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8篇
  免费   1207篇
  国内免费   2005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81篇
  2022年   406篇
  2021年   409篇
  2020年   372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490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6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随着人类活动的干扰以及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剧,水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峻。微生物是水环境污染治理和修复的主要驱动者。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去除速率与微生物的趋化功能密切相关。综述了近几年有关微生物对水环境中无机盐、溶解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等的趋化特性研究进展,讨论并展望了基于趋化功能微生物精准调控的水环境污染强化治理技术的应用前景及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92.
人工干预后稠油藏内部微生物群落会发生复杂变化,为进一步明确微生物活性和代谢多样性,选取辽河油田不同开发方式内8口采油井,利用佰珞生态(Biolog-ecology,Biolog-ECO)技术解析地层水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特征.结果显示,地层水微生物群落对多聚物类和氨基酸类代谢最显著,碳水化合物和羧酸类次之,对胺类和酚类化合物代谢程度最低.微生物群落颜色平均变化率(AWCD)的趋势为蒸汽吞吐驱(SS)>聚合物驱(PF)>蒸汽驱(SF),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辛普森优势度指数(D)及皮卢均匀度指数(J)的趋势为PF>SS>SF.采样井由水驱(WF)开发转变为PF开发后,微生物群落在油水体系中发生较大变异,多样性指数高于其他开采方式,表现出较高代谢多样性.SS开发温度梯度范围是46~350℃比SF开发的37~290℃范围更宽泛,意味着微生物可选择适宜的环境生长繁殖,其碳源代谢活性强于其他开采方式.研究表明,SS和PF开发地层水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能力强,其结果为了解复杂稠油藏内部微生物资源和代谢特征以及后续内源激活、功能微生物定向筛培等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人类基因组转录本长度>200 nt(核苷酸)、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lncRNA可在多个层面调节基因表达,其功能失调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很多人类疾病密切相关。本文概述lncRNA的种类、功能与疾病的关系,讨论基于lncRNA基因编辑、干细胞修饰及其与miRNA、蛋白质相互作用等的治疗潜能。  相似文献   
994.
在黄土丘陵区草原带、森林草原带和森林带3个植被带选取成对的刺槐群落和乡土植物群落功能性状值,研究不同植被带刺槐群落、乡土植物群落功能结构的变化,以及同一植被带下刺槐的引入对群落功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刺槐群落和乡土植物群落的叶碳、叶氮、叶磷、比叶面积、叶组织密度等功能性状随植被带的变化规律一致.刺槐群落叶碳、叶氮、比叶面积显著高于乡土植物群落,且2种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FRic、FEve、FDiv、FDis、Rao)随植被带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在森林带刺槐的引入提高了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在草原带降低了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大鼠乳腺癌细胞荷瘤大鼠生长及其炎性因子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乳腺癌细胞荷瘤大鼠建模组(n=50)。建模大鼠再随机分为5组(n=10):模型组、苦参碱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和香菇多糖(200 mg/kg)组。除对照组外,每只大鼠右腋皮下接种0.4 ml 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悬液(5×107 cells/ml)。按10 ml/kg的体积腹腔注射给药,2次/日,连续14 d。14 d后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取瘤组织称取质量,计算抑瘤率;检测大鼠外周血IL-2、IFN-γ、IL-6、IL-10、TGF-β、CD3+、CD4+、CD8+、IgG、IgM、IgA水平。结果: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和香菇多糖组大鼠瘤块平均质量分别为(4.99±0.93)g、(4.52±0.92)g、(4.22±1.18)g、(4.52±0.92)g,与模型组(6.62±1.20)g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苦参碱各剂量组与香菇多糖组比较,瘤块平均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和香菇多糖组抑瘤率分别为24.6%、31.7%、36.3%和27.9%,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大鼠IL-2、IFN-γ、CD8+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IL-6、IL-10、TGF-β、CD3+、CD4+、IgG、IgM、Ig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和香菇多糖组IL-2、IFN-γ、CD8+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P<0.05);而IL-6、IL-10、TGF-β、CD3+、CD4+、IgG、IgM、IgA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P<0.05)。与香菇多糖组比较,苦参碱低、中剂量组IgM、IgA明显升高(P<0.01,P<0.05);高剂量组IL-2和IFN-γ、IgA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低剂量组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IL-10、CD4+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苦参碱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抑瘤机制与其提高细胞和体液免疫、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生物强化技术通过为特定的生物过程"设计"微生物,进而作为一种提升反应系统活力和性能的手段被应用于生物质沼气制备过程,以便加快发酵系统启动时间、增加原料利用率、缩短酸败系统的恢复时间、降低高有机负荷的抑制作用等。本文针对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沼气制备中的生物强化技术,从生物强化菌剂的构建及标准、生物强化作用的影响因素、生物强化作用机制的探究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目前国内外生物强化技术在生物质沼气制备过程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骨科手术中的镇静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186例行骨科手术的患者,根据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和观察组(93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用药前(T_1)、联合用药后10 min(T_2)、联合用药后20 min(T_3)、联合用药后30 min(T_4)和患者清醒后(T_5)等时间点的镇静效果以及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指标变化,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3、T_4时间点两组警觉/镇静(OAA/S)评分低于组内其他时间点,且观察组OA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_1、T_5时间点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_2、T_3、T_4时间点观察组RR、SpO_2高于对照组(P0.05);T_3、T_4时间点两组的RR水平均低于组内其他时间点(P0.05)。两组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呼吸道梗塞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骨科手术中镇静效果良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呼吸抑制程度轻,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究蓝芩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血清β防御素-2、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以阿奇霉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阿奇霉素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蓝芩口服液。治疗1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测和比较两组免疫功能及血清β防御素-2、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0%,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均显著下降(P 0.05),且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下调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CD_3~+、CD_4~+、CD_4~+/CD_8~+、NK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以上指标水平变化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清β防御素-2水平分别上调至(562.86±45.38)pg/mL及(607.37±47.26)pg/mL,血清D-二聚体浓度分别下调至(83.28±10.46)pg/mL及(125.94±14.83)pg/mL,治疗组以上指标的变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明显优于阿奇霉素常规治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患儿血清中D-二聚体的水平、升高β防御素-2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利伐沙班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血量、凝血功能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解放军425医院骨科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患者在止血带释放前向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对照组患者则给予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在术后6-12h内两组患者均口服利伐沙班。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总失血量、隐性出血量、输血率、输血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患者的总失血量、隐性出血量、输血量及输血率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 d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S)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 d,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AK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AK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及与同组术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较术前及术后1 d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利伐沙班可有效降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出血量,加快关节功能的恢复,且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高剂量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联合止血芳酸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急性上消化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并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联合止血芳酸治疗,研究组予以高剂量生长抑素治疗,其余奥美拉唑及止血芳酸用法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止血情况、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30%vs.74.42%](P0.05),而平均止血时间、再止血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WBC)、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及血小板计数(PLT)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联合止血芳酸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联合止血芳酸治疗,其能够更有效缩短止血时间,避免再出血,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