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升麻(CimicifugafoetidaL.)根茎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四环三萜皂甙和5个已知化合物,它们分别是12β-乙酰基升麻醇-3-O-β-D-木糖甙(1),升麻醇(2),25-O-乙酰基升麻醇(3),升麻醇3-O-β-D-升麻醇木糖甙(4),阿科特素(5),小升麻甙B(6)。其化学结构经光谱解析和化学方法鉴定。  相似文献   
72.
香荚兰(VanillaplanifoliaAndr.)成熟荚果经过不同的杀青与烘烤条件处理后,分析其内部的β-葡萄糖甙酶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不同的杀青温度与时间处理后,β-葡萄糖甙酶活性都比对照高,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较对照低;经过不同的烘烤时间与温度处理后,β-葡萄糖甙酶活性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都比未经任何处理的有显著性地增高。  相似文献   
73.
马蹄荷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马蹄荷(Exbucklandia populnea R.W.Br.)茎皮中首次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为β-谷甾醇(I)、胡萝卜甙(Ⅱ)、樱桃甙(Ⅲ)、芒花甙(Ⅳ)、圣草酚(V)和白藜芦醇(Ⅵ)。  相似文献   
74.
大豆甙元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大豆甙元体外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用改良的组织块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大豆甙元以不同浓度加入细胞培养体系,作用不同时间后,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细胞外骨钙素(BGP)的含量,用改良的Lowry法测蛋白含量。结果大豆甙元1×10(-5)~1×10(-9)mol/L浓度范围内48h,72h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在1×10(-7)~1×10(-9)mol/L范围内48h和72h提高成骨细胞外骨钙素含量。结论大豆甙元体外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相似文献   
75.
闫秀峰  王洋  尚辛亥 《生态学报》2003,23(5):841-849
为探讨光强及光质对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生物量和红景天甙含量的影响。于2000年4月至6月在东北林业大学温室内以移栽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圃地人工种植生长3a的高山红景天为材料,通过纱布遮荫及遮以不同颜色的滤光膜分别进行了光强、光质控制实验(处理45d)。随着光强的降低,高山红景天全株生物量、根生物量、根的红景天甙含量和产量以及叶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的含量均有降低的趋势,但叶绿素含量变化很小,不同光强及对照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相对光强为67.75%和44.71%的两种处理下的全株生物量、根生物量、根的红景天甙含量和产量差异不显著,它们的全株生物量和红景天甙含量与对照(全光照)的差异也不显著,但根生物量和红景天甙产量与对照的差异显著。当相对光强减弱至31.96%,全株生物量、根生物量、根的红景天甙含量和产量均大幅度下降,根冠比显著增加。4种滤光膜处理均使高山红景天的全株生物量及根生物量显著降低,蓝膜和绿膜处理的降低幅度大于红膜和黄膜处理的。红膜处理的红景天甙的含量和产量均高于对照,但黄膜、蓝膜和绿膜处理的红景天甙含量和产量则低于对照。通过计算去除4种滤光膜的光强因素,仅从光质的作用看。4种滤光膜处理仍是减小了全株生物量和根生物量,红膜和绿膜处理提高了红景天甙的含量和产量,而黄膜处理降低了红景天甙的含量和产量,蓝膜处理几乎没有效果。4种滤光膜处理均使叶绿素含量增加,但只有蓝膜处理的与对照差异显著。红膜处理不仅显著提高根中红景天甙的含量(为对照的3.42倍),而且对根生物量的影响较小(为对照的90.24%)。因而提高了高山红景天根的红景天甙产量,这意味着在生产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6.
从肉座菌科真菌竹菌(Engleromyces goetzei P. Henn.)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到一个新化合物(2S, 3S, 4R, 10E)-2-[(2′R)-2′-hydroxytetracosanoyl amino]-10-octadecene-1,3,4-triol (1)和12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cerebroside A、cerebroside B、cerebroside D、cytochalasin D、expoxycytochalasin D、cytochalasin C、loganin、cerevisterol、ergosta-7,22-dien-3β, 5α, 6α-triol、ergosta-4,6,8 (14), 22-tetraen-3-one、ergosterol peroxide和ergosta-5,7,22-trien-3-ol.利用现代波谱方法(1H-NMR、13C-NMR、2D-NMR和ESI-MS等)及化学方法将化合物1鉴定为一新的神经酰胺.除化合物cytochalasin D 外, 其余的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真菌中发现.首次从真菌界分离鉴定了一个环烯醚萜甙类化合物 loganin.  相似文献   
77.
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催化合成红景天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固定β-葡萄糖苷酶,催化合成红景天甙,并对固定化条件的选择、固定化酶催化合成红景天甙的条件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寻求最佳固定化条件,以转化率为指标对合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固定β-葡萄糖苷酶的最佳条件为:壳聚糖浓度1.5%,吸附时间9h,交联时间12h,戊二醛浓度1.0%,吸附温度O℃,酶活力回收率达74.38%.催化合成红景天甙的最佳条件为:反应介质pH 5.8醋酸缓冲液/叔丁醇(1:9),底物浓度酩醇5g/L,D-葡萄糖与酪醇摩尔比为1:1,反应时间50h,反应温度50℃,红景天甙的转化率最高可达到71.9%.结论:固定化酶催化合成红景天甙的转化率得到较大的提高,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为研究红景天甙(salidroside)对β淀粉样肽25-35(β amyloid peptide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分析细胞的存活率,通过光镜检测细胞形态并配以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核固缩,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技术在单个活细胞中检测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红景天甙可剂量依赖性抑制Aβ25-35引起的细胞凋亡,提高细胞的存活率;红景天甙对caspase-3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Aβ25-35诱导细胞凋亡不依赖于caspase-8的激活。这些结果提示抑制caspase-3的活性是红景天甙抑制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9.
均匀设计法优化黄芩愈伤组织培养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康  张东向  张磊  陈贺 《生物技术》2006,16(6):62-64
目的:优化黄芩愈伤组织培养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黄芩甙含量为主要考察指标,对黄芩愈伤组织生长的MS培养基成分进行多因素多水平考察。结果:最佳培养基为MS附加0.25mg/L NAA、0.5mg/L 6-BA、17g/L葡萄糖和35g/L蔗糖。最佳培养基黄芩甙含量为27.44mg/gDW。结论:用均匀设计法优化愈伤组织培养基省时、方便,且最佳培养基黄芩甙含量与预测值相近,且明显高于均匀设计实验方案中的黄芩甙含量。经SAS软件分析得出的优化方程拟合度很好。  相似文献   
80.
芍药甘草汤由东汉张仲景创立,仅有芍药和甘草两味药物组成,具有调和肝脾,缓急止痛的功效,是经典的止痛方剂,临床主要用于血虚津伤所导致的各种内脏疼痛,腓肠肌痉挛的治疗中。已经展开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解痉、止痛和抗炎方面的机理研究。近年逐步认识到芍药甘草汤及其活性成分在神经保护领域的作用,在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海默氏症、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基础研究中,取得成果。文章研读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从芍药、甘草的活性成份以及芍药甘草汤方剂在脑保护领域进行的基础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显示了芍药甘草汤及其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脑组织免疫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反应、抗谷氨酸毒性,改善脑血流、抗细胞凋亡和保护神经元的作用,阐述了芍药甘草汤的多途径、多靶点的药理优势及在脑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