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7篇
  免费   866篇
  国内免费   1744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332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4-D和6-BA对向日葵下胚轴愈伤组织生长及钙调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Anderson和 Cormier(1979)从植物中分离提取钙调蛋白(简称 CaM)后,对它的结构功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 CaM在光合作用(Barr等 1980)、酶的激活(Matsumoto等 1983)、蛋白磷酸化(Gideon等1982)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还证明CaM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以及α-淀粉酶的分泌等有密切关系(Elliott 1983,Raghothama等1983;Saunders等1982)Elliott认为植物激素的促  相似文献   
52.
从大鼠自然诱发的肉瘤细胞中,我们建立了一个四倍体细胞系(4n=84),命名为RC(ratcell)。它具有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外形,能在玻璃表面贴壁生长,但不能生长在琼脂半固体培养基中。该细胞在含15%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至今已连续繁殖112世代,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约为15小时。染色体G-带分析表明,RC为整四倍体细胞,它的1条X染色体在第32至34区为均染区。RC细胞核仁组织者(NORs)活性显然比大鼠二倍体细胞NORs活性的加倍还高(P<0.001)。这个具有非常高NORs活性的RC细胞系对于研究细胞18S+28S rRNA基因转录活性的调控、基因表达与基因剂量关系有一定的意义。RC细胞还有异常高的磷酸酯酶活性,而且它的同工酶谱也与大鼠肌肉细胞明显不同。体内接种实验和扫描电镜的观察表明,RC是非致瘤细胞。RC细胞各号染色体的C-带图样与大鼠二倍体细胞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53.
横断山区四种湍蛙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C带(BSG技术)分析及一种简便的Ag-NORs带分析,对四川湍蛙、理县湍蛙、棕点湍蛙和棘皮湍蛙的种间关系、染色体的演化及其性染色体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四川湍蛙、理县湍蛙和棕点湍蛙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它们与棘皮湍蛙的亲缘关系较远;(2)在近缘种的分化中,染色体结构异染色质的变化和臂间倒位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这在小型染色体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三)四川湍蛙具有在形态上分化很明显的性染色体。C带分析表明,此性染色体主要由常染色质构成,但在其Y染色体的长臂上存在明显的中间C带,推测尚处于性染色体分化的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54.
从油茶饼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到两个黄酮甙,经UV、~1H NMR、~(13)C NMR、EI-MS、FAB-MS等仪器分析,鉴定为山奈酚-3-O-葡萄吡喃糖基(6→1)鼠李吡喃糖甙(1)和山奈酚-3-O-葡萄吡喃糖基-[(2→1)葡萄吡喃糖基](6→1)鼠李吡喃糖甙(2)。正丁醇提取物以酸水解亦分离到山奈酚(4)。油茶饼正丁醇提取物中还分离到蔗糖,得率达2.3%。  相似文献   
55.
向颈总动脉头端注入枸橼酸钠能使大多数家兔发生呼气性呼吸暂停和呼吸频率变慢。此呼吸抑制效应可被地卡因麻醉颈动脉窦区所消除。切断窦神经不能阻断枸橼酸钠对呼吸的抑制。切断迷走神经窦支则使半数以上家兔的呼吸抑制减弱或消失,而在结状神经节上方切断迷走神经能阻断大多数家兔的呼吸抑制。结果提示,迷走神经窦支是颈动脉窦区感受器传入通路之一,向颈动脉窦区注入枸橼酸钠对呼吸的抑制主要是通过迷走神经传入引起的。  相似文献   
56.
刺激隐神经C类纤维诱发体感皮层电反应(平均诱发电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猫的隐神经A类纤维单独兴奋时,可引起同侧脊髓背表面电位 A-SSP(潜伏期 2.6±0.4ms)和对侧体感皮层诱发电位 A-CEP。A-CEP由早成分(潜伏期 9.6±1 1ms)和晚成分(203.0±10.gms)组成。当 C类纤维选择性传入时,出现特异的 C-CEP(潜伏期 134.4±25.9ms)和C-SSP(115.8±15.6ms)。C-CEP的幅值较A-CEP 小,并随C类纤维传入的数量而改变。C-CEP的最大幅值位于后乙状回一定部位,多为负或正-负电位,在皮层深层其相位倒转。与A-CEP相比,C-CEP的中枢延搁时间较长,跟随频率较低,对镇痛药较敏感。表明C-CEP不同于A-CEP,它是由C类传入所引起的,是在体感皮层内产生的。当A类和C类纤维同时传入时,只有A-CEP和A-SSP出现,而不出现C-CEP和C-SSP。在阻断电流逐渐增强过程中,C-CEP较C-SSP后出现;而在撤销阻断过程中,则C-CEP较C-SSP先消失。提示C类传入在中枢可能被A类传入所抑制,这种抑制可以发生在脊髓和脊上水平,后者可能更强。  相似文献   
57.
以猪血清为材料,通过磷酸乙醇胺—琼脂糖亲和层析,Sepharose 4B柱层析和Sephacryl—S300凝胶过滤,获得了猪C—反应蛋白的结晶。猪C—反应蛋白可与肺炎球菌壁C多糖发生特异的沉淀反应,这种结合是依赖钙离子的。EDTA和一些磷脂代谢产物如磷酸胆碱,磷酸乙醇胺等,能抑制猪C—反应蛋白与C多糖的结合。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猪C—反应蛋白表现出与人C—反应蛋白相同的行为,亚基是一条分子量为23.5kD的肽链,全分子的表观分子量为150kD。猪C—反应蛋白与兔抗人C—反应的蛋白的抗血清能发生免疫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58.
我们用改进了的寡聚核苷酸诱导突变法,将两个单一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引入人胰岛素前体B链与C链连接处附近,及C链与A铁连接处附近。用含U模板法将B链第30个残基密码子ACC改成ACG,从而引入MluⅠ位点。用修改了的缺口双链DNA突变法,将A链第4个残基密码于GAG改成CTG,引入了一个PstⅠ位点。突变效率的为17%-36%。这个突变体在人胰岛素前体结构及蛋白质折叠的研究中,将有利于更换不同的C-肽。  相似文献   
59.
60.
本文报道了从腐梨上分离到的一株未见描述的毕赤酵母属新种(Pichia hangzhou-ana Lu et Li),并讨论了与其近似种的区别。同时进行了DNA G+C百分比值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