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8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1540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野黄瓜(Cucum is hystrix,2n=24)为短日照植物,因其与栽培黄瓜(C.sativus,2n=14)花期不遇等杂交障碍的存在而使种间杂交难以顺利进行。对野黄瓜短光照处理40 d以上,使得两者花期相遇,成功地进行了野黄瓜与3种不同基因型栽培黄瓜(“二早子”、“长春密刺”和“NC4406”)的正反杂交,从中获得了3种杂交组合的幼胚。采用改良的方法对这3种基因型杂种胚进行胚胎拯救,再生频率达80%以上,其杂种的真实性通过植物学性状观察、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AT)同工酶分析得到了证实。研究中还发现不同基因型杂种F1的育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C.hystrixדNC4406”育性最高,花粉可染率达23.3%,是在二倍体水平上进行育种利用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992.
中条山东段森林乔木树种分布的环境梯度分析与种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秋锋  康慕谊  刘全儒 《生态学杂志》2006,25(11):1306-1311
利用CCA排序和TWINSPAN分类,探讨了中条山东段森林植被中乔木树种分布与环境梯度的关系,并根据树种在排序图上的相对位置,同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种组划分。结果表明,海拔梯度是影响乔木树种分布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土壤肥力和土壤湿度指数也具有较大的作用。72个树种(含变种)归纳划分为6个种组,即低海拔暖湿型、中低海拔暖燥型、中低海拔温润型、中海拔湿沃型、中高海拔燥瘠型和高海拔冷湿型。每个种组内的树种在生态习性特别是在分布特征上显示出较大的相似性,介绍了各种组分布的生境特征。TWINSPAN分类结果与种组划分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93.
短叶假木贼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短叶假木贼(Anabasis brevifolia)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经UVI、R、MS和NMR等波谱技术分析,并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为-Ncis-feruloyltyramine(1)、N-trans-feruloyltyramine(2)、-Ncis-feruloyl-3-methoxytyramine(3)、-Ntrans-feruloyl-3-methoxytyramine(4)、3′,5,7-trihydroxy-4,′6-dimethoxy flavonoid(5)、eupatilin(6)、丁香脂素(7)、β-谷甾醇(8)、β-谷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9)。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假木贼属(AnabasisL.)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4.
双向凝胶电泳的实验操作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研究蛋白质组的核心技术,本文重点介绍了双向凝胶电泳的原理、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具体步骤以及近年来在实验过程中发展的一些新方法和进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比较研究南方菟丝子和金灯藤的化学成分,对差异性成分进行定量.方法:采用基于UPLC-QTOF-MS/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南方菟丝子和金灯藤中小分子化学轮廓进行表征,利用多变量数据统计方法发现各自的特征性成分,整合HPLC-UV方法对45批南方菟丝子和金灯藤商品药材差异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南方菟丝子和金灯藤化...  相似文献   
996.
双孢蘑菇基质降解能力退化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双孢蘑菇CGMCC No. 0214及其基质降解能力退化菌株0214-3、0214-5进行了蛋白质双向电泳(2-DE或2D-PAGE)分析,发现了2个明显的、可重复的差异蛋白质,在退化菌株中分别为上调和下调表达,且2个退化菌株表现一致。根据质谱(MALDI-TOF/MS)分析和数据库检索结果,2个差异蛋白质初步鉴定为肌动蛋白和NADH脱氢酶铁硫蛋白3。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果实酚类物质类别、含量是与橄榄营养及风味密切相关的重要品质性状,探究橄榄酚类物质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以总酚含量差异显著的橄榄(低酚/高酚)为试材,分别取花后80-160 d的果实进行转录组分析,对莽草酸-水解单宁/苯丙烷-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差异基因进行表征,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WGCNA分析,从中挖掘与酚类代谢途径相关的转录因子。【结果】转录组测序共获得296 314条Unigene,其中73%的Unigene被注释到数据库;4个品种(系)橄榄成熟果共鉴定到1 62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KEGG分析显示,DEGs在酚类代谢途径的“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上显著富集;进一步对果实成熟过程莽草酸-水解单宁/苯丙烷-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的DEGs进行表征,结合WGCNA分析中每个模块与性状的R2和P值,筛选到4个关键模块,根据模块内基因的调控关系利用MCC拓扑分析法以度值≥1挖掘模块内关键转录因子,挖掘到137个转录因子Unigene与30个酚类合成结构基因Unigene共表达,转录因子Unigene功能注释来自35个基因家族,最多的为锌指蛋白(C2C2、C3H、C2H...  相似文献   
998.
非模式生物转录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红亮  郑丽明  刘青青  权富生  张涌 《遗传》2013,35(8):955-970
  相似文献   
999.
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系统是目前最为成功的外源蛋白表达系统之一。该表达系统不存在原核表达系统的内毒素难以除去的问题,也不存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的病毒和支原体污染问题;并能够对目的蛋白进行类似于高等真核生物的信号肽剪切、二硫键形成、糖基化等蛋白翻译后加工。但是不论是胞内表达或是分泌表达,大多数外源蛋白均面临着被降解的问题,这也是影响目的蛋白表达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还增加了纯化目的蛋白的难度。目的:研究毕赤酵母GS115在不同碳源培养过程中胞内外蛋白质组学的差异,指导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优化。方法:利用LC-ESI-MS/MS方法分析了不同碳源的四种培养基中毕赤酵母GS115的胞内和胞外蛋白种类,利用Griffin等的计算方法计算各个蛋白的含量。结果:利用LC-ESI-MS/MS结合Griffin等的归一化非标定量法SIN得到GS115胞内胞外详尽的蛋白质种类及准确百分比含量。结论:分析不同培养基之间蛋白质组成的差异,从而为以后构建新的毕赤酵母表达体系,为外源蛋白表达系统的优化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玻璃粉在植物核酸提取中的应用,比较了玻璃粉颗粒大小、离液盐种类及浓度、pH等条件对玻璃粉吸附核酸的影响,得出玻璃粉吸附核酸的各种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普通玻璃粉吸附核酸能力强于硅胶和硅藻土,玻璃粉颗粒的直径以83 μm为佳,pH 4.0时吸附效果达到最大。提取DNA时,NaCl浓度应大于3 mol/L,而提取RNA时,异硫氰酸胍大于2 mol/L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此外,在玻璃粉吸附RNA前,需要加入50%以上的无水乙醇才能更好地吸附。利用玻璃粉制作简易纯化柱,可用于植物组织核酸提取纯化,所提取的核酸纯度高、完整性好,可用于酶切、杂交和PCR等实验。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玻璃粉简易离心柱提取植物核酸,效果好、环保、快速、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