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2篇
  免费   607篇
  国内免费   1437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591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供体药物硝酸甘油对对裸鼠胰腺癌皮下成瘤的抑制作用及对瘤体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ed factor 1α,HIF-1α),P糖蛋白(P-glucoprotein,P-g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GST-π)的表达影响.方法:40只6-8周的18-22g的BALB/c裸鼠双侧腹股沟皮下注射胰腺癌PANC-1细胞成瘤,瘤体超过150mm3后随机分组,干预组用硝酸甘油帖剂干预,对照组贴安慰剂,并分别绘制生长曲线.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成瘤裸鼠中瘤体组织中HIF-1α、P-gP和GST-π的表达.结果:32例裸鼠成瘤,成瘤率80%,干预28天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瘤体大小分别为1550.4±148.6mm3和750.6±71.2mm3.16只对照组瘤体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12例(75%),P-gp阳性表达10例(62.5%),GsT-π阳性表达8例(50%).在16例干预组裸鼠瘤体组织中HIF-1α、P-gP、GST-π阳性表达分别是11例(68.8%),8例(50%),7例(43.8%).结论:特定剂量硝酸甘油对裸鼠皮下成瘤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对HIF-1α及P-gp、GsT-π的表达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CT定位脑立体定向丘脑中央中核毁损治疗癌症顽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在CT直接靶点定位下,对62位癌痛顽痛进行双侧的中央中核毁损,采用WHO推荐的10分法评定手术前与术后即时及术后3月的疼痛程度.结果:本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均在7分以上,术后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降至0~3分,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3个月内追踪观察26例患者疼痛有不同程度的复发,但疼痛评分均≤7分,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并发症:颅内靶点出血2例,嗜睡4例,偏瘫3例,尿失禁3例,构音障碍2例,动眼神经麻痹、呃逆感觉异常各1例.经对症处理,绝大多数可以恢复.结论:CT定位立体定向中央中核毁损治疗癌症顽痛,创伤小、疗效可靠,是治疗癌性顽痛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应用基因微阵列技术初步筛选与不同转移倾向结肠癌相关的细胞凋亡和代谢相关基因,研究转移相关基因功能.方法:取结肠癌肝转移和无转移结肠癌组织,采用人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获得两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分析比较两者之间细胞凋亡和代谢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利用基因数据库检索结肠癌相关基因,分析基因功能.结果:应用含有16450个克隆(其中3869个未知)的cDNA微阵列分析发现,细胞凋亡或肿瘤相关基因中,2倍以上(Ratio值小于0.5或大于2.0)差异基因共216个,上调基因85个,下调基因129个.表达差异5倍以上(Ratio值小于0.2或大于5.0)共32个,上调基因10个,下调基因22个.在细胞代谢相关基因中,2倍以上(Ratio值小于0.5或大于2.O)差异基因共205个,上调基因86个,下调基因119个.表达差异5倍以上(Ratio值小于0.2或大于5.0)共15个,上调基因10个,下调基因5个.利用基因数据库检索分析发现5个基因与结肠癌转移关系密切.结论:结肠癌的发生和转移是多基因参与的,本实验应用基因微阵列技术发现细胞凋亡和代谢相关基因中发现5个基因与结肠癌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以Smad4基因为靶标构建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人Smad4核酸序列及SiRNA设计原则,用AmbionRNAi在线软件,筛选得到2个19 bp片段为靶序列,合成两端带有Bam H Ⅰ、HindⅢ酶切位点的发夹结构寡核苷酸序列,经过退火,将此序列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SilencerTM3.1-H1 neo vector中,构建成重组质粒,酶切及测序验证.脂质体介导转染人原代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细胞克隆,并用RT-PCR检测Smad4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pSilencerTM3.1.H1 neo-Smad4 shRNA表达载体克隆,插入片段测序结果与合成的siRNA序列一致.RT-PCR结果显示转染shRNA1、shRNA2重组质粒的成纤维细胞内Smad4 mRNA水平均降低,其中以pSilencerTM3.1-H1-Smad4 shRNA1更为明显(P<0.01).结论:构建P-Smad4 shRNA袁达载体成功,为进一步研究Smad4基因的RNA干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通过检测喉鳞癌组织中COX-2和VEGF-C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喉癌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64例喉鳞癌及33例正常喉粘膜组织中COX-2和VEGF-C的表达,分析二者相关关系,并分析其与喉癌临床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在喉鳞癌组织中COX-2和VEGF-C的表达较高,其阳性率分别为76.56%、96.77%,与正常喉粘膜中9.09%、3.03%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COX-2和VEGF-C在声门上型、分化程度低以及晚期喉癌中表达阳性率高(分别为57.58%、96.77%、83.67%和79.07%、90.32%、100%),而在其他类型中表达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COX-2和VEGF-C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OX-2、VEGF-C的高表达与喉鳞癌的临床密切相关,其对于喉癌的淋巴转移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胡杨转基因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是唯一能在沙漠里生长的高大乔木树种, 建立其转基因体系可为胡杨抗逆分子机制与应用技术研究提供基本方法。通过研究农杆菌介导的胡杨转GUS基因的技术体系得出以下结论: (1) 胡杨再生植株体系, 叶片在附加1.0 mmol.L-1 6-BA和5.0 mmol.L-1 NAA的1/2MS培养基上不定芽诱导率较高; (2) 转基因体系, 胡杨叶片在含100 mmol.L-1 乙酰丁香酮的OD600值为0.4-0.6的根癌农杆菌菌液中浸染15分钟, 共培养2天, GUS基因转化效率较高; (3) 转基因植株抗生素筛选, 转GUS基因胡杨叶片用300 mg.L-1头孢霉素抑制农杆菌生长, 在含9 mg.L-1 G418的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以获得转基因的抗性植株。  相似文献   
997.
