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21.
土生曲霉转化三七中药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真菌中筛选出直接转化中药材三七化学成分的菌株YM31966,经鉴定该菌株为土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以固态转化方式,结合化学提取分离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及质谱等波谱检测,该菌株转化三七产物由三七皂苷nR2 、RX1和人参皂苷Rg1、Rd、Rh1、Rh4构成主体成分,而原三七成分Rb1、Rc、Re和R1、R3,R6等物质被分解.结果表明,土生曲霉是一株能转化中药材三七的微生物,它具有改变原三七化学成分,形成新化合物,以及提高某些原化合物成分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2.
HPLC测定中药百合中2个甾体皂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建立百合中2个甾体皂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4.6 mm×250mm,5μm)色谱柱,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5 nm.化合物1和2的线性范围及相关系数分别为:1.03 ~10.30ug(r=0.9998)和1.26~12.56 μg(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9%和99.97%.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百合中2个甾体皂苷的含量测定,为建立和完善中药百合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3.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b3对中国仓鼠肺细胞(CHL)染色体畸变作用。方法测定人参皂苷Rb3对CHL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根据IC50设立不同剂量组,进行染色体畸变试验,分别观察人参皂苷Rb3接触CHL细胞6 h、24 h及加S9后6 h染色体的畸变情况,根据标准进行结果判定。结果染毒6 h、24 h及加S9后染毒6 h染色体畸变为阴性。结论人参皂苷Rb3不能引起CHL细胞染色体产生畸变作用。  相似文献   
424.
探讨采用超滤膜分离纯化绞股蓝总皂苷的工艺。以固形物得率和绞股蓝总皂苷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对操作压力、溶液温度和膜的规格等因素进行优选。发现最佳工艺条件为选择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3×104的超滤膜,在溶液温度40℃、操作压力2.0×106Pa条件下纯化效果较好;所选择的超滤膜纯化绞股蓝皂苷的工艺操作简单可靠,所得产品纯度高。  相似文献   
425.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total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tPNS)对脊髓半横断损伤后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以及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脊髓T10右侧半横断模型,损伤后15min,腹腔注射三七总皂苷,剂量为20mg.kg-1,以后每天给药一次,溶媒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进行BBB评分和斜板实验检测;动物分别存活1d、3d、7d、14d、28d后,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脊髓损伤远侧端BDNF表达的变化。结果:BBB评分及斜板实验结果显示,三七总皂苷能明显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尤其是损伤后7d和14d,三七总皂苷组评分明显高于溶媒对照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脊髓半横断损伤后,损伤远侧端损伤侧BDNF的表达强于对侧,损伤侧BDNF的表达呈现出1d,3d逐渐增强,7d达高峰的趋势,14dBDNF的表达逐渐下降,至28d仍略高于正常组。三七总皂苷组和溶媒对照组相比,BDNF表达的时间趋势相同,但相同时间点BDNF的表达强于对照组,尤其是3d、7d。结论:三七总皂苷能增强脊髓半横断损伤后BDN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改善脊髓再生的微环境,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26.
2型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代谢性疾病,而胰岛素抵抗作为2型糖尿病显著特征和发病机制的基本环节之一,贯穿于 疾病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传统中药在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难完全阐明,因此,明确其中 活性单体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十分重要,并能为此类中药的现代化开发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分类综述主要中药活性成分治疗糖尿病胰岛 素抵抗的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27.
428.
祖艳群  梅馨月  闵强  苏源  马妮  冯光泉  李元 《生态学杂志》2016,27(12):4013-402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As浓度(0、20、80、140、200和260 mg·kg-1)连续2年处理对3年生三七根茎(主根、须根、剪口)和茎叶中皂苷、黄酮和As含量、三七鲨烯合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查尔酮合酶活性,以及叶片蛋白质组的影响,探讨连续2年砷胁迫对三七主要药效成分影响的酶学和蛋白质组学机制.结果表明: 三七须根中总皂苷含量随砷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140 mg·kg-1As处理下,茎叶和剪口总皂苷大于对照.根茎部三七鲨烯合酶活性较茎叶高.三七各部位黄酮含量均随砷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140 mg·kg-1As处理下,根茎部查尔酮合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较茎叶高.茎叶和剪口查尔酮合酶活性低于对照,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高于对照.三七各部位砷含量均随砷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加.须根中砷含量大于其他部位.140 mg·kg-1As处理下,与对照相比,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达21个.叶片蛋白质组中下调的蛋白质包括磷酸核酮糖激酶、热激蛋白、NAD(P)-结合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和细胞色素b6-f复合物铁硫亚基.上调的蛋白质为CDC27家族蛋白、酸性内切壳多糖酶、共生受体激酶、异黄酮还原酶、DAHP合成酶、蛋白激酶、苹果酸脱氢酶、乙二醛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经过连续2年的砷胁迫, 三七各部位砷含量增加,不仅影响了三七叶片光合作用和能量的合成,还减弱了抗氧化和抗逆能力,诱导了代谢解毒物质的酶表达,导致皂苷和黄酮含量降低.三七对砷的耐受阈值为140 mg·kg-1.  相似文献   
429.
为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快速鉴定百合珠芽中10种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并对薯蓣皂苷元进行抗肿瘤研究。实验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柱(100 mm×2.1 mm,1.9μm);乙腈(A)-0.5%乙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同步监测。采用CCK8法进行薯蓣皂苷元抗肺肿瘤A549细胞、胃肿瘤HGC-27细胞的药效筛选。结果表明,通过二级高分辨质谱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共鉴定对香豆酸、薯蓣皂苷、槲皮素等10个化合物。药理研究显示,薯蓣皂苷元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只有微弱的抑制活性,而对胃癌HGC-27细胞增殖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本试验证实UPLC-Q-TOF-MS/MS可从保留时间、紫外吸收光谱、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和二级结构碎片等方面对百合珠芽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为寻找百合珠芽中活性物质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且揭示百合珠芽中鉴定得到的单体成分可能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430.
对不同产地同一品种收获期罗汉果总皂苷、甜苷V和硒的含量进行比较,了解罗汉果的品质特点与产地的相关性,科学指导种植区域的生产规划,明确不同区域罗汉果的品质特点和开发等直接关系到罗汉果深加工产业的质量与发展。采用香草醛-浓硫酸试剂分光光度比色法分别测量各罗汉果果实样品中总皂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甜苷V的含量,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量其中硒的含量,并对各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各样品总皂苷含量在2.42%~3.34%之间,甜苷V含量在0.68%~1.41%之间,硒含量在5.634~41.462μg/kg之间;来源于不同产地的罗汉果样品,其总皂苷含量差异并不显著,但甜苷V和硒含量分别表现出显著差异;广西、湖南和四川,罗汉果果实总皂苷和甜苷V含量均可达到药典指标要求。因此,罗汉果具有较广的种植区域,但不同产地甜苷V含量差异相对显著,暗示果实甜苷V的转化效率或成熟度具有一定差异,宜根据产地及年度气候条件适当调整收获期,以满足不同加工利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