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8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高频电磁场(high-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HEMFs)曝露治疗急性胃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以Indomethacin灌胃法复制胃粘膜急性损伤模型,观察40.68MHz HEMFs(波长为7.3m)曝露(微热量,30—50mA,15min,1/d)治疗1或6次后,大鼠胃粘膜损伤程度(胃损伤指数和病理损伤积分)、胃粘膜血流量、血浆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结果:HEMFs曝露1次后,胃粘膜血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大鼠胃粘膜损伤程度、血浆EGF和CGRP水平较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HEMFs曝露6次后,胃粘膜损伤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胃粘膜血流量显著升高(P〈0.05),血浆EGF和CGRP水平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HEMFs曝露治疗大鼠胃粘膜急性损伤可能与其增加胃粘膜血流量有关,与血EGF和CGRP无关。  相似文献   
72.
近年来,皮肤电作为反映情绪状态的一个敏感指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研究情绪对皮肤电的具体影响.本研究用皮电检测仪(EDSD)的“能量过筛”技术,检测被试应激前后的皮肤电阻和电容的变化,提出了用皮肤电的综合情况来表征人体调节能力的概念。试验采用音乐、噪声、静息为应激源,让被试接受10min的刺激,并在刺激前后进行“能量过筛”,统计结果显示:(1)人体在应激前后的皮肤电的综合情况变化具有显著差异;(2)音乐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状态,而噪声则对人体十分有害;(3)在应激前后配以POMS心境量表检测被试的心理指标,以及对心率、血压生理指标的测量,也从不同水平上证实了不同的应激源对心理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火山与人类     
李莹 《植物杂志》2010,(8):44-49
火山爆发,祸从天降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由外部的"固态区"——地壳,和处在地壳100千米至150千米以下的内部"液态区"——岩浆构成。质量巨大的地球在高速的旋转(每天4万千米)中,其"固态区"和"液态区"的相互作用导致能量积累、转移和释放,从而演绎出地球上的种种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74.
南海北部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能量流动及系统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作志  邱永松 《生态学报》2010,30(18):4855-4865
根据20072008年在南海北部(107°00'120°00'E、17°00'23°30'N)进行的海洋生态综合调查数据,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构建了南海北部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了南海北部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能量流动和系统的总体特征,并简要总结过度捕捞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海洋生态系统以捕食食物链为主要能流通道,初级生产者是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各功能群的营养级范围为13.99,哺乳动物占据了最高的营养层,平均渔获物营养级为2.93。利用生态网络分析,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有6级,来自初级生产者的能流效率为12.6%,来自碎屑的转换效率为10.4%,平均能量转换效率为11.5%。系统连接指数(Connectance Index,CI)和系统杂食指数(System Omnivory Index,SOI)分别为0.290和0.239;Finn’s循环指数(Finn’scy cling index,FCI)和系统平均路径长度(Finn’s mean path length,MPL)分别为4.380和2.476;总初级生产力/总呼吸为2.596,综合研究表明当前南海北部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不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75.
陈月艳 《生物学通报》2006,41(11):31-34
2.3细胞内的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细胞代谢狭义上的细胞代谢,专指生物体细胞内进行的一系列高效而有序的酶促反应的总称,即细胞内的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细胞内的物质转变主要是指原生质的合成与分解,细胞内的能量转换主要是指能量转化(或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酶和ATP是细胞代谢必需  相似文献   
76.
《生物学通报》2012,(8):18-18
美国佐治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徐鹰教授报道了。细胞内低氧引起能量效率与控制细胞增殖的关系的失调。从而促进肿瘤的快速生长。这一假设与传统认为的“基因突变导致肿瘤生长”观点有着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77.
