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杂种落叶松扦插生根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杂种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Larix olgensis×Larix kaempferi)插穗在生根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的 SDS-PAGE图谱分析推测:24KD、26KD和39KD蛋白,与根原基的发生、分化有关;28KD蛋白具有促进根原基继续发育长出不定根的作用;47KD蛋白阻遏根原基的发生或抑制不定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842.
郑武  冯明光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7):1573-1577
在15 ℃~35 ℃的温度范围内比较测定了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 6株野生菌的菌落生长、产孢量及孢子活力.结果显示,3个指标均以25 ℃左右最好,但同一温度下菌株间或同一菌株在不同温度下的差异显著, 菌株Pfr116和Pfr6206具有相对稳定优良的生长、产孢及活孢率性状.对不同浓度多菌灵对6株野生菌的菌落生长和单孢菌落形成的影响测定表明,菌株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多菌灵浓度对单孢菌落形成的抑制率观察值可用逻辑斯蒂模型较好地拟合(r2≥0.90).用所获参数估计的最低禁菌浓度MIC值显示,Pfr4205和Pfr116对多菌灵表现为低抗性(MIC≤20.0 μg·ml-1);Pfr153、Pfr612和Pfr2175属于低水平中抗,MIC值仅略大于20 μg·ml-1;而Pfr6206的MIC值高达93.5 μg·ml-1,接近MIC>100 μg·ml-1的高抗标准.因此,Pfr6206为适温性和抗多菌灵特性俱佳的菌株,可作为抗多菌灵和适应不同季节或地区的害虫生防菌剂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843.
采用生命表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塔玛亚历山大藻对褶皱臂尾轮虫生命周期中各发育阶段历时以及种群增长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对褶皱臂尾轮虫的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使轮虫的繁殖前期和世代时间延长,繁殖期、繁殖后期和平均寿命缩短,产卵量和繁殖率降低.轮虫的净生殖率和内禀增长率均低于对照.不同藻浓度下轮虫能够维持一定的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844.
铜、锌污染对油菜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u、Zn污染对油菜幼苗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Zn污染对水稻土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不同,Cu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最为强烈,且对脲酶活性的抑制能力强于Zn;Zn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最为强烈.Cu对油菜生长的毒害及对油菜干质量的影响程度也高于Zn.Cu、Zn主要通过抑制根的生长及其物质积累来抑制油菜幼苗生长.因子分析发现,根干质量较其他生长指标对Cu、Zn更敏感,可作为Cu、Zn污染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45.
条纹斑竹鲨基因组的RAPD分析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11种随机引物对4 条条纹斑竹鲨基因组进行了RAPD检测。结果表明, 11种引物在每条个体上扩增的 DNA片段总数在77~84之间, 单个随机引物扩增的DNA片段数目由1至11条不等,平均为7.5条 DNA 片段, 片段的大小在 300~2 800bp之间。个体之间的相似率在90%以上。 Abstracts 4 individuals of Chiloscyllium plagiosum were analyzed by RAPD method using 11 arbitrary primers. For the 11 arbitrary primers, each individual showed 77~84 bands corresponding to amplified products. Each primer gave 1~11 bands for each individual. On average, about 7.5 bands were obtained per primer per individual. The length of the fragment is 300~2 800 bp. The similarity between band profiles of the four individuals was over 90%.  相似文献   
846.
利用酯酶同工酶技术鉴定链霉菌融合子证实,融合子SP-7和SR-T19的酯酶同工酶谱表现为介于双亲的中间型,并互不相同。此外,融合子SR-7还出现1条双亲所没有的决要酶带。表明融合子在融合过程中发生了真正的遗传重组,而不是亲本遗传物质的简单加合。菌体可溶性蛋白SDS-PAGE显示,融合子SR-7和SR-T19与双亲具有总体上的相似性,且可分辨的谱带数目和强度都超过了双亲,同时相互之间又有明显的不同,支持了这2个融合子均是双亲重组的后代。  相似文献   
847.
可溶性血纤蛋白促进细胞伸展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可溶性血纤蛋白(solublefibrin,SF)为血纤蛋白单体和血纤蛋白原1∶2的复合物.现已知在血液凝固系统被激活的病理状态下,存在于循环血液中,然而它的生理作用仍然不明.首次发现细胞能在固定的SF上伸展,并能被外源性SF及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合成肽所抑制,但不能被血纤蛋白原和血纤蛋白单体所抑制,提示SF形成后其结构变化是引起细胞伸展的关键.片段X(缺乏RGD2序列的血纤蛋白原片段)与血纤蛋白单体形成的复合物,使细胞伸展活性明显减低,提示在SF结构中,血纤蛋白原的RGD2序列在细胞伸展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发现DIC患者血浆中的SF也具有细胞伸展活性.SF作为一个粘附分子在体内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48.
以洞庭湖优势植物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三种水位[0 cm(对照组)、20 cm、40 cm下,幼苗经40天淹水胁迫和40天退水恢复后(水位恢复到0 cm)的形态、生物量、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水位对南荻幼苗生长以及其生理特征有显著的影响。经淹水胁迫后,随着水位的升高,南荻采取静止生存策略,并呈现出株高、根长减小以及生物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的趋势。经退水恢复后,仅20 cm低水位下根状茎生物量恢复至胁迫后的80.3%,其余水位下幼苗生长生理参数与胁迫后相比均有所升高。由此表明, 40天的20 cm低水位淹水胁迫对南荻生长发育影响较小,而40 cm高水位胁迫会导致其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本研究结果可揭示挺水植物南荻对洪水的适应性,为南荻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49.
为揭示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植被恢复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该研究开展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组分(微生物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以及4种土壤酶(脲酶、蔗糖酶、淀粉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对7种典型的植被恢复措施(柏木(Cupressusfunebris)种植、柚木(Tectonagrandis)种植、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种植、量天尺(火龙果, Hylocereus undatus)种植、忍冬(金银花, Lonicera japonica)种植、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种植和砂仁(Amomum villosum)种植)的响应研究。结果显示:1)植被恢复明显改善了喀斯特石漠化土壤总有机碳的分布和积累,显著改变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的含量及其在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中的占比。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对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的影响明显不同。柏木和金银花种植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储量较高,而草地建设的2种措施(皇竹草和砂仁种植)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储量最低。柏木和金银花种植的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50.
濒危名优成年软籽石榴的离体芽培养所成的苗,移植大田后第2年开花,第3年结实,并已进行商品生产。微枝条在装有人工生长基质的纸袋中生根、炼苗,移植大田存活率高。在合肥地区以4~6月的春季移植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