为了降低bFGF(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的生产成本,结合植物生物反应器的优点,就bFGF在转基因苜蓿中的表达进行了探索.将bFGF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Ⅱ21中,获得了含有bFGF基因的植物表达pBIcbFGF,再将pBIcbFGF利用冻融法转到农杆菌中.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基因转化保定苜蓿,转基因苜蓿在TM-1培养基+20 mg/L卡那霉素(Kan)+200 mg/L特美汀(Tim)中诱导分化,在生根培养基中生根,获得再生植株.再生植株通过PCR检测、RT-PCR及Western blot证实外源基因已经在苜蓿中成功表达.获得含有目的蛋白的阳性植株.为苜蓿作为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bFGF奠定了理论及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98.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CO2通量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涡度相关法观测的通量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分析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长季温度与CO2通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光合有效辐射水平下,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随温度Ta的变化趋势为,在Ta〈20℃范围内,NEE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Ta=20℃附近有极大值,随温度的继续增加NEE呈下降的趋势,同时NEE还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7月〉6月〉8月〉9月〉5月〉4月〉10月.(2)应用Michaelis-Menten方程计算得出最大光合速率Pmax和生态系统呼吸Re,分析其与温度的关系发现,Pmax随温度的变化呈S型曲线,Re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指数上升的趋势,曲线为:Re=0.0607 exp(0.0666Tα),R^2=0.96.夜间生态系统呼吸的Q10为3.15.(3)通过对NEE与环境因子的偏相关分析表明,温度对NEE的偏相关系数在生长季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说明在生长季初期和末期升高温度比生长季中期对NEE的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999.
千烟洲人工林水汽通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菊  刘允芬  杨晓光  李俊 《生态学报》2006,26(8):2449-2456
利用涡度相关技术研究了2004年千烟洲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的水汽通量变化特征,结合气象要素的观测,进一步分析了净辐射、温度、水分、热量等环境因子对水汽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年各月各时刻的水汽通量大多为正值,夏季大于春秋两季,冬季最小。其中7月份为全年最高,日最大值达到0·149gm-2·s-1;1月份最低,日最高值仅为0·021gm-2·s-1。不同天气条件下(晴天和多云)水汽通量的日变化有明显区别。全年蒸散量为736·1mm,占总降水量(1323·6mm)的55·6%。除7月份和10月份外,各月的蒸散量都要小于降水,尤以3、4月份差别最大,2004年10月出现典型的秋旱,但蒸散量和常年相差不大。水汽通量对净辐射、气温、地温、以及土壤热通量的变化都有很好的响应,两种天气条件下都能达到显著水平,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表达其间的关系。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晴天和多云时入选的变量不完全相同,晴天主要是净辐射、温度(气温、地温)、水分(饱和水汽压差),多云时包括净辐射、地温、土壤热通量和水分(空气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可见气象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水汽通量的变化,而以辐射和地温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00.
以本实验室选育的小麦优良品系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将抗虫基因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转入小麦培养细胞,经筛选获得抗卡那霉素的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经PCR和实时PCR检测、PCR-Southern和Southern blot验证,确定了3株独立再生植株为含有CpTI的转基因植株。农杆菌菌浓度、侵染时间及转化处理方式对小麦转化率均有明显影响。3株转基因植株正常可育并结籽,形成转基因株系。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T1代中的分离呈多样性,部分株系(转基因株系T-Ⅰ、T-Ⅲ)表现出孟德尔遗传规律。抗虫试验表明,3株转基因植株T2代籽粒对储粮害虫麦蛾具有一定的抗性,转基因株系T-Ⅰ、T-Ⅱ、T-Ⅲ及非转基因植株的T2代籽粒虫蛀率分别为19.8%、21.9%、32.9%和58.3%。转基因植株T1代群体农艺性状调查显示,3个株系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为小麦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种质抗虫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