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81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乌骨鸡黑素的一些基本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袁缨  袁星 《动物学报》1993,39(3):287-291
应用元素分析、电子能谱(XPS)和红外光谱(IR)分析技术对乌骨鸡体内黑素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元素分析结果得到黑素分子中C、H、N、O克原子比率的均值为10:12:1:3.该比值与动物性吲哚黑素的相应元素比例接近。XPS波谱显示出黑素中含有两种价态的硫(S~Ⅵ、S~Ⅰ),其中以低价态占优势,S2p电子结合能比人发黑素要大些。氮原子只有一种价态。IR光谱中有五组明显吸收峰,其中以主要表征吲哚环的1619—1632CM~(-1)处的吸引峰最强。以上结果初步表明出乌骨鸡黑素是以吲哚环为主体的异聚物。  相似文献   
22.
三唑磷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该药物在自然水体中的残留可对非靶标生物产生潜在威胁,文章旨在探究三唑磷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研究将3月龄雌性斑马鱼(Danio rerio)持续暴露于环境相关浓度的三唑磷(10μg/L) 21d,然后与健康雄鱼自然受精产卵;通过测定雌鱼生殖力、亲代与子代的氧化应激及子代胚胎发育相关指标,评估三唑磷对亲代雌鱼及其子代的毒性效应。主要研究结果:亲代雌鱼经10μg/L三唑磷暴露后,产卵量显著提高(P<0.05),肝脏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均显著增强(P<0.05);所产子代胚胎受精率、受精卵直径、胚胎心率和初孵仔鱼体长均显著降低(P<0.05),仔鱼畸形率显著增加(P<0.05),孵化率无显著性差异;仔鱼AChE与SOD活性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 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 GPx与GST活性显著降低(P<0...  相似文献   
23.
陆生盐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积累了大量的Cl和Na;从海向陆随着土壤和植被的生态演替,植物中Cl和Na的浓度逐渐降低;N与Cl、Na有相似的水平分布规律;植物种类是影响元素吸收积累的主要因素。在盐地碱蓬中N、P、K、Ca、Mg、Na、Cl、Mn和Zn的含量均是生长前期较高,随着其生长老化逐渐降低,大穗结缕草、白茅与盐地碱蓬相比,Ca的含量前期低后期高,Na、Mn、Cu和Zn的季节变化不明显。参加盐地碱蓬系统生物循环的元素中,Cl和Na的比例最大,在大穗结缕草和白茅生态系统中比例较小;由于白茅被收割利用,一些元素从此生态系统中流失。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介绍了与变形链球菌致龋过程有密切关系的该菌菌体分子——脂磷壁酸的提取和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25.
26.
27.
【背景】菌种退化是草菇生产中面临的难题,探究一种简单高效的复壮方法是草菇产业亟须解决的问题。【目的】探讨外源添加5种矿质元素对草菇退化菌株的菌丝性状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清除能力的影响。【方法】筛选出5种矿质元素的最佳浓度并添加于PDA培养基中,测定草菇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物量、ROS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结果】MnSO4、Na2SeO3、CaSO4、FeSO4可有效提高草菇退化菌株D1和D2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量;降低O2·-、H2O2等ROS的含量,并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disulfide,GSSG)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谷胱甘肽...  相似文献   
28.
蕨类植物是植物界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布极广,其中的不少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不仅可作为绿化观赏和指示植物,还可药用和食用。为了解这类植物的化学成分,使野生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作者对几种蕨类植物的一些无机元素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苦粉孢牛肝菌可与黄山松形成外生菌根。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被苦粉孢牛肝菌菌丝作用前后的黄山岩石,研究了苦粉孢牛肝菌菌丝及其发酵液对黄山岩石的风化作用。结果表明,黄山岩石表面有明显的菌丝作用痕迹,如菌丝隧道及松散的岩石结构。含岩石的发酵液中多糖含量显著高于不含岩石的发酵液,多糖含量最高为对照组的1.44倍;含岩石与不含岩石的发酵液中有机酸(乳酸、乙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电子能谱扫描表明:苦粉孢牛肝菌菌丝发酵液作用黄山岩石后,岩石表面的Al、Si、K、Fe原子百分比分别从8.2、16.62、3.49、7.43降至0.38、1.75、0.1、0.03;接种苦粉孢牛肝菌活菌的发酵液中各离子含量也显著高于接种苦粉孢牛肝菌灭活菌种的发酵液(对照组),Fe3+、K+、Siws、Ca2+、Al3+、Pws浓度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39.95、8.37、15.97、12.53、13.71、10倍。结果揭示苦粉孢牛肝菌菌丝及其发酵液可...  相似文献   
30.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国际妇产科学联合会(FIGO)分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清对氧磷酶-1(PON-1)表达水平差异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FIGO分期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为Ⅰ期组23例,Ⅱ期组22例,Ⅲ期组18例,Ⅳ期组17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所有受检者RDW、PON-1表达水平,并应用ROC曲线分析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清对氧磷酶-1表达水平对不同FIGO分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对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2年随访,将2年内死亡的25例患者分为死亡组,将其余55例患者分为存活组,对比死亡组与存活组临床一般情况与RDW、PON-1表达水平,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RDW、PON-1对子宫内膜癌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五组受检者RDW、PON-1水平对比差异显著,Ⅳ期组RDW水平高于Ⅲ期组、Ⅱ期组、Ⅰ期组和对照组,Ⅳ期组PON-1水平低于Ⅲ期组、Ⅱ期组、Ⅰ期组和对照组(P<0.05);RDW结合PON-1联合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高于RDW单一诊断和PON-1单一诊断(P<0.05)。RDW诊断子宫内膜癌不同分期价值曲线下面积为89.63,最佳诊断着色界限值为75.73 %,PON-1的曲线下面积为78.89,最佳诊断着色界限值为82.53 %,两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为84.26,最佳诊断着色界限值为87.57 %;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FIGO分期、基层浸润、组织分化程度、血清RDW与PON-1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基层浸润、RDW与PON-1为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RDW、PON-1联合对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基层浸润、RDW与PON-1为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上需针对基层浸润、RDW升高与PON-1水平降低的患者采取相关措施,改善治疗方案,降低患者死亡率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