复合为害允许损失水平为3~5%时,防治指标定为:2~3龄若虫5~8头/丛,纹枯病病株率10~15%。  相似文献   
77.
印楝油对褐稻虱雌虫求偶鸣声和交尾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用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 Juss)油点滴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初羽化雌虫背部,点滴量分别为1.0、2.5及5.0μg,或将试虫饲养在分别用3%、6%及9%印楝油乳液喷雾处理过的稻株上.结果表明印楝油对褐稻虱雌虫正常的发声和交尾行为有明显干扰.8.3—25.0%的处理雌虫不能发声,也不交尾;8.3—58.3%发出不正常的求偶鸣声;其余鸣声虽基本正常,但脉冲重复频率增高,鸣叫持续时间缩短.后者可完成交尾,交尾前历时明显延长,但交尾时间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8.
稻瘟菌(Pyricularia oryzae C.)孢子感染或菌丝培养液处理后,水稻的几丁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力被分别诱导提高6~9倍和3~5倍。用亲和层析初步纯化的几丁酶在体外能降解稻瘟菌细胞壁和抑制它的孢子萌发。这两个酶在细胞间隙和细胞内都有分布。  相似文献   
79.
时域—频域结合分析法—一种分析果蝇求爱歌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袁越  王隽奇 《遗传学报》1992,19(6):497-509
我们设计了一种时域-频域结合分析法,并用此方法分析了6个种群12种果蝇的求爱歌,发现如果将时域与频域的研究结合起来,对求爱歌进行频谱分析,可以定量地揭示出求爱歌的频域特性及其在时域上的细微变化。我们还对果蝇求爱歌的时域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发现它们是在同一基本成分上进行调制而产生的,亲缘关系较近的种具有相近的调制方式。在对杂交后代的求爱歌的频谱分析中,我们还发现频谱上的某些特点是能够遗传的。这一新的研究方法为果蝇的进化遗传学和神经遗传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80.
高柳滨 《生理通讯》2004,23(6):155-155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无脊椎动物——一种珊瑚虫具有许多同脊椎动物人类相同的基因。让研究人员更加感到意外的是,在苍蝇和蠕虫这类动物身上并没有找到某些珊瑚虫和人类相同的基因。新的发现导致人们对利用苍蝇和蠕虫作为模式生物揭示人类基因的某些研究提出了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