植物种群自疏过程中构件生物量与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磊  周道玮  盛连喜 《生态学报》2012,32(13):3987-3997
不论是在对植物种群自疏规律还是在对能量守衡法则的研究中,个体大小(M)大多针对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和构件生物量及其动态十分重要又多被忽视。以1年生植物荞麦为材料研究了自疏种群地下部分生物量、包括地下部分的个体总生物量以及各构件生物量与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平均地上生物量和个体总生物量与密度的异速关系指数(γabove-ground和γindividual)分别为-1.293和-1.253,与-4/3无显著性差异(P>0.05),为-4/3自疏法则提供了有力证据;平均根生物量-密度异速指数γroot(-1.128)与-1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最终产量恒定法则一致;平均茎生物量-密度异速指数γstem(-1.263)接近-4/3(P>0.05),平均叶生物量-密度异速指数γleaf(-1.524)接近-3/2(P>0.05),分别符合-4/3自疏法则与-3/2自疏法则;而繁殖生物量与密度的异速关系指数γreproductive(-2.005)显著小于-3/2、-4/3或-1(P<0.001)。因此,不存在一个对植物不同构件普适的生物量-密度之间的关系。光合产物在地上和地下构件的生物量分配格局以及构件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之间特异的异速生长关系导致不同构件具有不同的自疏指数。无论对于地上生物量还是个体总生物量,荞麦种群能量均守衡,而对于地下生物量,荞麦种群能量不守衡。  相似文献   
78.
涡度相关观测的能量闭合状况及其对农田蒸散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渡  李俊  于强  同小娟  欧阳竹 《生态学报》2012,32(17):5309-5317
涡度相关法被认为是测定农田蒸散量的标准方法。然而,能量不闭合现象在涡度相关测量中普遍存在。分析能量不闭合对涡度相关观测的影响,对于提高涡度相关观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以蒸渗仪法为参照,探讨涡度相关观测的能量闭合状况对农田蒸散测定的影响,在导致涡度相关观测能量不闭合的诸多因素中,寻找对蒸散测定有影响的因素。结果表明:涡度相关观测的白天能量平衡比率(EBR)呈秋冬高、春夏低的变化特征,麦季日均EBR范围在0.26—2.84之间,平均1.15;玉米季日均EBR范围在0.19—2.59之间,平均0.78。无论麦季或玉米季,涡度相关法测定的平均蒸散量(ETec)均明显低于蒸渗仪法观测值(ETL),但两者显著相关(P<0.01),并有相似的季节变化。平均蒸散比(ETec/ETL)麦季约为0.61,玉米季约为0.50。在冬小麦田和夏玉米田,ETec/ETL均与EBR显著相关(P<0.01)。麦田种植密度大,下垫面较均匀,蒸散比与EBR成正比(P<0.01),且不受叶面积指数(LAI)大小影响;反之,玉米田种植密度小,只有当LAI>1,下垫面变得较均匀后,蒸散比与EBR的关系才变得显著(P<0.01)。风速小时ETec/ETL与EBR显著相关,风速增加时二者相关性减弱。尤其在玉米田,当摩擦风速(u*)大于0.3 m/s时,ETec/ETL与EBR的相关性不再显著。风速小时,大气湍流微弱,湍流的涡旋较大。在有限的观测时段(0.5h)内,涡度相关仪的传感器难以捕捉足够的湍涡能量,所测湍流能量偏低,导致能量不闭合。以上结果为应用能量平衡比率校正农田蒸散提供了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9.
康文星  熊振湘  何介南  李进 《生态学报》2012,32(21):6901-6908
利用我国杉木中心产区会同和杉木扩大栽培区朱亭测定的杉木林生物量和干物质热值资料的基础上,对会同和朱亭11年生杉木人工林能量积累和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群落林分能量现存量与立地和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朱亭11年生杉木人工林群落林分能量现存量 (9294×108-10894×108J/hm2)显著低于会同(12406×108-14733 ×108J/hm2);同龄林分中,现存能量的数值在一定的林分密度范围内,随密度增加而减少。随密度增加而减少的能量现存量,主要是减少了树干的能量现存量,而枝、叶的能量现存量则保持一定稳定状态;能量在林分各组分的分配比大小依次是干>根>叶>枝,林分各组分能量的分配比大小也与立地和气候条件有关,树干中能量分配比会同(56.8%-61.2%)大于朱亭(47.0%-53.5%),枝叶中能量分配比朱亭(28.3%-34.2%)大于会同(22.2%-25.9%);林分能量现存量的空间分布与林分功能作用层面及对水分和养分交换作用密切相关,林分的地表平面和林冠2/3高度处分配的能量最多。  相似文献   
80.
QRS波群是ECG信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电信号分析的基础.QRS波群的检测方法已经有很多种实用有效的方法,并逐步地走向成熟,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实现.本文就QRS波群的检测方法作了具体的整理与分析,较全面的阐述了实际应用中的各种算法,最后作者对检测算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