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以西双版纳地区石灰山季节雨林三种优势常绿树种油朴(Celtis wightii)、尖叶闭花木(Cleistanthus sumatranus)和轮叶戟(Lasiococca comberi var.pseudoverticillata)为材料,研究了季节性干旱对树木枝条水分传导、最大光合速率(Amax)和渗透调节相关的叶片的生理生态特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雨季相比三种植物的叶片凌晨水势在旱季都有显著的降低,说明该生境的植物在旱季遭受较为严重的土壤干旱胁迫.除油朴的枝条边材比导率(Ks)在旱季和雨季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尖叶闭花木和轮叶戟的Ks在旱季都有显著的降低;而枝条的叶比导率(Kl)三树种在两个季节间均无显著变化.Kl在旱季没有显著性降低,可能是常绿树种在旱季通过脱落部分叶片以调整其水力结构来保持较高的单位叶面积的水分供应.在旱季三树种Amax都有显著减小.Ks和Kl都和Amax呈正相关关系,说明了枝条木质部的水分传导对叶片光合作用有较直接的影响.三树种叶片膨压丧失点的水势和饱和渗透势在旱季也均显著降低,表明三树种都通过较强的渗透调节来适应季节性的干旱.与同一生境中两种常见落叶树种相比较,三树种木质部导管抵抗空穴化的能力较强,能在较低的木质部水势下保持其水分传导,以在旱季仍能维持叶片较为正常的生理功能.这些结果初步揭示了石灰山常绿优势树种通过水力结构的调整和渗透调节等来适应季节性干旱的策略.  相似文献   
62.
减低农田重金属输入是保障农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基于广西大环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来源及灌溉水超标现状调研,选定典型Cd超标的大环江流域环江段,构建沉砂池+3级人工湿地系统对灌溉水进行净化,同时设置稻田土壤添加熟石灰、生物炭等阻控措施处理,旨在探明灌溉水净化耦合土壤阻控措施对典型污染区水稻Cd积累的联合减低效果.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3.
小麦条锈病是危害最严重的小麦流行性病害之一,小麦条锈菌的生态学研究对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和抗锈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近十几年来,DNA分子标记技术被应用于小麦条锈菌的群体遗传学研究,推动了小麦条锈菌分子生态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为揭示小麦条锈菌的群体生态特性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本文系统介绍小麦条锈菌分子生态学研究的主要进展,并就我国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4.
65.
石灰性土壤拉恩式溶磷细菌的筛选鉴定及溶磷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山西石灰性土壤作物根际分离筛选出多株溶磷细菌,经过多次分离纯化得到一株溶磷能力较强的菌株W25,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溶磷菌W25为拉恩式菌属.对W25溶解磷特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其对磷酸三钙、磷酸铝和磷酸铁最高溶磷能力分别为385.5、110.4、216.6 mg·L-1;在磷酸铝和磷酸铁培养液中,W25溶磷量与培养液pH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和0.81,呈极显著负相关;在不同碳氮源条件下,W25以葡萄糖为碳源和NH4NO3为氮源时对磷酸三钙的溶磷量最高,对碳源的利用顺序依次为葡萄糖>乳糖>蔗糖>甘露醇>淀粉,对氮源的利用顺序依次为NH4NO3 >NH4Cl>(NH4)2SO4>NaNO3>KNO3.不同氮源对W25产生有机酸的种类影响较大,以铵态氮为氮源产生甲酸和乙酸,以硝态氮为氮源产生草酸和琥珀酸,以硝酸铵为氮源还产生柠檬酸.  相似文献   
66.
分析对比了4个剖面(稻田、旱地、城墙岩群组林地、蓬莱镇组林地)Zn形态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稻田各形态Zn的剖面分布比旱地复杂,农地土层深厚,Zn各形态分配在层次间的变化较林地复杂.DTPA-Zn(有效态锌)在表层分配的相对较高,说明作物根系层及林木根系层缺Zn突出.对各种形态在不同剖面中的分配进行了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农地的碳酸盐结合态锌(3.65%)、紧结有机结合态锌(2.81%)、晶形氧化铁结合态锌(22.04%)显著大于林地(1.86%、0.84%、11.59%).  相似文献   
67.
崔娅铭 《化石》2010,(4):66-71
2003年7月,印尼东部弗洛勒斯岛(附图2)的一个叫做良巴(Liang Bua)的石灰岩洞中出土了1.8万年前生活在这个岛屿上的居民的遗骨,2004年被命名为弗洛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  相似文献   
68.
植物吸收利用铁的机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植物铁营养的一些研究进展,论述了植物对铁的吸收和运输机理以及HCO3^-,N、P等因素对铁利用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禄丰古猿化石地点地层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较详尽地记述了云南禄丰古猿化石地点附近的地质、地貌、地层情况以及产出古猿及大量脊椎动物化石的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