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1篇
  免费   434篇
  国内免费   5219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412篇
  2022年   382篇
  2021年   433篇
  2020年   463篇
  2019年   389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348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530篇
  2013年   435篇
  2012年   511篇
  2011年   554篇
  2010年   480篇
  2009年   535篇
  2008年   660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411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79篇
  1991年   178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72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美洲绵霉超微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杏忠  沈崇尧 《真菌学报》1989,8(4):241-246
  相似文献   
22.
在固氮酶能表达的生长条件下,镍可促进浑球红假单胞菌菌株601的氢酶合成,而在含氨培养基上则没有影响。镍促进氢酶合成的最适浓度为10μmol/L,并具有金属专一性,其他二价金属离子对氢酶合成没有作用。镍在促进氢酶吸氢的同时,抑制菌体的放氢,但对固氮酶的乙炔还原活性则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3.
用稻瘟病菌菌丝和培养滤液中提取的诱导物(Elicitor)处理水稻幼苗和愈伤组织,发现能诱导提高苯丙烷类代谢途经PAL和4CL的活性,并诱导绿原酸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24.
本文报道了中国地下真菌一个新种和三个新记录,它们是: 山西胶皮菌 Gelopellis shanxiensis Liu et K. Tao sp. Nov., 大孢费歇块菌Fischerula macrospara Matt., 古氏地孔菌 Geopora cooperi Harkness, 以及柠檬黄层腹菌 Hymenogaster citrinus Vltt。  相似文献   
25.
棕色固氮菌固氮酶FeMo蛋白与过量(5-6个当量)的酸性靛蓝保温30-60分钟后,蛋白中的P-金属原子族全部氧化,然而蛋白中的FeMoCo全都处于还原状态。Na2S2O4使这种部分氧化的FeMo蛋白中的P-ciuster重新不,甲基紫精可加快这种还原,而亚甲蓝等氧化剂则使这种蛋白中的FeMoCo受到氧化,对这种部分氧化的FeMo蛋白分别进行CD还原滴定和测定氧化过程中的EPR/ABS的变化已经得到p-Cluster和FeMoCo的氧化还原当量数目。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以多种无机材料和合成树脂为载体对己酸菌进行了固定化研究。发现吸附树脂、粒状焦渣、M8载体等吸附材料对已酸菌有较好的固定化效率和较高的产酸率,以硅铝酸盐为主体的M8载体物表现出独特的优越性,它可以使已酸菌的产酸期缩短78%;产酸率提高50~90%。还发现钕、铒、钬、镱、镝等稀有金属离子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已酸产量;而钴、镍等金属离子却使发酵体系的产酸量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27.
 通过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区植物群落和植物中铅,锌含量特征的调查研究表明:该区植被为荒漠植被类型。矿带上的植物群落与非矿带上的相比较,群落中种属数目更少,覆盖度更低,植物生长更低矮。植物灰分中的锌含量(平均)为125.9—1144ppm。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含量最高,变化范围最大,为86.11—5871.88ppm。植物中的铅含量为31.32—1129.6ppm。黑柴(Sympegma regelii)含量较高,变化最大,平均为746ppm,极值为14.3—5561.70ppm。在矿带上含量最高,非矿带对照区含量最低。植物及其生长的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无论是铅还是锌含量都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膜果麻黄、黑柴、优若藜(Eurotia ceratoides)和中亚紫菀木(Asterothamnus centrali-asiaticus)等植物相关系数均达显著相关水平(α≤0.05)。 这在植物地球化学勘探上是非常有用的。例如中亚紫菀木和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中铅的植物地球化学异常,准确地圈出了铅、锌矿的位置,衬度高,异常范围与矿化区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8.
猪苓与蜜环菌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锦堂  郭顺星 《真菌学报》1992,11(2):142-145
  相似文献   
29.
北京地区水泡中的丝孢菌及其生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晓娟  朱旭东 《真菌学报》1992,11(2):111-118
  相似文献   
30.
广东及海南省的白孔菌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国扬  章卫民 《真菌学报》1992,11(2):107-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