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卵泡抑素(FS)、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蛋白(SMRP)、糖类抗原125(CA125)在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60例作为卵巢癌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2例作为良性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HE4、FS、SMRP、CA125水平,对比三组HE4、FS、SMRP、CA125阳性表达率,并分析血清HE4、FS、SMRP、CA125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组受试者的HE4、FS、SMRP、CA125水平整体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卵巢癌组与良性组HE4、FS、SMRP、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卵巢癌组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受试者的HE4、FS、SMRP、CA125阳性表达率整体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与良性组HE4、FS、SMRP、CA125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且卵巢癌组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于FS、SMRP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度高于HE4、FS、SMRP、CA125单项检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HE4、FS、SMRP、CA125水平及阳性表达率均较高,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相似文献   
822.
多聚精氨酸融合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制备方法及穿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方便细胞穿膜肽R9融合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及功能上的研究,构建了pSUMO (小分子泛素样修饰蛋白) -R9-EGFP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原核表达载体。分别纯化EGFP及R9-EGFP蛋白后,作用于HepG2,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及激光共聚焦检测R9细胞穿膜肽的作用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在SUMO分子伴侣的作用下,R9-EGFP融合蛋白获得可溶性表达。经流式细胞仪检测,R9细胞穿膜肽可以快速有效的携带目的蛋白进入细胞内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大约1.5 h以后荧光强度进入平台期。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R9细胞穿膜肽可以有效携带EGFP进入HepG2细胞,并显示主要聚集在细胞浆内。同时体外经肝素抑制实验显示,肝素抑制R9-EGFP穿膜的效率达到50%。这些结果表明,可以利用pSUMO-R9/Ni-NTA表达纯化系统,快速、有效地表达出可溶性多聚精氨酸融合蛋白,同时R9细胞穿膜肽可以有效地携带目的蛋白进入细胞内,为进一步研究多聚精氨酸的穿膜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3.
盐旱交叉胁迫对柽柳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年生柽柳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盐分和干旱胁迫对其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以探讨柽柳幼苗对盐旱交叉胁迫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随盐旱胁迫的不断加剧,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中度和重度盐旱胁迫下均显著高于对照(CK).(2)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在不同盐旱胁迫下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在重度盐分和中度、重度干旱交叉胁迫下显著高于CK.(3)幼苗叶片中Na+、Cl含量在不同干旱胁迫下,随盐胁迫的加剧呈不同的变化规律,盐旱胁迫的各个处理水平下均显著高于CK,而K+、Ca2+、SO42-含量在轻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随盐胁迫增强不断降低.(4)在中度盐旱胁迫下,K+、Ca2+含量与CK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柽柳幼苗中渗透调节物质在其抗旱耐盐性方面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柽柳幼苗在盐旱胁迫下表现出一定的交叉适应性,适度的干旱胁迫能增强柽柳幼苗对盐分胁迫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824.
河岸带是水陆交错地带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热点区域,春季融雪时期的气温变化引起的冻融交替是影响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和氮素流失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室内模拟,研究了河岸带珍珠梅、落叶松和农田3种植被类型土壤可溶性氮含量与净氮矿化速率对不同冻结温度和冻融频次的响应.结果表明,冻融频次对3种植被类型河岸带土壤可溶性氮影响显著(P<0.05),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可溶性氮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在第1次冻融之后达到峰值,在第10次冻融之后稳定.3种植被类型土壤无机氮含量受冻融交替影响显著升高(P<0.05).冻融温度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影响显著(P<0.05),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在第1次冻融之后达到最大值,随冻融次数增加而下降.3种植被类型土壤受冻融交替影响均有一定程度的氮素流失风险,农田土壤无机氮含量本底值较高,土壤氮素随冰雪融水流失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825.
