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研究不同施肥制度对水稻土氨氧化古菌(AOA)群落结构和垂直分布特征的影响,可以深入认识不同施肥制度下的石灰性紫色水稻土氮素循环特征及微生物驱动机制,为该地区科学施肥、培肥地力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化学分析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对不同施肥制度下石灰性紫色水稻土理化性质和AOA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无肥处理,施肥会降低石灰性紫色水稻土pH和硝氮含量,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氨氮含量。伴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pH增加,全氮和硝氮含量降低,氨氮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不同施肥制度在不同土壤深度对石灰性紫色水稻土AOA群落结构产生不同的胁迫效应,不同施肥制度下的AOA群落结构在0—20 cm处差异不明显;土壤深度增加,不同施肥制度下的AOA群落结构表现出明显差异,CK和N肥处理下的AOA群落结构较简单。AOA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石灰性紫色水稻土AOA与来自不同土壤和水体环境的AOA具有明显相似性。冗余梯度分析(RDA)显示pH(P=0.012)是造成石灰性紫色水稻土AOA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揭示石灰性紫色水稻土中的AOA群落结构受施肥制度明显影响并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2.
在华北平原石灰性土壤中,盆栽小麦的生物相关性检验证明,常用的SB/D联合浸提剂或AB/D联合浸提剂,与植物的吸Cu量均无显著相关关系,不适合直接用来测定土壤有效Cu.校正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之后,SB/D侵提剂与吸Cu总量的相关性则达到P<0.01的极显著水平,可用于土壤有效Cu的评价.土壤pH越高则小麦吸收的Cu越少;土壤pH升高1个单位,则土壤有效Cu吸收量平均减少19μg·盆-1.土壤pH升高和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有效Cu的测定结果分别减小和增大.  相似文献   
53.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的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在华南地区已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将福寿螺按照壳高(H)分为小螺(5 mm≤H<15 mm)、中螺(15 mm≤H<25 mm)、大螺(25 mm≤H<35 mm)和超大螺(35 mm≤H<45 mm),通过室内毒性试验,探讨了化学肥料石灰氮(氰氨化钙)对不同体型福寿螺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石灰氮对不同大小福寿螺毒性效应显著,尤其是对中小福寿螺具有很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石灰氮处理7 d后,最低浓度0.2 g·L-1处理造成71%死亡率,其他处理死亡率均在95%以上,其中3.0和5.0 g·L-1处理中福寿螺全部死亡;石灰氮对不同大小福寿螺的半抑制浓度(24 h)和半致死浓度(96 h)大小顺序均为小螺<中螺<大螺<超大螺;石灰氮对福寿螺的抑制效应显著,其对福寿螺的平均半抑制浓度为0.08~0.39 g·L-1;1.0和5.0 g·L-1浓度的石灰氮处理24 h后,福寿螺鳃组织SOD酶活性呈极显著下降,分别为对照的41%和60%.本研究表明,石灰氮在入侵生物福寿螺的防治方面有一定应用潜力,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杀螺肥料".  相似文献   
54.
用15%石灰氮对巨峰葡萄(Kyoho grapevine)进行催芽后,于葡萄休眠解除过程中对芽内源激素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淀粉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测定分析,以探讨石灰氮解除葡萄休眠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1)用15%石灰氮催芽5 d后葡萄芽解除休眠而萌发,比对照提前5~8 d,处理21 d后休眠已经被打破;(2)处理后葡萄芽内ABA含量急剧下降了86.48%,而GA_3、ZR和IAA分别升高了461.70%、107.24%和1 020.41%;(3)IAA的急剧升高,伴随着淀粉酶活性加强,加速淀粉降解为可溶性糖;而蛋白质含量则先下降后升高.可见,石灰氮催芽后,葡萄芽内的生长抑制类激素ABA含量降低的同时生长促进类激素IAA、ZR和GA_3含量急剧增加,内源激素平衡被打破,加强了葡萄芽内有机物质的代谢,为葡萄芽的萌发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石灰氮处理促进葡萄休眠芽萌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调节了葡萄芽内各种激素平衡关系,从而加速了葡萄芽内有机物质的代谢而最终解除芽体休眠.  相似文献   
55.
