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4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本文记述石龙子类 Scincomorpha 蜥蜴的—新属,甘肃拟贝氏蜥 Mimobefklesisaurus gansuensis gen. et sp. nov. 化石发现于甘肃省肃北县马宗山区晚侏罗世的赤金堡群.这是石龙子类化石在我国的第一次发现,也是目前所发现的这类动物在亚洲的最早的代表.  相似文献   
13.
阿坝藏族自治州若尔盖晚更新世地层及哺乳类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记述阿坝藏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境内黄河阶地堆积及其所产哺乳动物化石,并经 C~(14) 测定,化石距今约22650±300年,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14.
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从小孤山晚更新世洞穴遗址出土了38种哺乳动物化石、上万件石制品以及一批制作精美的骨角制品和装饰品。石器工业在技术与类型上和华北旧石器关系密切。大致相同的骨针和穿孔兽牙于三十年代曾在周口店山顶洞遗址发现过,但是与欧洲马格德林鱼叉相似的角制鱼叉在中国旧石器文化中是头一次发现。  相似文献   
15.
昆明呈贡龙潭山第2地点的人化石和旧石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对呈贡县大渔区龙潭山第2地点的试掘中发现一枚人的下臼齿,它在形态上与现代人的不同,与北京猿人的也有所差别。它带有早期智人下第二乳臼齿的一些形态特征。一起发现的石制品中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和刮削器。时代为晚更新世,距今30,500±800年。  相似文献   
16.
云南开远新发现的腊玛古猿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的标本是1980年6月和1982年5月,在云南开远小龙潭晚中新世褐煤层中发现的古猿化石。标本有左下第一至第三臼齿列和一件带十二枚牙齿的上颌骨。从标本反映的形态特征观察,应归为腊玛古猿。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晚白垩世植物区系及东亚、北美区系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本文记载了黑龙江嘉荫县乌云组所产植物化石,计有53种,隶属39属、28科。其中蕨 类植物7种,裸子植物8种,被子植物38种(包括单子叶植物1种),10个种为新种。 乌云组植物化石的区系及植被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植物区系成分中,大多是亚热带至暖温 带分子,具少数温带成分,由此组成的群落有暖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等,共同组 成暖性针阔叶混交林,指示当时气候温暖潮湿,大约是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气候特点。再从 植物化石叶子外貌特征来分析,其中全缘叶占40%; 叶的体积以中型的占大多数,大型和小型 的均少数; 脉序以具掌状脉的占多数。这些特征说明,沉积时期亦为温暖潮湿的气候。 晚白垩世在东亚出观的35属化石中,其中27属和北美共有,约占总属数的77%,这种区 系组成的相似程度,表明其区系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这种亲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进入第三 纪或向更晚发展的进程中而逐渐减弱。主要由于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使欧亚、北美在第三纪 初完全分离,此后这两块大陆隔离发展,植物区系的相同分子逐渐减少,以至现在生存植物中 的相同属仅占总数的4.1%,其中草本植物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根据我国东北地区晚白垩纪所产植物化石及同时代南方所产化石,大致可把晚白垩世的 植物区(带)划分为三个:(1)暖温带至亚热带植物区,主要代表植物是Metasequoia,Trochoden- droides,Platanus,Ampelopsis,Protophyllum,Pterospermites,Menispermites; (2)亚热带至热 带植物区,植物有Brachyphyllum,Cinnamomum,Nectandra和棕榈科植物; (3)亚热带或干 旱植物区,兼有南北过渡的植物或呈干旱性的植物。 乌云组植物大化石共有33属,和东亚,北美同时代植物群对比,出现不少相同属种,其中 15个属种出现在苏联晚白垩世的察加扬组及东锡霍特阿林,11个属种出现在日本晚白垩世 的Kuji地区,若与加拿大晚白垩世植物群比较,有11个相同属种; 与阿拉斯加晚白垩世植物 对比,则有12个相同属种; 若与乌云组同属一区的太平林场组比较,相同属种更多。再从孢粉 组合成分看,和本区松辽盆地明水组相同的属有15个,并具有少数晚白垩世代表性的花粉如 鹰粉、沃氏粉和山龙眼粉,表明乌云组的时代和明水组接近。同时在乌云组大化石中绝灭类型约占70%,证实该植物群的古老性。其时代属于马斯特里赫特期至达宁期而不是古新世。  相似文献   
18.
 此项研究工作于1986年5—9月植物生长季节内,在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进行。用钴纸法测定了矮嵩草等10种植物的蒸腾强度、垂穗披碱草等3种植物的蒸腾日进程和不同植被覆盖地段的蒸腾—蒸发量,在测定时记录了气温、湿度等有关气象资料,以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矮嵩草等10种植物的蒸腾强度随植物种和所处的物候期而变化,植物生长早期蒸腾强度较低,进入生殖阶段,蒸腾强度明显提高。2.垂穗披碱草等3种植物蒸腾强度日进程呈明显的单峰型曲线,在中午或午后出现峰值,没有午休现象。这同气孔一直开着有关,是矮嵩草草甸植物蒸腾的特征之一。 3.不同植被覆盖地段的蒸腾—蒸发表明,有植被覆盖的地段的蒸腾—蒸发量较裸地的蒸发量为高。  相似文献   
19.
贵州晴隆中营晚二叠—早三世腹足类的食性与形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席与华 《古生物学报》1989,28(5):683-686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