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Human α-synuclein is a presynaptic terminal protein and can form insoluble fibrils that are believ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everal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such as Parkinson‘s disease,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and Lewy body varia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this paper, in situ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has been used to study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α-synuclein fibrils in solution using two different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imaging modes: tapping mode and contact mode. In the in situ contact mod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experiments α-synuclein fibrils quickly broke into fragments, and a similar phenomenon was found using tapping mod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in which α-synuclein fibrils were incubated with guanidine hydrochloride (0.6 M). The α-synuclein fibrils kept their original filamentous topography for over 1h in the in situ tapping mod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experiments. The present results provide indirect evidence on how 13-sheets assemble into α-synuclein fibrils on a nanometer scale.  相似文献   
52.
《植物杂志》2010,(7):4-4
众所周知,吗啡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有着强大的镇痛作用。而科学家对小鼠的—项新研究显示,小鼠可能通过类似于植物合成吗啡的生物化学路径在体内天然制造吗啡,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具有相同的生物化学路径。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吸入布地奈德对致敏大鼠气道炎症及肺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致敏组、布地奈德干预组(BUD)和氨溴索+布地奈德干预组(AMB+BUD)。测定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ABLF)细胞计数及分类;取部分肺组织行HE染色病理学观察;测定肺组织中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BUD+AMB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以及肺组织ROS含量均明显低于BUD组(P〈0.05,P〈0.01),而肺组织GSH含量明显高于BUD组(P〈0.01);同时BUD+AMB组大鼠支气管壁炎症反应及病理损伤程度也较BUD组明显减轻。相关性分析显示:各组大鼠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与肺组织ROS含量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氧化应激在哮喘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盐酸氨溴索通过其抗炎、抗氧化作用,与吸入糖皮质激素合用对哮喘急性发作有协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4.
椎管内注射牛肾上腺髓质22肽差异性翻转吗啡耐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iang JP  Chen YJ  Hong YG 《生理学报》2006,58(6):529-535
牛肾上腺髓质22肽(bovine adrenal medulla22,BAM22)是脑啡肽原A的一种降解产物,与阿片受体和感觉神经元特异性受体(sensory neuron-specific receptor,SNSR)均有亲合力。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BAM22对吗啡耐受的影响。连续7d对大鼠椎管内注射20μg吗啡形成吗啡耐受后,分为吗啡组、盐水组和BAM22组,第8天三组大鼠椎管内分别注射吗啡、生理盐水和BAM22,第9天三组大鼠椎管内均注射吗啡后,运用撤足反射、福尔马林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吗啡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在撤足反射实验中,BAM22组的吗啡能延长撤足反射潜伏期最大可能作用的48.5%,并持续约1h:在福尔马林实验中,BAM22组的吗啡能分别缩短福尔马林引起的第一期和第二期疼痛行为变化3.2min和24min,比盐水组分别减少45%和82%(P〈0.05,P〈0.001);此外,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中,BAM22组的吗啡能显著减少热刺激引起的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其Ⅰ-Ⅱ层、Ⅲ-Ⅳ层和Ⅴ-Ⅵ层均减少约80%(P〈0.001)。本研究从整体和细胞水平表明,BAM22能翻转吗啡的耐受,这种作用在持续性疼痛模型中的表现要比急性痛中更为明显,显示BAM22对吗啡耐受的差异性调制;同时也提示感觉神经元特异性受体可能参与吗啡耐受的调制。  相似文献   
55.
Yu L  Xue FS  Li CW  Xu YC  Zhang GH  Liu KP  Liu Y  Sun HT 《生理学报》2006,58(6):593-598
采用热甩尾测痛法观察全身应用非特异性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吗啡镇痛耐受形成的影响,并通过观察脊髓和中脑神经元型NOS(nNOS)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单位表达的变化来阐释NO/NMDA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形成中的作用。将36只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平均分为6组(每组6只):1组为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ml;2、3、4、5和6组为处理组,分别皮下注射L-NAME10mg/kg、L-NAME20mg/kg、吗啡10mg/kg、L-NAME10mg/kg+吗啡10mg/kg、L-NAME20mg/kg+吗啡10mg/kg,每天2次。在注射前测量大鼠的热甩尾潜伏期(tail-flick latency,TFL)基础值,随后每天第一次给药50min后测量其TFL。第8天最后一次给药80min后(除2组和5组之外)断头取脊髓和中脑,采用RT-PCR技术测量nNOS以及NMDA受体1A(NR1A)和2A(NR2A)亚单位的表达。结果显示,2组大鼠第1天至第7天的TFL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差异;3组第7天时的TFL仍显著高于基础值;4组的TFL在第1天时最高,第2至第6天期间逐渐降低,第6天时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差异:5组的TFL在实验过程中呈下降趋势,虽然第7天时较第1天有所降低,但是仍然显著高于基础值;6组的TFL变化趋势与5组相同。PT—PCR分析结果显示,与1组相比,3组脊髓和中脑的nNOS mRNA表达显著降低,但NR1A mRNA和NR2A mRNA表达无显著改变;4组的nNOS mRNA、NR1A mRNA和NR2A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1组。与4组相比,6组的nNOS mRNA、NR1A mRNA和NR2A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结果提示,吗啡镇痛耐受大鼠脊髓和中脑的nNOS和NMDA受体表达增加,联合应用L—NAME可抑制长期应用吗啡所致的nNOS表达增加和NMDA受体上调,延缓吗啡镇痛耐受的形成。本研究结果提示,脊髓和中脑的NO/NMDA受体与吗啡镇痛耐受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6.
Liu XF  Yang G  Yang R  Jia Q  Guan SD 《动物学研究》2012,33(2):165-169
利用条件化位置偏好模型研究气味线索对吗啡依赖及渴求的影响,其结果发现,单一嗅觉条件刺激使小鼠建立条件化位置偏好,形成吗啡依赖。当改变外界环境,动物进入完全新异的环境后依然寻求与吗啡相关的气味线索,说明吗啡相关气味条件线索诱发了小鼠对吗啡的渴求。多巴胺D1或D2受体拮抗剂能阻断小鼠对气味线索的寻求。该结果表明嗅觉系统在药物成瘾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7.
58.
为观察研究霉菌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生存状况,采用肉眼观察和显微镜下观察,并与其他霉菌鉴别比较。经约1 a时间的观察研究和鉴别鉴定,该菌符合芽枝孢霉菌特征。该菌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嗜酸,无需固形物支持,在液态环境中也能生存,说明芽枝孢霉菌在自然界环境条件下极易存活,至于是否对动植物和人类产生危害,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9.
长时间应用阿片类制剂如吗啡、海洛因等会诱发脑的适应性改变,从而出现药物成瘾或依赖。以往研究显示,阿片成瘾在许多方面与学习记忆过程类似,相关学者认为是学习的一种异化形式,而这一异化行为的形成是脑内某一记忆系统非适应性回归介导的。另一方面,长时间应用阿片本身也会导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  相似文献   
60.
采用超声法从野葛根中提取葛根异黄酮,再将提取物在盐酸水溶液中超声水解结合有机溶剂萃取法从野葛根中分离纯化葛根素和大豆苷元。葛根素收得率为1.2%,纯度为97.8%;大豆苷元收得率为0.5%,纯度为98.2%。超声法从野葛根中提取分离葛根异黄酮活性成分葛根素和大豆苷元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和产品纯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