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9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外源信号物质氟草敏(norflurazon)和2,6-二甲氧基对苯醌(2,6-DMBQ)分别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研究它们在此过程中对内源激素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时,经norflurazon处理0~168h后,种子中ABA水平呈现显著降低的变化趋势,GA3、IAA、ZR水平呈现显著升高的变化趋势。在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体吸器形成时,经2,6-DMBQ处理0~72h后,肉苁蓉种子萌发体ABA水平变化不显著,GA3、IAA、ZR水平均呈现显著升高的变化趋势。表明在肉苁蓉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中外源信号物质nor-flurazon和2,6-DMBQ能影响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2.
以成熟人胎盘组织为材料来源,克隆人BMP-4基因的全长cDNA,经过PCR扩增后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pMD18-T-BMP4克隆质粒.酶切后回收小片段与表达载体pET-22b的多克隆酶切位点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2b-BMP4,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子.重组质粒转化至感受态的Rosseta宿主菌,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从胎盘组织中成功地克隆到人BMP4基因,与NCBI中公布的序列100%相符合,原核表达载体pET22b-BMP4转化至Rosseta构建表达菌体,经IPTG诱导后电泳分析可见重组蛋白表达的条带.  相似文献   
103.
程惠娟  汪长中  官妍  王艳  云云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11):1044-1045,1050
形成性评价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师生互动,由反馈-鼓励-指导三个环节组成.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医学微生物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从提高教师的认识、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应用过程中的收获谈了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总结水溶性壳聚糖抗菌生物医用膜凝胶剂(商品名:凯舒林)对人体II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并探索后期创面色素沉着、瘢痕增殖的机制。方法选择II度烧伤患者60例,用药前均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去腐皮,于创面上均匀涂壳聚糖抗菌生物医用膜治疗,观察记录创面成痂、止痛、感染及痂下愈合时间,追踪随访6个月后创面色素沉着及瘢痕增殖程度。结果本组60例使用壳聚糖抗菌生物医用膜治疗的烧伤患者,创面全部自行愈合。治愈时间:浅Ⅱ度患者平均8.5 d;深Ⅱ度患者平均19 d。创面愈合后随访6个月,浅Ⅱ度创面患者3个月内有轻度色素改变,3个月后逐步恢复正常;深Ⅱ度创面患者3个月后部分患者有散在的点样色素脱失改变;部分患者有散在的扁平瘢痕。随访6个月,创面色素沉着和瘢痕增生程度明显减轻,功能明显改善,未见瘢痕疙瘩增殖。结论壳聚糖抗菌生物医用膜用于烧伤创面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止痛效果好,创面成痂快,兼有控制创面感染,促进愈合,减轻瘢痕增殖的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5.
青光眼滤过手术术后滤过道瘢痕化是导致青光眼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临床应用的青光眼滤过手术抗滤过道瘢痕化药物有较大副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抗瘢痕形成的药物,尤其是中药单提取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现将青光眼滤过手术抗滤过道瘢痕化中药成分的研究及潜在应用价值进行综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106.
病理性瘢痕一直是整形外科乃至整个外科界研究的热点,由于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尚无明确的病因学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法.VEGF作为目前活性最强的血管生长因子,与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研究病理性瘢痕形成过程中VEGF的表达及调控机制,有助于阐明病理性瘢痕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病理性瘢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7.
褐黄孢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纳他霉素产生菌株褐黄孢链霉菌SG-2002为出发菌株,考察了菌丝体培养基、甘氨酸浓度、培养时间、溶菌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再生培养基对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为S培养基中添加1%的甘氨酸,菌丝体培养 30 h,溶菌酶浓度 40 mg/(g菌体干重),酶解温度 30 ℃,酶解时间 60 min.褐黄孢链霉菌的原生质体形成量达到4.0×106 个/mL,再生培养基选择R5′培养基,再生率为9.0%.  相似文献   
108.
5-FU富集人白血病细胞系KG-1a中肿瘤干细胞样亚群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利用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从人白血病细胞系KG-1a中富集肿瘤干细胞样亚群细胞.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确定5-Fu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KG-1a细胞经5-FU药物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存活细胞群中CD34+CD38-亚群细胞比例;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内的核酸组成;RT-PCR半定量检测细胞内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 member 2,ABCG2)mRNA的表达;半固体培养观察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结果显示,50 μg/ml 5-FU作用KG-1a细胞4天后,CD34+CD38-亚群细胞比例提高10倍以上;吖啶橙染色可见大部分细胞核酸以发出绿色荧光的DNA为主,RNA含量低;此类细胞高表达ABCG2 mRNA水平;而药物处理后细胞集落形成数量较未处理细胞明显减少.研究结果表明,利用5-FU能够杀死增殖期细胞的性质,成功建立体外药物筛选富集人白血病细胞系KG-1a中肿瘤干细胞样亚群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枝角类休眠卵形成和萌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琼  邓道贵 《动物学杂志》2008,43(3):154-160
综述了多年来国内外对枝角类休眠卵的研究概况,重点介绍了休眠卵的形态、形成的条件、保存方式及萌发条件等.休眠卵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外被一层厚的卵膜.休眠卵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生物因子(遗传因素、种群密度等)和非生物因子(温度、食物、光照等)的作用.影响休眠卵萌发的因子有休眠卵的保存方式、保存时间、萌发阶段的光照及温度等.  相似文献   
110.
1971年,福克曼提出了癌症发育过程中血管形成假说,从而开创了癌症发生机理研究的新领域,同时也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30多年的研究表明,抗血管形成药物在癌症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取得了巨大的优势成功,而福克曼也成为该领域的大师级的科学家.对福克曼的生平及贡献进行阐述,从而了解癌症抗血管疗法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