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47篇
  免费   849篇
  国内免费   6259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384篇
  2022年   463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420篇
  2019年   471篇
  2018年   396篇
  2017年   430篇
  2016年   455篇
  2015年   542篇
  2014年   902篇
  2013年   681篇
  2012年   842篇
  2011年   837篇
  2010年   840篇
  2009年   876篇
  2008年   1116篇
  2007年   891篇
  2006年   777篇
  2005年   812篇
  2004年   761篇
  2003年   799篇
  2002年   722篇
  2001年   641篇
  2000年   628篇
  1999年   528篇
  1998年   388篇
  1997年   400篇
  1996年   362篇
  1995年   323篇
  1994年   329篇
  1993年   264篇
  1992年   265篇
  1991年   253篇
  1990年   218篇
  1989年   219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5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11.
两种陆栖等足类的种群及其分解落叶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固定路线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并用落叶饲养,测定食性、食量,以探讨潮虫、鼠妇在广东小良人工阔叶混交林中分解落叶的作用。结果:(1)潮虫Philoscia sp.喜湿,主要分布于低湿、荫蔽处;鼠妇Armadillo sp.耐干旱,主要分布在较高爽处。(2)两种虫的种群数量高峰均在6月份。潮虫繁殖期延长到雨季之后,鼠妇则在雨季高峰前结束。(3)对未经沤化过的落叶多选食薄且质软的。鼠妇在25℃时摄食量最大,为117.1±12.4毫克/克体重·天;潮虫在20℃时食量最大,为251.2±7.3毫克/克体重·天。 通过种群年生物量变化及不同温度下的摄食量等因素来推算林中等足类的年分解落叶量:在荫蔽潮湿的林下,其分解量最大,占凋落物的自然消耗量的11.4%。  相似文献   
112.
大嘴乌鸦种群结构及活动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1987年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大嘴乌鸦的种群结构和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指出在251只样本中,有成体136只、幼体115只;成幼体之比:1∶0.85;雌雄之比:1∶0.79。阐明该鸟全年活动规律具有5个时期:1.越冬期(12月至翌年2月)。2.动乱期(每年的3月)。3.繁殖期(4—6月)。4.同巢鸟活动期(6月下旬—7月底)。5.集群活动期(8—11月)。  相似文献   
113.
白鹳冬季生态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鹳(Ciconia ciconia boyciana) 隶属鹳形目(Ciconiiformes)鹳科(Ciconiidae),是大型涉禽。主要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繁殖,长江中下游一带越冬。越冬区向东南延伸至福建,广东等地。 白鹳冬季生态的研究,国外未见报道,国内仅有严凤涛(1987),对江苏盐城保护区内白鹳越冬生态作了初步观察。1986年11月—1989年3月,笔者在湖北沉湖地区对白鹳的冬季生态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14.
黄腹角雉的种群数量及其结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83—1986年在浙江省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应用标图法和线路统计法,对野生黄腹角雉种群、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冬季种群约50只。种群数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动:繁殖后期数量增加,秋末冬初开始明显下降。黄腹角雉繁殖力低,卵的损失率高,使种群数量上升十分缓慢。成体性比接近1:1,在各样区之间略有差异。在性比偏离1:1较大的样区,亚成体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15.
关于Taylor幂法则的统计学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Greenwood于1920年把负二项分布引做昆虫种群空间格局模型以来,昆虫种群空间格局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五、六十年代以前,是以少数离散型概率分布为主要模型;其后,各种聚集性指标和一些回归公式被提出,显示了比原有  相似文献   
116.
生命现象与化学耗散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单介绍了耗散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生命现象与耗散结构之间的联系,阐述了用化学耗散结构理论解释各种生物有序现象(如生物形态和生物振荡)和生物进化现象的可能性。强调了生命科学与非生命科学相结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7.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种群自然稀疏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原产日本。种群地理分布范围为北纬35°20′—38°10′,东经136°45′—140°30′,海拔高度为1000—2800m。1900年引入我国,以其较强的适应性“定居”下来,而且生长速度在抚顺地区远比长白落叶松(L.olgensis var.changpaiensis)、兴安落叶松(L.gmelinii)为快;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北京、河南、河北、江西、湖北、四川以及新疆等地都有人工栽培,而以吉林、辽宁东部栽培面积较大,在年平均气温2.5—12.0℃、年降水量500—1400mm 的水热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18.
叶片叶肉结构对环境光强的适应及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利用Kubelka-Munk理论描述了平行光在叶片内的吸收和散射,同时利用叶片分层光合作用非直角双曲线光反应模型,给出了整张叶片光合作用计算式。最后利用优化理论阐明了叶片叶肉分化成光合特性具有明显差异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可能是对叶片内光梯度的一种适应;同时证明了叶片叶肉在一定环境光强下存在一个最佳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比例,并且这个比例随环境光强增大而增大,这最佳比例也受叶肉组织光合特性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9.
证候空间和方剂空间的数学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了中医理、法、方、药原理,给出了证候空间和方剂空间的数学结构,以利于中医现代化和中医临床中应用电子计算机诊疗技术。  相似文献   
120.
1、引言关于三种群生态系统的持续生存的研究已经有了许多结果,应用动力系统的研究方法,文献对一般三种群捕食-被捕食系统和竞争系统的持续生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几个判别法则;文献对一般抽象动力系统的一致持续生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个充要的判别法则。但是这些法则对系统在边界上的性质要求较高,特别要求系统在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