为探究水土保持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可溶性碳氮含量变化及其有机组成特性,揭示水保林土壤固存可溶性有机质的效应及机制。选取了黄土丘陵区恢复12-45a的人工柠条、刺槐林以及撂荒地,分析了土壤可溶性碳氮含量及其三维荧光光谱特征与特性参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恢复年限的增加,3种植被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有机氮(DON)、无机氮(DIN)的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并且相同恢复年限下DOC、DON、DIN含量总体表现为撂荒 < 柠条 < 刺槐;但柠条和刺槐林土壤DOC:DON及二者占总有机碳、全氮比例并未持续增加,到恢复45a时DOC占总有机碳比例以及DOC:DON均以撂荒地最高,刺槐林最低,DON占全氮比例则表现相反。三维荧光结合平行因子分析得出所有样地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主要有大分子腐殖物质(C1)、低分子量类富里酸(C2)、类色氨酸(C3)及农业措施输入的腐殖物质(C4)4个组分,并且以C1组分占比最大,平均达37.4%。随恢复年限增加,3种植被土壤DOM中C3组分占比升高,C2和C4组分占比降低,C1组分占比在柠条和刺槐林中升高,在撂荒地中则降低。不同植被土壤可溶性有机质荧光指数(FI)、新鲜度指数(β:α)及自生源指数(BIX)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63、0.58、0.59;不同恢复年限撂荒地腐殖化指数(HIX)没有差异,但柠条和刺槐林显著高于撂荒且随恢复年限增加先增大后稳定。综上,水保林持续恢复可以显著提升土壤可溶性碳氮含量,也使土壤可溶有机质组成趋向复杂和相对稳定,利于累积固持,特别以刺槐林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826.
火龙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抗寒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野生火龙果量天尺和贵州主栽品种‘紫红龙’、‘晶红龙’、‘粉红龙’扦插幼苗为试材,人工控温进行抗寒锻炼、低温冷害处理及恢复生长,以未处理作对照,测定不同处理下幼苗的电解质渗出率(RE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电解质渗出率随温度降低逐渐增加,恢复生长后电解质渗出率与对照之间没有显著差别。幼苗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在抗寒锻炼和低温处理后升高,恢复生长后降低。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随不同处理变幅较大,MDA和可溶性蛋白随不同处理变幅较小。运用Fuzzy数学中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得出火龙果抗寒性强弱表现为量天尺>‘晶红龙’>‘粉红龙’>‘紫红龙’,与恢复生长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27.
支链淀粉是稻米淀粉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不同水稻品种间支链淀粉分子聚合度及分支链链长与分布有所不同,从而影响了稻米的品质。本文简要回顾了稻米淀粉的结构及其主要合成酶类,并以可溶性淀粉合成酶为重点,综述了水稻中可溶性淀粉合成酶4个亚家族不同同工型在决定淀粉精细结构中的作用,同时对相关基因的表达等方面也做了论述,旨在为水稻淀粉合成调控及品质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8.
以6个对玉米粗缩病(MRDV)表现不同抗性的玉米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粗缩病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感病后, 各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 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下降幅度表现为感病品种〉中抗品种〉抗病品种, 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表现为抗病品种〉中抗品种〉感病品种(‘青农105’除外)。对病情指数与各生理指标变化幅度的相关分析发现, 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的下降幅度与病情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 除‘青农105’外的5个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幅度与病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这说明, 品种对粗缩病的抗病性与感病后各生理指标的变化幅度有关; 品种抗性越强, 感病后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下降幅度越小, 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829.
以杜仲鲜皮作为原料,水为提取溶剂,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探讨料液比(1:5~1:60 g·mL~(-1))、提取时间(10~120 min)和提取温度(30~90℃)对杜仲皮总固形物得率及活性成分提取率的影响,并确定单因素实验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60℃。此条件下,总固形物得率为11.61%,其中活性成分绿原酸得率为0.073%,桃叶珊瑚苷得率为0.704%,京尼平苷得率为0.122%,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得率为0.108%。水提取杜仲皮成分,方法简单,无环境污染和溶剂回收问题,本文为杜仲鲜皮活性成分提取和开发利用提供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30.
目的通过分析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正常糖耐量人群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l4)及LBP/sCDl4水平的变化,探讨LBP、sCDl4、LBP/sCDl4与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LBP、sCDl4在血浆中的浓度。两组问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运用Pearson分析方法对血浆LBP、sCDl4、LBP/sCDl4与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正常人群的空腹血糖(FBG)、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哈萨克族糖耐量正常组相比较,该民族T2DM组中LBP和LBP/sCDl4的表达量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03);与哈萨克族糖耐量正常组相比,维吾尔族糖耐量正常组血浆LBP和LBP/sCDl4的表达量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6)。血浆LBP的含量与相对应的FBG、体重、BMI、TC、TG、HDL—C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及LBP/sCDl4与FBG、TG显著正相关性。结论与哈萨克族糖耐量正常组相比较,LBP和LBP/sCDl4的表达量在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组和维吾尔族糖耐量正常组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