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用碘液染色后观察透明圈的方法,用蜡样芽孢杆菌为对照,通过比对转座后的菌种产生淀粉酶的能力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发现,在固体coa培养基、30℃、24h培养的条件下,突变体45、52号菌产生淀粉酶的量高于对照组,突变体67、75号菌生产淀粉酶的量远低于对照组。突变体可以为探索菌体外淀粉酶分泌能力的大小和菌体在小麦中的发育之间的关系提供有力的条件,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目的:设计、合成酪氨酸(Tyr)修饰的肿瘤血管靶向肽GX1,研究^131I标记短肽Tyr-GX1在荷人胃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与显像,探讨^131I-Tyr-GX1短肽作为肿瘤血管靶向诊治药物的可能性。方法:利用Iodogen碘标法对Tyr-GX1进行131I标记,检测其标记率和体内外稳定性;建立荷人胃癌裸鼠动物模型,尾静脉注射标记肽,分别进行体内生物学分布实验和肿瘤显像实验,结果用PASW Statistic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纸层析法结果计算表明,^131I-Tyr-GX1肽的标记率和放化纯均达90%以上;24 h稳定性测试表明,^131I-Tyr-GX1在室温下存放以及与人血清、鼠血清、PBS等溶液混合,其标记率仍然都维持在90%左右,说明其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稳定性;2).荷瘤裸鼠体内生物学分布研究显示:标记肽在荷瘤裸鼠双肾放射性计数测量最高;其次是肝脏、肿瘤等组织;脑、骨、肌肉组织放射性计数含量较低,给药24 h时,肿瘤/肌肉(T/M)、肿瘤/血液(T/Bl)、肿瘤/脑组织(T/Br)的放射性比值分别是5.78、4.06和23.01;3).体内SPECT显像结果显示:尾静脉注射^131I-Tyr-GX1肽后4 h肿瘤部位已开始显影,并随时间的延长,显像逐渐清楚,至18 h时,肿瘤显像最清晰。结论:应用Iodogen碘标法成功标记Tyr-GX1短肽;尾静脉注射^131I-Tyr-GX1后,肿瘤部位可以出现放射性浓聚,表明^131I-Tyr-GX1短肽可以靶向结合于肿瘤部位,有望成为新一种胃肠道肿瘤诊断与治疗的药物。  相似文献   
63.
许宇静  洪侃 《生物磁学》2011,(5):968-971
胺碘酮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但由于其富含碘及自身固有的特性,可导致一系列甲状腺功能的紊乱,甚至引发明显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对于胺碘酮所致甲减(AIH)的诊断和治疗目前比较清晰,但对胺碘酮所致甲亢(AIT)的诊断、鉴别其亚型及治疗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64.
刘晓艳  李晓玉  范斌  楚卡琳  张萍 《生物磁学》2011,(22):4273-4275
目的:探讨口服小剂量胺碘酮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甲状腺功能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68例,记录胺碘酮治疗方案与疗效、甲状腺变化及随访干预措施情况。结果:老年人服用胺碘酮引起甲状腺疾病发生率为31.8%(22/68),以甲状腺功能减退25.7%(18/68)为主,大致为甲状腺功能亢进(6.1%,4/68)的4倍。采用小剂量胺碘酮方案出现的甲状腺功能紊乱多数经过减量或停药逆转或恢复。结论:老年人服用胺碘酮甲状腺功能紊乱发生率高,但临床表现不典型,应更密切地监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紊乱经胺碘酮及时减量或停药等措施多能逆转或恢复。  相似文献   
65.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由林业副产晶和甲壳类动物外壳组成的复合物或许能从水中滤掉放射性污染物。负责该研究的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生物材料学副教授乔尔帕夫拉克说,由核电事故引发的众多灾害中,放射性碘化物对饮用水水体的污染是其中的一大问题。由于放射性碘化学性质与非放射性碘化物相同,人体无法通过感官进行区分,而这种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在甲状腺中形成沉积,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便有可能引发癌症。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口服小剂量胺碘酮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甲状腺功能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68例,记录胺碘酮治疗方案与疗效、甲状腺变化及随访干预措施情况。结果:老年人服用胺碘酮引起甲状腺疾病发生率为31.8%(22/68),以甲状腺功能减退25.7%(18/68)为主,大致为甲状腺功能亢进(6.1%,4/68)的4倍。采用小剂量胺碘酮方案出现的甲状腺功能紊乱多数经过减量或停药逆转或恢复。结论:老年人服用胺碘酮甲状腺功能紊乱发生率高,但临床表现不典型,应更密切地监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紊乱经胺碘酮及时减量或停药等措施多能逆转或恢复。  相似文献   
