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以乌梁素海湖滨植被带建群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的凋落物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分解袋法对芦苇凋落物进行分解实验,通过混合演化算法(HEA)建模。旨在揭示和预测芦苇凋落物在湖水中的分解过程,并结合阈值和敏感性分析,探讨凋落物分解释放的氮、磷元素与环境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混合演化算法的最佳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之间拟合度高(r2=0.90—0.99),质量损失模型(ML-model)的拟合效果最好(r2=0.99)。(2)芦苇凋落物的质量损失(ML)随水温(WT)增高而增加;凋落物中的N元素先累积后释放,且pH较低(pH<8.326)时,促进N元素释放;凋落物中的P元素在整个过程中以释放为主,且WT较高(WT>=16.978℃)时,凋落物中P元素与溶解氧(DO)呈负相关; WT较低时, P元素与WT呈负相关。进一步证明,混合演化算法模型能够模拟和预测湖泊芦苇凋落物水中分解过程,识别和量化凋落物分解与环境因子的生态关系和阈值数据,可为浅水草型湖泊内源污染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2.
摘要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癌痛的疗效及对心理状态和血清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PHC癌痛患者11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例数分别为58例和5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疼痛处理,对照组患者接受耳穴压豆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腕踝针治疗。对比两组疼痛缓解率、临床指标、心理状态和疼痛介质水平。结果:联合组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数字疼痛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止痛起效时间、每次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爆发痛次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5-羟色胺(5-HT)、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PHC癌痛,可有效减轻疼痛症状,降低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同时还可有效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应用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93.
摘要 目的:观察通滞苏润江胶囊联合塞来昔布对早期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2月期间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KOA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塞来昔布,40例)和观察组(通滞苏润江胶囊联合塞来昔布,40例)。对比两组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炎症因子和疼痛介质。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VAS、WOMAC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塞来昔布和通滞苏润江胶囊联合治疗早期KOA患者,可缓解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关节功能,同时还可改善血清炎症因子和疼痛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94.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和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我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A组,n=40)、艾司氯胺酮0.25 mg/kg组(B组,n=40)、艾司氯胺酮0.5 mg/kg组(C组,n=40)。比较三组组围术期指标、术后1、4、8、24 h和48 h的疼痛评定数字量表(NRS)评分及术前1天(PRE1)、术后第1天(POD1)、术后第2天(POD2)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和C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镇痛药物用量、补救镇痛例数小于A组,A组、B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C组(P<0.05)。B组、C组术后1 h的NR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术后4 h、8 h、24 h的NRS评分低于A组,术后4 h、8 h的NRS评分低于C组(P<0.05)。与组内PRE1相比,三组POD1的SAS、SDS评分均升高(P<0.05)。B组、C组POD1、POD2的SAS、SDS评分均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P<0.05)。与组内PRE1相比,A组POD2的SAS、SDS评分升高(P<0.05)。与组内PRE1相比,B组POD2的SDS与C组POD2的SAS、SDS均降低(P<0.05)。在T3时刻,B组和C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P<0.05);A组和B组术后头晕、苏醒延迟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三组术后苏醒期躁动和呼吸抑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5 mg/kg的艾司氯胺酮对减轻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改善负面情绪的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5.
多稳态现象普遍存在于多种生态系统中,它与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但是目前有关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多稳态的形成机制还缺乏深入研究.本文以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的潮间带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以下内容,开展滨海湿地多稳态研究: 1)通过验证多稳态的判定依据“双峰”和“阈值”特征,证实长江口潮间带生态系统存在多稳态,并确定其稳态类型;2)通过监测潮间带生态系统水动力过程、沉积动力过程以及盐沼植物生长和扩散情况,分析盐沼植被与沉积地貌之间的正反馈作用,进而探讨潮间带生态系统多稳态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 1)潮间带生态系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频度分布存在明显的双峰特征,且盐沼植物成活存在生物量阈值效应,均证实潮间带生态系统存在多稳态,“盐沼”和“光滩”是潮间带生态系统的两种相对稳定状态;2)崇明东滩盐沼前沿的沉积地貌表现出泥沙快速淤积的趋势,显著促进了盐沼植物的生长,盐沼植物与泥沙淤积之间的这种正反馈作用是潮间带生态系统形成多稳态的主要原因;3)盐沼植被扩散格局监测结果在景观尺度上也表明,泥沙淤积作用促进了潮间带生态系统“盐沼”和“光滩”多稳态的形成.本研究既丰富了滨海湿地稳态转换的机理研究,也为我国开展海岸带保护、修复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腰椎全麻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腰椎全麻手术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2例),患者均常规给予芬太尼及顺式阿曲库铵麻醉诱导,试验组患者在麻醉诱导过程中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分别于术前(T0)、手术开始2 h(T2)、术后24 h(T24)检测血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定;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于术后1d和2d进行认知状态评定,并计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T2和T24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明显低于T0,T2时试验组患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T2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和2d时试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2d时MMSE评分高于术后1d,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后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除POCD以外的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有效减轻腰椎全麻手术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超短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及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抽签法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加用超短波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60°/s角速、120°/s角速平均功率(AP)、峰力矩(PT)、腰背屈/伸比值(F/E)、血清P物质(SP)、β-内啡肽(β-E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9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值、血清SP、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AP、PT、血清β-E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以上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其可有效缓解疼痛及改善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并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8.
