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7篇
  免费   1565篇
  国内免费   8612篇
  2024年   179篇
  2023年   637篇
  2022年   704篇
  2021年   771篇
  2020年   767篇
  2019年   755篇
  2018年   601篇
  2017年   597篇
  2016年   624篇
  2015年   630篇
  2014年   882篇
  2013年   708篇
  2012年   810篇
  2011年   950篇
  2010年   848篇
  2009年   818篇
  2008年   997篇
  2007年   869篇
  2006年   766篇
  2005年   726篇
  2004年   757篇
  2003年   727篇
  2002年   704篇
  2001年   690篇
  2000年   510篇
  1999年   577篇
  1998年   419篇
  1997年   415篇
  1996年   401篇
  1995年   361篇
  1994年   288篇
  1993年   286篇
  1992年   280篇
  1991年   296篇
  1990年   239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血清维生素A(VA)、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5月期间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RDS早产儿纳入观察组,根据RDS分级将观察组分为轻度组48例,中重度组42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出生的非RDS早产儿35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血清VA水平将125例早产儿分为VA缺乏组(n=72),亚临床VA缺乏组(n=36),正常组(n=17)。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轻度组与中重度组早产儿血清VA、PCT、TNF-α及CRP水平,比较不同血清VA水平早产儿的RDS发病情况,分析观察组早产儿血清VA与PCT、TNF-α及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血清V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早产儿血清PCT、TNF-α、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组早产儿血清VA水平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重度组早产儿血清PCT、TNF-α、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随着血清VA水平的升高,RDS发病率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早产儿血清VA与PCT、TNF-α及CRP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RDS早产儿血清VA与PCT、TNF-α及CRP水平均存在明显异常,但四者无明显相关性,血清VA相对较低者更易发生RDS,临床可通过及时干预VA水平以降低RDS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福多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49)。对照组使用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福多司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hs-CRP、肺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75.5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FEV1、FVC、P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19.61%、38.78%,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福多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显著优于单用沙丁胺醇治疗,可能与其有效改善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布洛芬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布洛芬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龈沟液TNF-α、IL-1β、IL-8水平,治疗前后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水平,采用健康检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龈沟液TNF-α、IL-1β、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LI、G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布洛芬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确切,且有效降低患者龈沟液TNF-α、IL-1β、IL-8水平,有利于牙周组织的重建和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Apelin水平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7年8月在辽河油田总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子痫前期患者86例,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46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40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产检的健康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受试者血清中APN、TNF-α、Apelin、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并分析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APN、TNF-α、Apelin、LDL-C、TG、HDL-C、TC的相关性。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中APN水平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TNF-α、Apelin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血清中APN水平低于对照组,TNF-α、Apeli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中LDL-C、TG、TC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LDL-C、T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APN与TNF-α、Apelin、LDL-C、TG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TNF-α与Apelin、LDL-C、TG、T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Apelin与LDL-C、TG、T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APN水平明显下降,TNF-α、Apelin明显升高,三种指标可相互影响,且均可影响机体的脂质代谢水平,共同调节子痫前期患者的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55,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和宫腔镜组(n=52,行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卵巢功能[促卵泡生长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窦卵泡数量(AFC)]、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体液免疫指标(Ig G、Ig A、Ig M)水平;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 d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指标水平;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腹腔镜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E2、LH、A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3个月FSH水平高于术前及宫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3个月细胞免疫指标低于术前及宫腔镜组(P0.05),但体液免疫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术后3个月各项免疫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d IL-2、IL-6以及CRP水平均升高,但宫腔镜组低于腹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91%(6/55),与宫腔镜组的9.62%(5/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免疫功能影响较轻,同时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浓度为500μmol/L的油酸和棕榈酸混合物(摩尔比=2:1)诱导HepG2细胞建立NASH细胞模型,实验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低剂量FGF-21组(LFGF-21,0.5μmol/L)、中剂量FGF-21组(MFGF-21,1.0μmol/L)和高剂量FGF-21组(HFGF-21,2.0μmol/L),油红O染色法观察细胞内脂滴,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内ALT、AST、TC、TG的水平,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的m RNA和蛋白水平,ELISA检测IL-1β、TNF-α水平。