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3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生物磁学》2013,(3):F0004-F0004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贵刊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20,(1):F0003-F0003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月刊)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办刊宗旨是报道野生经济植物最新科研成果,介绍野生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综合利用、栽培技术,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从事野生经济植物开发利用者的相互交流,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服务。自1982年创刊起,《中国野生植物资源》先后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等。  相似文献   
13.
三十五年历程 健笔凌云群英舞, 而立有五桃李秋。 但期英才风云志, 谱写新曲唱九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自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35个春秋。 40年前,正当“改革”的春风吹拂祖国大地,面向世界的大门“开放”之际,我们仿佛如梦初醒,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包括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以及市场、资本、知识和科学技术给西方带来的繁荣。我国的生化界老一辈科学家和教育家也充分认识到向发达国家学习、开展科学技术交流对国家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意义,于是聚集在全国生物化学会,为迎接和适应国内科技发展和高校建设的需要,讨论创建《生物化学杂志》(现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以下简称《学报》)。 《学报》的创刊、建设过程是一段令人难忘和跌宕起伏的历史。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到1979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国家面临重振经济、经费困难的局面。在“中国生物化学会”(现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的支持下,在当时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党委书记彭瑞骢和院长马旭应允解决空间、人力和物力的帮助下,张昌颖、郑集、张龙翔、邹承鲁、杨福愉、周廷冲、黄翠芬、张树政、蔡良婉、苏成芝、李玉瑞,以及国内很多科研院所、高校的生物化学前辈们付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于1984年6月14日在京聚首,成立了《学报》首届编辑委员会,并于1985年正式创刊。《学报》的面世、建设和发展得益于全国各大学、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的厚爱和支持,得益于编辑部姚仁杰、张迺蘅、杜国光等前辈们的呕心沥血、苦心经营。 创业难,守业更难。在科学技术及数字化的出版业迅猛发展、激烈竞争的21世纪,《学报》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宣传科学与创新,为广大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服务,为中国科技工作者建立科学与技术交流平台的宗旨和初衷,辛勤耕耘,已将《学报》发展、建设成为包括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信息交流等多个栏目在内的、完善的科学技术交流和服务的平台,刊载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创新性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论文和反映当前国内外生物科学前沿或热门领域的综述性文章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成为了国家生物学类/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国际众多知名的检索数据库收录。为进一步丰富内容,提高影响力, 2015年起《学报》又陆续设立了特约综述、要文聚焦、青年论坛、术语商榷等新栏目及专刊专栏,并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热点文章和要闻,提高了宣传科学、服务科学的质量,有效地扩大了期刊的影响。 《学报》诞生、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由老一代生化界前辈们和新一代科学家们共同谱写的波澜壮阔、可歌可贺的伟大诗篇,一部生动、可贵的创业、守业史。春树桃李,秋获其实。感谢生化界前辈们的艰苦创业,感谢新一代科学家们为学报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的贡献,感谢广大读者对本刊的关爱和支持。 热烈庆祝《学报》创刊35周年!祝愿《学报》更加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4.
《工业微生物》2020,(1):I0002-I0002
《工业微生物》期刊创刊于1971年,双月刊,大16开,每逢双月22日出版。本刊是全国生物技术领域内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专业性期刊之一,同时在欧美、日本等东南亚也拥有较多的读者。竭诚欢迎国内外相关企业刊登广告(广告经营许可见营业执照)。有意在本刊进行宣传的企业请尽快与编辑部联系,广告版面的安排将按照确认刊登的先后顺序为准,敬请谅解。  相似文献   
15.
征稿简则     
《微生物学通报》2021,(1):324-324,335
1刊物简介与刊登内容《微生物学通报》是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以微生物学应用基础研究及技术创新与应用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为月刊,被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收编,曾获国家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并在新闻出版署设立的"中国期刊方阵"中被列为"双效"期刊。从2012年至今,本刊以国内"微生物、病毒学类期刊"综合评价总分第一而蝉联"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而且入选300种"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成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16.
《应用生态学报》2021,(1):45-45
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0版)》,《应用生态学报》2019年复合影响因子3.504,复合引用总被引频次28499;基础研究类影响因子2.338,基础研究型统计源期刊引用总被引频次14953;影响力指数在94种生物学基础研究类期刊中排名第2。  相似文献   
17.
《病毒学报》2021,(2):I0001-I0001
《病毒学报》主编先生/女士: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病毒学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基础医学类的核心期刊。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学科体系,列出了74个学科的核心期刊表,并逐一对核心期刊进行了著录。著录项目包括:刊名、并列刊名、主办单位、出版年、出版频率、中图分类号、ISSN号、CN号、邮发代号、编辑部地址、电话、网址、内容简介等。  相似文献   
18.
《病毒学报》2021,(1):I0007-I0007
(2018年12月25日修订)《病毒学报》是病毒学专业学术刊物,创刊于1985年,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8721,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65/R,国内邮发代号:82-227,国外发行代号:BM6448。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是中国微生物学会,承办单位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病毒学报》是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基础医学核心期刊(中文期刊要目总览).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1月修订)1总则《生命科学研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科技部批准创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反映生命科学领域中最新研究成果的中文核心期刊.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本,6印张,国内定价18元,国内标准刊号:CN43-1266/Q,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7847,CODEN:SKYAFL,国内邮发代号:42-172,  相似文献   
20.
《保鲜与加工》是由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主办的农产品采后技术研究领域的科技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北方优秀期刊,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杂志收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