67.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活度的125I粒子以及联合TACE治疗兔VX2肝移植癌的疗效及其病理基础,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的有效性。方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60只肝癌模型兔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A组)植入空白剂量(0mCi)125I粒子,B组植入1.0mCi125I粒子,C组植入0.7mCi125I粒子,D组植入0.4mCi125I粒子,E组植入0.7mCi125I粒子+TACE。观察植入前后各组肿瘤体积并计算抑瘤率,切除肿瘤组织及周围正常组织进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各治疗组肿瘤大小在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均小于同期对照组(A组)(P<0.01)。在不同观察时期抑瘤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组间抑瘤率差异在治疗后2周最为明显(P<0.01),但均高于D组(P<0.01)。治疗后6周病理提示D组部分组织内仍可见少量肿瘤细胞,而其余各治疗组均未见明显的肿瘤细胞残存,B组对周围肝组织损伤较大,C组、E组适中。总体疗效E组优于其余各治疗组。结论:125I粒子联合TACE治疗肝癌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治疗方案,是肝癌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其中单个粒子活度以0.7mCi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8.
基于形态学和分子数据(18S rDNA)重新描述了寄生于重庆江津地区金鱼 (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鳃丝的田中碘泡虫 (Myxobolus tanakai Kato, et al., 2017), 并结合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近缘种进行了比较研究。形态学特征: 该虫种孢子为后端钝圆的长梨形, 大小为(14.58±0.54) μm×(6.09±0.37) μm; 两个极囊等大; 极丝与极囊长轴垂直缠绕8—10圈; 囊间突起位于极囊前端呈三角形; 具有嗜碘泡。分子特征: 共获得3个分离样本的18S rDNA序列, 其一级结构序列与日本黑川地区鲤 (Cyprinus carpio) 鳃丝寄生的田中碘泡虫的一致性达99.3%—99.6%, 且在系统发生树中聚为一支。结果表明: 本研究种与日本的田中碘泡虫为同种, 此为中国新记录; 金鱼为田中碘泡虫的宿主新记录。18S rDNA的V2、V4和V7区二级结构的比较结果表明: 田中碘泡虫已发生了明显的种内变异, 推测可能因宿主差异和地理隔离同时所致。此外, GenBank中报道的数个野鲤碘泡虫的序列是否为同种有待进一步厘清。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评价氯氰碘柳胺与环丙沙星联用对60株环丙沙星均为耐药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抗菌效应.方法 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60株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定联合效应.结果 氯氰碘柳胺与环丙沙星联合用药后,其FICI分布:FIC≤0.5为20.0%,0.5 <FIC≤1为66.7%,1<FIC≤2为13.3%,FIC>2为0.结论 体外氯氰碘柳胺与环丙沙星联用对6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主要为相加和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0.
蛋白核(pyrenoid)作为真核藻类重要的、相对独立的固碳结构,在CO2高效浓缩和固定过程中发挥中重要作用,可为开发高效生物固碳技术提供理论支持。染色法是快速观察蛋白核的最佳方法之一,有助于深入研究蛋白核的结构和功能,但目前对染色法仍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以较易染色的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和较难染色的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材料,探讨了碘染和溴酚蓝(BPB)染色观察蛋白核的方法。结果表明,碘染法最适用于蛋白核外周淀粉观察,最适染色液浓度和时间分别是0.1%~0.2%(w/v)和5min。热激预处理和溴酚蓝染色相结合的蛋白核染色效果更好,优化条件为:70℃水浴热激40s,0.05%(w/v)BPB染色15min。本方法为研究微藻蛋白核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直接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