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中国兰科耳唇兰属补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植物志》第18卷中记载了四种国产耳唇兰属Otochilua植物。其中的白花耳唇兰O.albus系根据某些植物学家的引证,而不是作者自己检视的标本。在第一作者近来的一次赴欧访问中,仔细检视了保存在那里的耳唇兰属标本,特别是Smith与Seidenfaden所引证的标本:Forrest 9493(E)、16168(K,E)、27753(K,P,E)与F.E.Younghusband s.n.(K)。其中只有F.E. Younghusband s.n.是真正的白花耳唇兰,其余的应是宽叶耳唇兰O.lancilabius和耳唇兰O.porrectus。作为对《中国植物志》第18卷的补充,本文对白花耳唇兰作了订正,并根据西藏标本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52.
本发表寸金草一新变型,白花寸金草Clinopodium megalanthum f. leucanthum。  相似文献   
53.
《广西植物》1983,(4):327-330
竺l狱[9绍年2月、广西苦芭苔科一新属····································································.········..·...……中国楠属(Phoe七e Ne。、)植物分类补志·····················-。··~···············。················……中国无忧花属、仪一陀属和紫荆属资料························4································…  相似文献   
54.
李盛雄  邱传真   《广西植物》1981,(1):42-42
南方泡桐在幼树期生长比白花泡桐与川桐均快,是个有前途的树种。  相似文献   
55.
从白花泡桐根、茎、叶中分离出19株内生真菌,对分离出的真菌分别利用琼脂块法和纸片扩散法进行初选和复选,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rRNA基因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抗菌活性菌株进行鉴定。抑菌试验结果显示JSD-8、JM-1和JM-10等3株内生真菌对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CGMCC1.769、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CGMCC1.1103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ATCC10123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鉴定结果表明,JSD-8、JM-1、JM-10分别属于串珠赤霉菌(Gibberella moniliformis)、长柄链格孢菌(Alternaria longipes)和托姆青霉菌(Penicilium thomii)。  相似文献   
56.
甜菜单体附加系M14无融合生殖的细胞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常规研究方法,对甜菜单体附加系M 14品系(B eta vu lg aris L.,VV 1C、2n=18 1)的生殖方式进行细胞学与胚胎学研究.结果表明:(1)甜菜单体附加系M 14的4代细胞学检查表明:染色体组分别为VV 1C、2n=18 1;VV 0、2n=18 0;VV 2C、2n=18 2;VVV 0、2n=27 0;VVV 1C、2n=27 1;VVV 2C、2n=27 2等,其中VV 1C、2n=18 1的植株传递率平均为96.7%,表现为稳定传递,具有二倍体孢子无融合生殖特性;其余各种分离植株的传递率总计为3.25%,有性生殖发生率较低.(2)胚胎学研究表明,二倍体孢子无融合生殖的胚珠中,珠孔处看不到花粉管,胚囊没有发生受精作用.2个助细胞提前退化,半数卵细胞的极性与正常卵细胞相反;卵与次生核不经受精而自发分裂,卵细胞自发分裂产生无性胚,次生核自发分裂产生核型胚乳,而且次生核自发分裂早于卵细胞分裂;有性生殖胚珠中,珠孔处可见多条花粉管,胚囊里见到精卵融合的图像.表明甜菜单体附加系M 14是以二倍体孢子无融合生殖为主要繁殖方式,有性生殖为次要敏殖方式的兼性无融合生殖体.  相似文献   
57.
本研究采用改良CTAB法和SDS法提取新鲜白花丹参叶片的基因组DNA,初步筛选RAPD扩增引物。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较SDS法质量好,随机引物p2扩增条带相对较为清晰。再利用p2随机引物对2种方法提取的DNA进行RAPD检测比较,结果显示仅改良CTAB法能扩增出有效条带,说明改良CTAB法更适合用于白花丹参基因组DNA的RAPD检测分析。本文将为白花丹参叶片DNA的提取提供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58.
报道了中国菊科2新归化植物:短舌花金钮扣(Acmella brachyglossa Cass.)和粉黄缨绒花(Emilia praetermissa Milne-Redh.)。短舌花金钮扣原产美洲中部和南部以及加勒比海,我国台湾有逸生,最近在广州黄埔区发现1归化居群,而此前浙江象山县报道的本种新记录实为白花金钮扣[A. radicans var. debilis (Kunth) R. K. Jansen]的错误鉴定。粉黄缨绒花原产于西非,我国台湾有逸生,最近在广州市和鹤山市发现了大量的归化居群,而且生长旺盛并排斥其他草本植物,具有明显的入侵性,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凭证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  相似文献   
59.
锌、镉及其复合胁迫下白花泡桐幼苗的生理及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培养的试验方法,研究白花泡桐幼苗在锌 (Zn)、镉 (Cd) 单一及复合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及对重金属的富集、转移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单一及复合重金属胁迫下,白花泡桐的生物量、株高及过氧化物酶 (Peroxidase,POD) 活性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复合污染下,Zn、Cd在植株的株高及生物量上表现出拮抗作用。与对照比,单一胁迫下,随着Zn浓度的增加,白花泡桐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 (Catalase,CAT) 活性先增加后减小,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活性升高,地上部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 含量先减小后增加;随着Cd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 (CAT) 活性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及地上部丙二醛 (MDA) 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复合胁迫下,则表现出更加复杂的生理响应。白花泡桐幼苗对Cd的富集部位集中在根部;对Zn的富集部位集中在地上部,且转移系数大于1.00;Zn的加入会促进重金属向地上部分的转移;白花泡桐具有对复合重金属污染地进行有效的生态恢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60.
地胆草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科地胆草属植物被广泛用于多个国家或地区的传统医药中,该属中的地胆草(Elephantopus scaber)具有清热、凉血、利湿的功效;我国多个民族也用来治疗感冒、肾炎、肝炎以及虫蛇咬伤等多种伤病。该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按结构类型主要有倍半萜烯内酯、三萜、甾体、黄酮等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该属药用植物粗提物及单体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原虫以及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系统综述了该属药用植物传统知识、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可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