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昆虫蛹油的索氏提取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昆虫蛹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有野生的亦有人工饲养的,尤以人工饲养的来源较为广泛,如蚕蛹等。通常蚕蛹作为缫丝加工后的下脚料用作牲口等的饲料。昆虫蛹体内富含粗脂肪(桑蚕蛹含30%左右),从蛹中提取出的蛹油可作为工业、医药用原材料,经加工制成肥皂、增塑剂、土耳其红油、润滑剂、甘油、亚油酸及一系列高级脂肪酸等,最引人注目的是能以蛹油为原料分离制成脑白金的有效成分DHA(二十二碳六烯酸)。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就昆虫蛹油的提取开发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笔者以蚕蛹为例介绍一种提取蛹油的实验方法——索氏提取法。1 蛹油的组成特点蛹…  相似文献   
92.
旌节花科与省沽油科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旌节花科和省沽油科 4属 13种花粉进行了光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 ,其中有些种是第一次观察或报道。这两个科的花粉为近球形到球形 ,3孔沟 (省沽油科银鹊树属TapisciaOliv花粉除外 ,为 3沟 )。它们的花粉大小和外壁纹饰有一定差异。旌节花科花粉相对较小 ,一般为 18~ 2 8 2× 17 5~ 2 6 5 μm ,外壁表面为穴状纹饰。省沽油科花粉较大 ,为 2 8~ 4 0× 2 8 5~4 0 5 μm (银鹊树属花粉只有 13 5~ 17 9× 12 5~ 18μm) ,外壁表面为细网状纹饰。这两个科的花粉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故就孢粉学而言它们具有颇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3.
时成君 《蛇志》2002,14(3):79-79
蛇 ,早在《本草纲目》就有记载 ,其性温平 ,入肝、脾二经 ,治诸风、顽癣、皮肤不红风疹 ,清内火 ,清热解毒等 ,其内走脏腑 ,外彻皮肤 ,自然界中的蛇无论有毒无毒皆具食用和药用价值。1 蛇油  中医常用来治疗冻疮及烫伤 ,近年研究发现蛇油中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其对皮肤粘膜有较强的亲和渗透性易被皮肤吸收 ,所以近年多用来制成美容护肤的化妆品 ,研究证明蛇油具有加速皮肤的新陈代谢 ,增强细胞活力 ,抗皮肤衰老 ,增加光泽等功效 ,1 999年笔者曾用蛇油加入适量血竭、儿茶成功治愈 1例十年臁疮患者 ,患者老年男性 ,因多处医治无效 ,就诊时…  相似文献   
94.
木姜子油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薄切片法和透射电镜研究了木姜子(Litsea pungens Hemsl.)油细胞的发育过程。油细胞3层细胞壁的发育可分为4个阶段,阶段1:油细胞仅有初生纤维素壁层,又可分为原始细胞和细胞 泡化两个时期。此阶段质体具透明小泡和黑色嗜锇物质,并与液泡融合。阶段2:木栓质化壁层的形成,片层状木栓质不断叠加在初生纤维素壁内侧,其细胞结构与前期相似,阶段3:内纤维素壁层的形成,较厚而松散的内纤维素壁层叠加在木栓质化壁层的内侧,在内纤维素壁层中可见黑色嗜锇物质,胞间连丝成为被阻塞的特化结构,此时大液泡被嗜锇油脂充满,成为油囊。阶段4:油细胞成熟及细胞质解体,杯形构造由内纤维素壁层向细胞腔内突起形成,油囊由液泡膜包被连接到杯形构造上,油呈浅灰色嗜锇状态,其细胞质和细胞器解体,变得电子不透明或呈杂乱状态。  相似文献   
95.
脂肪酶在微乳液和微乳液凝胶中催化辛酸辛醇的酯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脂肪酶在合成反应中具有很高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 ,已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和药物工业[1,2 ] ,在有机介质中的脂肪酶催化反应已有较多研究[3 ,4 ] 。微乳液一般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和水等组份组成 ,它是一种热力学稳定、光学透明、宏观均匀而微观不均匀的体系 ,能提供酶催化所需要的巨大油 /水界面[5] 。而将脂肪酶增溶于油包水(W /O)微乳液中的纳米级“水池”中 ,可使酶以分子水平分散[6] ,图 1(a) ,从而可用来模拟细胞微环境中的反应。油包水微乳液中的酶可通过加入明胶而制成固定化酶 ,含明胶的微乳液凝胶 (MBGs)最早…  相似文献   
96.
