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对真空软包装肉制品腐败变质原因分析表明:生物性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污染微生物是乳酸球菌和芽胞杆菌;变质产品中的微生物数量及因此造成的酸化,不足以单方面造成产品变质,与产品含水量有关,是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联合作用导致产品液化胀袋而变质;乳酸球菌由污染的冻结肉携带,而污染的芽胞杆菌是生产器具消毒不彻底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2.
利用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并被视为将最终替代传统的物理、化学等处理方式的一种方法.但由于一些微生物存在安全性、繁殖速度慢等问题而造成了处理效果不佳.因此,以安全性高、繁殖速度快的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为研究载体,寻找最适Bt的镍污染处理方法对于提高...  相似文献   
103.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运用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作物基因污染事件的发生也引起了世界各国对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之间的和谐发展问题的高度重视。以美、日、欧为代表,世界各国对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的共存问题都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借鉴美、日、欧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作物共存法律制度,以期为我国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作物共存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采用土壤栽培方法,研究了在Cu添加量为0(CK)、200、400、600、800和1 000μg·g-1的土壤中溪荪(Iris sanguinea Donn es Horn.)和花菖蒲(I.ensata Thunb.var.hortensis Makino et Nemoto)叶和根的数量、长度及生物量(干质量)6个生长指标的变化趋势,并对叶和根中的Cu含量和积累量、全株的Cu积累量、Cu的富集系数及转运系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土壤中Cu添加量的提高,溪荪的根数逐渐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而溪荪的其余5个生长指标和花菖蒲的6个生长指标均总体呈现出在Cu添加量较低的条件下逐渐增加并显著高于对照、在Cu添加量较高的条件下逐渐减小且显著小于对照的变化趋势;其中在Cu添加量1 000μg·g-1的土壤中2种植物的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而添加400和600μg·g-1Cu则分别对2种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土壤中Cu添加量的增加,溪荪和花菖蒲叶及根中的Cu含量均逐渐提高;溪荪对Cu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以及花菖蒲对Cu的富集系数均显著小于对照,而花菖蒲对Cu的转运系数则呈现在Cu添加量较低的条件下高于对照、Cu添加量较高的条件下低于对照并逐渐减小的趋势;在添加了Cu的土壤中,溪荪叶、根和全株对Cu的积累量均低于花菖蒲,但均显著高于对照,且2种植物根的Cu含量及积累量均大于叶片,表明溪荪和花菖蒲均具有一定的Cu积累能力,且主要积累在根中,花菖蒲对Cu的积累能力优于溪荪.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溪荪和花菖蒲不是Cu超积累植物,但对Cu胁迫均具有一定的耐性,且花菖蒲的耐性略强于溪荪;溪荪和花菖蒲分别适宜栽植于Cu含量400和600μg·g-1以下的土壤中,可用于轻度和中度Cu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和环境美化.  相似文献   
105.
1 模拟移动床技术简介 模拟移动床(simulated moving bed,SMB)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化分离技术,它是由Broughton D.B博士发明①,并由美国UOP公司(Universal Oil Products Company,环球石油产品公司)首先应用于石油化学工业的一种色谱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流动相消耗低、设备体积小、便于自动化连续性生产等优点②.SMB技术的兴起为工业规模的分离提纯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有效途径,被认为是化工技术中的一次革新,其应用范围己由最初的石化领域逐步扩展到精细化工、生物发酵、食品及医药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6.
2011年4月15日,美国农业部(USDA)和能源部(DOE)宣布,为了实现奥巴马总统提出的N2025年将美国石油进口减少三分之一的目标,在3~4年间,将提供总额上限为3000万美元的扶助金,支持生物燃料、生物能源及高附加值的生物基产品的研发。研究资金通过BRDI(BiomassResearchandDevelopmentInitiative)提供。对项目的要求是,发掘在经济上和环境上可持续、可再生的生物质的多样性资源,  相似文献   
107.
生物处理石油污染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微生物降解石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逐步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实际环境的处理中。处理环境中菌群的数量及组成、生物降解的有效性、实际环境中出现的影响因子对降解的影响、石油的毒性和极限环境下的生物降解石油等,许多学者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此外,一些研究者也尝试着通过构建生物降解模型,可以使微生物降解石油的研究能从经验上升到理论。  相似文献   
108.
2006年上半年,我国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量同比增幅均超过15%,而当前国际油价在每桶70美元以上高位运行。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1/10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如何应对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9.
李艳敏  方琦  胡萃  叶恭银 《昆虫学报》2010,53(9):969-977
为了揭示重金属对昆虫细胞免疫的影响及其机理,本文采用血细胞计数、台盼蓝染色、延展与包囊率测定, 以及显微与超微结构观察等方法,以经重金属Cd2+(浓度为150 μg/g)处理的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a及其对照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处理组与对照组血细胞的数量与存活率、延展与包囊率,观察其形态结构,并比较了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棕尾别麻蝇初产幼虫经连续喂饲含Cd2+的饲料24,48,72和96 h后,与对照相比其血细胞总数和存活率显著下降,而血细胞的延展率和包囊作用的显著下降则分别出现于取食72和48 h之内,此后则下降不显著;由Cd2+处理幼虫发育形成蛹的血细胞包囊作用也显著低于对照。形态结构观察结果表明,Cd2+处理对幼虫的原血细胞、浆血细胞、颗粒血细胞和类绛色血细胞的显微形态影响不大,但可导致部分浆血细胞不能产生伪足;但均能导致各类血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主要变化包括:细胞膜受损或破裂,染色质呈现凝聚, 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明显减少,以及胞质内出现空囊泡。结果说明重金属Cd2+对棕尾别麻蝇的血细胞可具有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藏中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微生物几乎参与土壤中的一切生物及生物化学反应,土壤微生物活性可较敏感地反映土壤中生化反应的方向和强度,是探讨重金属污染生态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野外调查与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藏中矿区重金属污染对土壤酶活性、基础呼吸、代谢商(qCO2)和可矿化N的影响。结果表明,矿区土壤受重金属Cu、Zn、Pb、Cd不同程度污染,使得土壤酶活性、可矿化N受到抑制,基础呼吸和qCO2则受到刺激。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在Cu、Zn、Pb、Cd复合污染条件下,矿区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是复杂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总体微生物活性指标能较好地反映拉屋矿区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状况,可作为藏中矿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量化分类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