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6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118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高寒草甸地区小哺乳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寒苹甸地区的人工草场、半人工草场、次生杂类草草场和撩荒地中共有4个小哺乳类群落;根田鼠+高原鼢鼠群落;根田鼠+甘肃鼠兔群落;高原鼠兔+高原鼢鼠群落;长尾仓鼠+高原鼠兔群落。小哺乳类群落种的多样性与植物群落种的多样性无显著相关关系,而与植被的高度、盖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高原鼢鼠是各生境中的广布种。根田鼠与甘肃鼠兔在植被郁闭度高的环境中为群落的主要组成者;植被郁闭度低的环境中,高原鼠兔和长尾仓鼠是群落的主要成员。它们的空间格局主要反映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2.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优势鼠种高原鼢鼠(Myospalaxbaileyi)...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宗浩  于福溪 《生态学报》1991,11(2):125-129
  相似文献   
103.
钱义咏   《广西植物》1991,11(4):291-292
<正> 双腺金合欢 新记录 图1 Acacia tonkinensis Ⅰ. Nielsen in Adansonia sor. 2, 19(3): 358. 1980. 灌木攀援,有倒钩状小刺;小枝,叶柄,花序梗,叶轴和花序轴密被锈色茸毛。托叶卵形早落;二回羽状复叶,叶轴下面有倒刺;总叶柄具倒刺,基部和中部以上各具1个小腺体,以及最顶上1—3对羽片之间具有1个小腺体,小腺体圆锥形或瘤状;羽片9—12对,  相似文献   
104.
影响人参种胚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佟曦然  张琪 《植物学通报》1991,8(A00):43-47
  相似文献   
105.
稻田微蛛优势种形成的若干环境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间小黑蛛(Erigone graminicolum)和食虫沟瘤蛛(Ummeliata insecticeps)都有较强的耐寒、耐饥能力和较大的捕食量,在-3—0℃时能存活3天左右,平均耐饥历期大于30天,对稻褐飞虱的平均最大捕食量分别为6.3头/天和6.1头/天;Holling模型分别为N_A(草)=0.9886N_0/(1+0.09N_0)和N_A(食)=1.0234N_0/(1+0.101N_0),它们的抗药能力相差无几。但它们对湿度要求不同,前者较后者耐干旱。草间小黑蛛耐干历期雌蛛为27.2天,雄蛛为9.7天;耐湿历期雌蛛为53.2天,雄蛛为46.2天。食虫沟瘤蛛耐干历期雌蛛为7.7天,雄蛛为4.2天;耐湿历期雌蛛为55.4天,雄蛛为49.0天。温度相同湿度不同时它们的竞争能力不同,湿度较小时草间小黑蛛取胜,湿度较大时食虫沟瘤蛛取胜。它们在稻田中成为优势种的条件,主要取决于稻田生境与周围环境的干湿状况。  相似文献   
106.
107.
杂合子长期变化的计算机模拟试验:群体中长期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来  盛志廉 《遗传学报》1992,19(6):486-490
  相似文献   
108.
长期以来,双笔石类—尖笔石类—两形笔石类—单笔石类的演化系列为笔石研究者所公认。因为以往尖笔石类出现在下志留统Parakidograptus acuminatus带,两形笔石类出现在P.acuminatus带和Orthograptus vesieulosus带,而单笔石类在O.vesiculosus带才开始出现。因此,上述的演化系列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陈旭等提出:“单列部分只由1个胞管组成的笔石,应该代表两形笔石科各属中原始的种群,它们正是尖笔石(Akidograptus)  相似文献   
109.
丘华兴   《广西植物》1982,(3):147-152
作者在中国大戟科血桐属分类研究中,整理了华南植物所标本室、北京植物所生态标本室、中山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和昆明植物所标本室的本属标本。现在本文报导我国血桐属15个种的分种检索表,其中泡腺血桐Macaranga pustulata King ex Hook.f.1种为我国(西藏、云南)新纪录,并对7个种的文献、形态和地理分布作简要的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0.
娜琴  图力古尔 《菌物学报》2020,39(9):1783-1808
报道了小菇科小菇属真菌10个中国新记录种,香菌组:橙盖小菇Mycena aurantiidisca、黄白小菇Mycena flavoalba、粉黄小菇Mycena floridula;棘刺组:异刺小菇Mycena heteracantha;纤柄组:碱味小菇Mycena amygdalina;脆足组:粉被小菇Mycena zephirus;冬生组:绣线菊小菇Mycena speirea、冬生小菇Mycena hiemalis;小菇组:绒柄小菇Mycena flos-nivium,分别来自吉林等11个省份、自治区。提供了每个物种的形态描述和线条图,以及与相近种的讨论。共计90条自测及下载ITS序列,在采用贝叶斯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的小菇属系统发育树中,新记录种均得到分子数据支持。凭证标本存放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