在陕西关中黄土区连续23年进行了不同施肥、小麦-玉米轮作定位试验。研究了0~10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长期单施化肥或有机肥与化肥且配施均可增加耕层(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长期施用厩肥并配施化肥处理对土壤总磷库及无机磷库、速效磷的贡献大于玉米秸秆处理.长期单施化肥可增加土壤全磷、无机磷和速效磷含量,增加幅度低于厩肥和休闲处理,与秸秆处理对全磷、速效磷含量的影响效应相近.23年的不同施肥处理,与无肥处理相比,其理土壤磷素增量在0~100cm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点是:全磷增量剖面分布可为3层——耕层(0~20cm)为显著累积层,20~60cm土层为微增一亏损层,60~100cm土层为轻度累积层.速效磷增量剖面分布趋势与全磷增量分布趋势基本相同,仅在60~100cm土层累积较弱.  相似文献   
56.
石灰性紫色土史站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川中丘陵分布广泛的石灰性紫色土的缺Zn机理,应用化学连续浸提法对30个样本提取了8种形态的Zn,采用最优组合变量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石灰性紫色土中各形态Zn的分配差异显著,土壤PH、质地、有机质、碳酸Zn的分布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特别是碳酸盐,不仅间接增强土壤氧化物和粘土矿物对Zn的吸附,其本身对Zn的吸附和固定作用较发、土壤PH、有机质是影响有效态Zn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7.
本文记述的是在云南禄丰石灰坝古猿化石产地与古猿共生的一种中国兔猴化石。这类化石以下颌骨和牙齿较纤细,牙齿的颊侧齿带较发育,牙齿狭长,齿尖锐利和臼齿咬合面的三角凹较大,下次小尖向后延伸而使下内尖和下次小尖之间有较大间隔;上臼齿的颊舌径较小等特征区别于中国兔猴厚齿种(Sinoadapis carnosus Wu and Pan.)根据以上的形态特征,作者把它订为中国兔猴一新种:中国兔猴石灰坝种Sinoadapis shihuiba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58.
石灰性土壤拉恩式溶磷细菌的筛选鉴定及溶磷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山西石灰性土壤作物根际分离筛选出多株溶磷细菌,经过多次分离纯化得到一株溶磷能力较强的菌株W25,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溶磷菌W25为拉恩式菌属.对W25溶解磷特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其对磷酸三钙、磷酸铝和磷酸铁最高溶磷能力分别为385.5、110.4、216.6 mg·L-1;在磷酸铝和磷酸铁培养液中,W25溶磷量与培养液pH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和0.81,呈极显著负相关;在不同碳氮源条件下,W25以葡萄糖为碳源和NH4NO3为氮源时对磷酸三钙的溶磷量最高,对碳源的利用顺序依次为葡萄糖>乳糖>蔗糖>甘露醇>淀粉,对氮源的利用顺序依次为NH4NO3 >NH4Cl>(NH4)2SO4>NaNO3>KNO3.不同氮源对W25产生有机酸的种类影响较大,以铵态氮为氮源产生甲酸和乙酸,以硝态氮为氮源产生草酸和琥珀酸,以硝酸铵为氮源还产生柠檬酸.  相似文献   
59.
石灰苗代谢产物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0.
胥娇  李强 《微生物学报》2023,63(6):2153-2172
碳酸盐岩经风化作用并在地形、植被、气候、时间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演替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目的】研究不同演替阶段石灰土颗粒态有机质(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POM)和矿物结合态有机质(mineral-associated organic matter, MAOM)的微生物群落特征,为岩溶土壤有机质稳定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为研究对象,运用湿筛法将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 SOM)分为POM和MAOM,分析其理化性质以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石灰土演替过程中POM和MAOM的有机碳、总氮、交换性钙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MAOM的C/N均大于POM,POM的C/P均大于MAOM。细菌α多样性在黑色石灰土POM和MAOM中最高,且四类石灰土MAOM的真菌多样性比POM要高。Acidobacteria、Proteobacteria、Ascomycota均为石灰土演替过程中POM和MAOM的优势菌门。总磷是影响石灰土演替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