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正常成花和成花逆转花芽的差异蛋白质组,并应用RACE方法克隆其中上调表达的α-微管蛋白基因α-tubulin,获得一段长度为1641 bp的cDNA,其中包括1个1350 bp的开放阅读框[GenBank登录号: FJ479617(GI:218202929)]。将α-tubulin全长cDNA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1个约49.6 kD的外源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验证为α-微管蛋白。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了α-tubulin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的表达, 结果表明,α-微管蛋白在成花逆转的龙眼花芽中上调表达,可能是逆转花芽形态差异表现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2.
测定石硖龙眼树重回缩后各次梢的长度、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重回缩修剪树较对照多长1次梢,梢长也极显著大于对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对照都没有显著差异;净光合速率总体高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施用PP333可以有效抑制枝梢徒长,对其它测定项目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3.
龙眼荔枝卷叶蛾类寄主植物种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忠实  邓国荣 《昆虫知识》2005,42(6):639-642
对广西龙眼荔枝卷叶蛾类寄主植物种类的初步考查结果表明,目前所采到的卷叶蛾种类中,它们的寄主范围不尽相同。柑桔褐带卷蛾Adoxophyes cyrtosema达15科31种;柑桔长卷蛾Homona coffearia和棉褐带卷蛾A.orana的寄主分别有14科21种和13科20种;后黄卷蛾Cacoecia asiatica和柑桔黄卷蛾Archips seminubibis的寄主有10科14种和8科13种;三角新小卷蛾Olethreutes leucaspis、圆角卷蛾Ebodocellerigera和斜斑小卷蛾Andrioplecta oxystaura,目前仅发现危害龙眼及荔枝。新发现柑桔长卷蛾可危害翠蜜枣、指天椒和皱果苋,柑桔黄卷蛾危害粪箕笃、苦丁茶、指天椒,柑桔褐带卷蛾可危害黑面神(Breyniafruticosa)。  相似文献   
64.
乌龙岭’龙眼胚胎发育时期特异性蛋白质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IEF-SDS-PAGE技术分析龙眼胚胎分化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各发育阶段大多数蛋白质组分的电泳图谱基本一致,但也有变化。其中花后38d存在TE1(27.1kD、p,7.3),TE2(17.5kD、pI8.2)2个特异蛋白,45d存在TE3(11.4kD、pI7.6),TE4(13.2kD、pI9.9)2个特异蛋白,52d存在TE5(22.6kD、pI7.2),TE6(18.6kD、pI8.3),TE,(23.5kD、pI3.6)3个特异蛋白。31d胚胎电泳图谱中的蛋白质点数相对较多,表明此时蛋白质旺盛合成与积累,这与蛋白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龙眼胚胎发育过程中特异蛋白的出现或消失.对胚胎的分化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龙眼角颊木虱若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6种聚集度指标对龙眼角颊木虱若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角颊木虱若虫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生产上采用五点式取样为宜。运用Iwao的m*-m直线回归方程建立了Kuno理论抽样数模型,田间理论抽样数可用Tn=4.030/(D^2-0.394/n)来估计。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常用杀虫剂对三角新小卷蛾Olethreutes leucaspis Meyrick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按照毒力降低的顺序,所测定杀虫剂对三角新小卷蛾毒力顺序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氟虫腈>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氟虫脲>氰戊菊酯>氟啶脲>毒死蜱>敌百虫.但在田间条件下,各试验药剂均能有效控制三角新小卷蛾的为害.结果表明,敌百虫对三角新小卷蛾的毒力最低,LC50为186.16 mg·L-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氟虫腈的毒力最高,LC50分别为0.67、0.83 mg·L-1,是敌百虫毒力的279.52、224.86倍;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氟虫脲和氰戊菊酯亦具有较高的毒力,LC50分别为1.24、1.37、1.60、3.75、5.17、6.71 mg·L-1;毒死蜱和氟啶脲的毒力低于其它药剂.各试验药剂均能有效控制三角新小卷蛾的为害.  相似文献   
67.
通过电化学方法分析了番茄碱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乙酰胆碱酯酶经盐析、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酶比活力达到685.3 U/mg,提纯倍数达到229.5倍;(2)低浓度(1 mmol/L)番茄碱对乙酰胆碱酯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阳极化扫描的氧化峰电流由1.4 μA升至2.8 μA;高浓度(10 mmol/L)番茄碱对乙酰胆碱酯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阳极化扫描的氧化峰电流由1.4 μA降至0.5 μA.说明采用循环伏安法、线形扫描电化学手段,对碘化胆碱的电化学行为可分析番茄碱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影响,此项研究为探讨番茄碱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为研制性能优良的生物传感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
模拟酸雨对3种果树的胁迫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青梅(Prunus mume Sieb.&Zucc.)、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和杨桃(Averrvhoa carambola L.)3种南方果树为材料,研究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对其生理胁迫的效应.在酸雨胁迫下3种果树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随pH值的降低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叶片伤害率、细胞质膜透性、脯氨酸及丙二醛(MDA)含量则随pH值的降低而上升.抗性较强的龙眼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幅最小,其次是杨桃,对酸雨胁迫反应较敏感的青梅变幅最大.  相似文献   
69.
龙眼胚胎发育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20多年来龙眼胚胎发育的研究进展,提出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0.
该试验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对龙眼多糖合成的关键基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6-脱氢酶基因(DlUGD6)进行分离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亚细胞定位研究,并采用qRT-PCR技术,对其在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合子胚发育及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DlUGD6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1 860bp,包含开放阅读框1 443bp,编码480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KU198438);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DlUGD6属于稳定的酸性亲水蛋白,不含信号肽,具有跨膜结构和3个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属于UDP-葡萄糖/GDP-甘露糖脱氢酶家族;进化树分析表明,DlUGD6与柑橘亲缘关系较近。(2)洋葱内表皮GFP荧光定位观察发现,DlUGD6定位于细胞质;qRT-PCR结果显示,DlUGD6在龙眼非胚性愈伤组织中表达量相对较高,且在其他体胚发育阶段也均有稳定表达;在合子胚发育中子叶胚形成后第8天(S3)和第24天(S7)时表达量最高,整体呈"W"型;在不同组织器官中,DlUGD6在花药和茎中的表达量最高,且整体上生殖器官中的表达水平高于营养器官。研究认为,DlUGD6基因可能参与龙眼生长发育各个阶段中细胞壁多糖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