结果:NASH细胞造模成功,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无明显脂滴蓄积,模型组细胞内可见大量橘红色脂滴,并出现融合现象。不同浓度FGF-21治疗组的细胞内红色脂滴明显减少,并呈剂量依赖性。模型组ALT、AST、TC、TG、IL-1β、TNF-α和NLRP3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FGF-21治疗组其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Nrf2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FGF-21治疗组Nrf2的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FGF-21通过促进Nrf-2、抑制NLRP3减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细胞的脂质沉积,减轻炎症反应,对NASH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恶性肿瘤全麻手术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认知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6月期间到我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11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9)和研究组(n=60),研究组麻醉中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麻醉中输注同容量等速率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细胞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炎症因子指标、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3 d的CD4~+/CD8~+、CD3~+、CD4~+较术前下降,CD8~+较术前升高(P0.05);研究组术后第3 d的CD4~+/CD8~+、CD3~+、CD4~+高于对照组,CD8~+则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第3 d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l)、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 d、术后第3 d的MMSE评分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P0.05),且研究组术后第1 d、第3 d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恶性肿瘤全麻手术患者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可减轻细胞免疫抑制及炎症反应,对术后早期的认知功能下降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趋化素(chemerin)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72例NSCLC患者(NSCLC组)、53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组)、50例体检健康人群(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MIC-1、chemerin水平,分析血清MIC-1、chemerin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血清MIC-1、chemerin水平NSCLC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血清MIC-1、chemerin水平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NSCLC组患者血清MIC-1、chemerin水平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血清MIC-1水平与NSCLC患者年龄、目前吸烟、肿瘤直径、TNM分期、分化程度、复发或转移、生存状态有关(P0.05),chemerin水平与NSCLC患者目前吸烟、TNM分期、复发或转移、生存状态有关(P0.05)。高MIC-1水平患者生存率低于低MIC-1水平患者(P0.05),高chemerin水平患者生存率低于低chemerin水平患者(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C-1、chemerin、TNM分期与NSCLC不良预后独立相关。结论:血清MIC-1、chemerin水平与NSCLC患者部分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相关,可作为早期NSCLC患者预后预测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评价长春西汀联合石杉碱甲片用于老年血管性痴呆症的疗效及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抗凋亡因子(L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98例老年血管性痴呆症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47),对照组采用长春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石杉碱甲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哈金斯基(Hachiaski)缺血量表(HIS),HIF-1α、Livin和VEGF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MSE、HIS评分,HIF-1α、Livin和VEGF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Livin和VEG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HIS评分、HIF-1α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研究组以上指标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石杉碱甲片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症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调节HIF-1α、Livin及VEGF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分析母体血清中孕酮诱导阻断因子(PIBF)的浓度,对采样和早产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行预测。对37名有先兆早产孕妇和41名健康孕妇在孕第24~28周期间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在37名患有征兆子痫的患者中有11名患者早产。研究中将所有孕妇分为3组:早产孕妇、先兆早产孕妇和健康孕妇。在分娩前5天内采集的样本的PIBF浓度(22.17±6.19) ng/mL明显低于之前采集的样本浓度(31.33±6.78) ng/mL,并且明显低于健康孕妇采集的样本浓度(69.65±12.38) ng/mL;采样和分娩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为(4.1±1.8)d。多元回归分析每个观测值对早产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PIBF的缺乏对早产有显著影响(p=0.002)。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来评估PIBF的诊断准确性。ROC曲线的面积(AUC)为0.956 (95%CI=0.884~0.989;p0.000 1),因此PIBF在预测早产上具有优异的诊断价值。在分娩前5天内,可以通过低于正常妊娠的PIBF值来预测妊娠终止,因而有助于有助于早产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