湿地生态水文结构理论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敏建  王立群    丰华丽  戴向前  黄昌硕  王高旭 《生态学报》2008,28(6):2887-2887~2893
针对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湿地消退问题,通过研究湿地水分运动与补给规律,分析湿地和径流进退的关系、湿地生境和生物的扩展关系,分析湿地水文连接度下降引起的湿地消退效应.根据湿地水循环原理和湿地生境空间分布规律,建立湿地径流场与生物多样性场的概念,从而提出湿地生态水文结构理论.以维持湿地存在、保障湿地生物多样性为目标,通过湿地径流场与生物多样性场的耦合关系,将湿地划分为中心区和适宜活动区,以维持湿地生态水文结构所需要的水分条件定义为湿地生态需水.湿地生态需水问题的核心为确定湿地生态水文结构,并以湿地中心区和适宜活动区为边界条件,通过地表水地下水转化的水量平衡模型对湿地生态需水量进行分析计算.以维持中心区的水分条件作为最小生态需水;维持适宜活动区的水分条件作为适宜生态需水.湿地生态水文结构更对湿地管理提供生态安全阈值.根据湿地生态水文结构的稳定程度,建立湿地生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进行不同级别的预警管理.  相似文献   
99.
泾河流域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降雨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被退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植被状况是环境评估的重要指标.利用8km分辨率的NOAA-AVHRR/NDVI时间序列数据,对位于黄土高原的泾河流域1982~2003年植被特征及变化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评估降雨与流域植被的相互关系.研究主要利用了变化斜率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得到如下结论:过去22a来流域植被NDVI均值波幅和变化都很小,变化较显著的区域集中在流域上游和流域边缘的山区.变化斜率分析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改变可能是影响在流域不同地区植被状态变化的主要原因.对NDVI时间序列的主成分分析发现PC1和PC2与植被覆盖和气候密切联系,PC3和PC4与流域汛期洪水有关,PC5和PC6体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流域的NDVI与降雨显示了良好的相关性,降雨与NDVI相关性的阈值可能在550mm或更高.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比较CBA、BALB/c、C57BL、昆明系小鼠及豚鼠5种啮齿类动物的正常听性脑干反应(ABR)的阈值及其频率特性.方法:采用IHS SmartEP 3.91系统对4种小鼠和豚鼠的ABR进行检测和比较,使用短音(Tone-pip)作为刺激声测定其各频率的阈值及其特点,绘制各自的听觉频率-阈值的关系曲线,找出各自的最佳刺激频率.结果:五种啮齿类动物中,豚鼠的ABR阈值最低,然后依次是昆明系小鼠,CBA小鼠,BALB/c小鼠,C57BL小鼠;其ABR最佳反应阈值均为10 kHz,即在10 kHz时各自的ABR阈值最低;频率低于10 kHz时,其ABR阈值逐渐升高,高于10 kHz时,ABR阈值逐渐降低,这是五种被检测动物ABR频率-阈值的关系曲线的共同特点.结论:实验所检测的五种啮齿类动物中,豚鼠的听觉功能最好:在4种小鼠中,昆明系小鼠的听觉功能较其余小鼠的为好;这五种啮齿类动物的听觉最适刺激频率均为10 kHz,最适合的测试频率范围是8 kHz至24 kH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