花椒种籽油的含蜡量测定与脱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花椒种籽油的含蜡量测定与脱蜡是长期困扰花椒种籽油处理的一项关键技术,本研究通过分析混合压榨制备的花椒种籽油,花椒籽种壳油及种仁油的含蜡量,研究了5种脱蜡方法脱除花椒籽油中蜡质的脱蜡效果,确定了脱除花椒籽油中蜡质的有效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花椒籽油的含蜡量在15-20%,左右,而这些蜡质基本上都含在种壳油内一即种壳上,种仁油基本不含蜡质,脱除花椒籽油中蜡质的合理方法应是:(1)含蜡量相对较低的精制粗油可选用表面活性剂法脱蜡;(2)当含蜡量相对较高时,为降低脱蜡过程中油的耗损率可选用分步脱蜡法脱蜡;(3)需进行碱炼的油,可在碱炼过程中将蜡质与游离脂肪酸一半除去。  相似文献   
97.
发酵工业中使用油已有较长的历史,由于(1)油的绝对价格比淀粉质原料的高;(2)油脂代谢需要消耗大量的氧,使供氧能耗上升;(3)不同的油或同一种油,生产批次不同可能对发酵造成影响等原因。油在发酵过程中主要作为消泡剂和碳源。事实上,在发酵工业中油具有多种用途 。  相似文献   
98.
99.
不同年龄油蒿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是植物固定沙丘的优良植物之一。进一步研究不同年龄油蒿的抗旱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于1988年9月底和1989年10月初,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包兰铁路沙坡头站植物固沙区进行。分别选择在1964年秋(25A),1981年秋(8A)和1988年春(2A)栽的三种年龄油蒿生长区,定点定株,测定以下生理指标:用压力泵法测定当年生枝水势Ψ,用 F-M4冰冻  相似文献   
100.
余豪  莫建初  黄求应  廖敏 《广西植物》2018,38(4):420-427
为筛选出高效防治黑翅土白蚁的天然植物精油,减少有机合成农药的使用,该文研究了大蒜精油、肉桂油、丁香油和印楝素油四种植物精油对黑翅土白蚁的触杀效果和驱避作用。结果表明:大蒜精油、肉桂油和丁香油的浓度为5和10 mg·m L~(-1)时,处理2 h后,黑翅土白蚁的校正死亡率达100%,而相同浓度的印楝素油和对照处理的黑翅土白蚁校正死亡率低于5%。随着处理时间延长,浓度为1.25和2.5 mg·m L~(-1)的大蒜精油、肉桂油和丁香油处理6 h时,黑翅土白蚁的校正死亡率仍达100%,而此时对应的印楝素油和对照处理的黑翅土白蚁校正死亡率仅为10%,说明大蒜精油、肉桂油和丁香油对黑翅土白蚁具有较强的触杀效果。大蒜精油、丁香油和肉桂油在处理黑翅土白蚁2 h后LC_(50)值(半致死量)分别为1.572、1.05和1.03mg·m L~(-1),说明肉桂油对黑翅土白蚁的毒性相对最大,触杀效果最好。此外,10 mg·m L~(-1)的大蒜精油、肉桂油、丁香油和印楝素油的驱避试验表明,处理4、6、8和12 h后,大蒜精油、肉桂油和丁香油三精油处理区的黑翅土白蚁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区的,驱避率总体93%,而对应的印楝素油的驱避率总体28.5%,表明大蒜精油、丁香油和肉桂油三种植物精油对黑翅土白蚁均有显著的驱避活性。综上可知,四种植物精油中大蒜精油、肉桂油和丁香油在防治黑翅土白蚁方面应用潜力很好,是开发绿色环保白蚁防治药剂的可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