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01.
段娇  刘阳  冯广达  杨恩  朱红惠 《微生物学报》2023,63(5):1944-1958
柑橘是我国第一大水果,柑橘溃疡病是导致柑橘产量和品质下降的最具破坏性细菌性病害之一,给柑橘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微生物防治柑橘溃疡病具有安全、环保、高效等优点,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概述了柑橘溃疡病特征及其病原菌分类、分布,全面分析了柑橘溃疡病病原菌主要致病机理和协助致病机理;系统梳理了柑橘溃疡病生防微生物的多样性;重点总结了微生物通过产生活性物质、诱导激活植物免疫防御系统等防治柑橘溃疡病的作用机制;最后,我们提出了柑橘溃疡病微生物防治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可能的解决途径,以期为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2.
小花老鼠簕(Acanthus ebracteatus)是一种生长在红树生态系统的珍稀真红树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为研究小花老鼠簕内生及根际可培养细菌多样性,挖掘其潜在新物种及具有特殊生物学活性的菌株,该文利用7种不同培养基,通过传统稀释涂布法对小花老鼠簕各植物组织及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进行分离,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解析其内生及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应用植物病原菌平板对峙实验和平铺捕食活性测试分析其可培养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1)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从小花老鼠簕的根、茎、叶、花及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44株可培养细菌,这些细菌隶属于18目26科37属66种,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为优势菌属,分别占细菌种数的15.1%和13.6%;(2)拮抗多种植物病原菌试验结果显示,获得29株具有拮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的细菌,10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其中链霉菌属菌株拮抗作用最强且菌株Y129为潜在新物种。(3)捕食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有5株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  相似文献   
603.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并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79例接受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的AA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AA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NLR、PCT、CRP水平。分析术后切口感染AA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PCT、CRP对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379例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2.40%(47/379),47例术后切口感染AA患者切口分泌物共检测出75株病原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分别占比42.67%(32/75)、57.33%(43/75)。感染组NLR、PCT、CRP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病程≥24 h、阑尾化脓或坏疽及穿孔、开腹手术、留置引流管和血清NLR、PCT、CRP升高为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PCT、CRP联合预测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大于NLR、PCT、CRP单独预测。结论:术后切口感染AA患者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术前NLR、PCT、CRP水平升高与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密切相关,三者联合预测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04.
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36例肺部感染者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236例支气管肺部感染者,用纤支镜双塞保护法采样,病原菌培养结果。总阳性率74.6%。共分离到22种291株病原菌。球茵占16.7%、肠杆菌科占11.7%、非发酵菌占37.1%,厌氧菌占22.3%、真菌占12.7%,39.2%的病例为复合菌感染。还报告了8种带见病原菌对28种抗生素的敏感试验结果。对近年肺部感染的病原菌谱型变化及复合菌感染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05.
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了解血培养中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状况.方法:血培养标本用Bact/Alert-120自动血液分析系统和Vitek60鉴定仪进行血培养及鉴定,药敏用K-B法,用Whonet 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3 680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细菌348株,阳性检出率为9.4%,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分离出189株,占54.3%,其中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15.5%,肺炎克雷伯菌占12.4%;革兰阳性菌138株,占39.7%,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4.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2.1%;链球菌占6.6%.血培养中的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较为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较为敏感.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和葡萄球菌是血培养中的主要病原菌,而产ESBLs菌株、MRSA、MRCNS耐药严重,提示应高度重视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细菌耐药性产生,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06.
深圳市儿童医院临床主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深圳市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按美国NCCLS标准判断结果,用VITEK 32系统bioLIAISON的Data Trac软件分析结果.结果最常见的细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柏菌、不动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来自血和脓液标本中最常见的细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取自痰液标本中最常见的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尿标本中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摩根摩根菌;对所有的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最高的是亚胺培南(92.8%),其次是左氧沙星(82.5%)和环丙沙星(81.7%),再次为头孢他啶(69.9%)、奈替米星(63.3%)和哌拉西林或三唑巴坦(59.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99%,庆大霉素、哌拉西林或三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的敏感性分别为61.8%、61.3%、55.8%、53.4%、44.3%和38.9%;对铜绿假单胞菌活性最高的是哌拉西林或三唑巴坦(94%),其次是头孢他啶(86%)、环丙沙星(83%)、头孢匹美(81%)、亚胺培南(79%)和氨曲南(77%);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97%以上,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在70%以上;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达69%,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38%);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结论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是深圳市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亚胺培南、哌拉西林或三唑巴坦和万古霉素分别对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保持很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07.
尽管体外分析对人们理解病原茵致病机制有很大的帮助,但它不能完全模拟病原茵所面,临的体内复杂环境,限制了其应用。由于病原茵在宿主体内表达的基因在致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为了更好地阐明病原体在体内的致病过程,有必要分析鉴定在感染过程中特异表达的基因,因此体内表达技术(IVET)应运而生。本文简要综述了IVET的基本原理,不同的报告系统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08.
Alternaria tenuissima is a fungus widely present in the environment and could cause diseases in plants and humans.In this study,through a yeast genetic approach,cDNA sequences were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for the AtHIS3 and AtLEU2 genes.AtHIS3 cDNA encodes a protein of 238 amino acids,while AtLEU2 cDNA encodes a protein of 363 amino acids.Based on 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AtHis3p and AtLeu2p,A.tenuissima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lant pathogenic fungus Phaeosphaeria nodorum.This study provides two genetic markers for studies of functions of genes regulating development,morphology,and virulence of A.tenuissima.  相似文献   
609.
以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孢菌、胶孢炭疽菌、拟盘多毛孢菌等林木常见病原菌为指示菌,用平板对峙法和菌丝球干重法,从土壤固氮细菌群中筛选广谱拮抗菌株,并调查了各菌株的溶磷及解钾能力。结果表明:对4种病原菌拮抗能力较强的菌株有24株,其中11株能溶解无机磷,7株能溶解有机磷,4株有解钾功能。通过拮抗能力复筛得到最优菌株为菌株2024和7014。菌种鉴定结果表明2024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 subtilis),7014菌株为成团泛菌(Pantoea vagans)。  相似文献   
610.
蛭弧菌的分离及其生长条件和裂解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噬菌蛭弧菌具有裂解病原菌、净化水体的功效,从海洋环境中分离到4株Bh04系列蛭弧菌,对其生长条件进行了测定,同时研究了它们对61株菌株的裂解能力。结果表明,在1%~3%的盐度范围内,蛭弧菌均可生长,最适盐度为3%;在15~30℃温度条件下蛭弧菌也可生长,但最适培养温度为20-25℃;只有在使用活的宿主菌的培养条件下,蛭弧菌才能生长。4株蛭弧菌分别可裂解21、24、40、43株菌,各占总试验菌数(61)的34.4%、39.3%、65.6%和70.5%。4株蛭弧菌一起,则可裂解55菌株,占总试验菌株的90.2%。研究结果揭示了蛭弧菌在消除海洋环境中有害细菌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