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小儿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由于抗生索滥用,治疗的不合理,致病情迁延不愈,形成迁延性腹泻或慢性腹泻,从而影响营养的吸收,造成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福州市晋安区医院于2003年9月~2005年5月,采用不同途径联合用药综合治疗30例迁延性腹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2.
通过在体外分别对DNA甲基化转移酶(DNA methyhransferase,DNMT)抑制剂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5-aza—C)和新型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盐酸洛拉曲克(nolatrexed dihydrochloride.Nolatrexed)联合用药于人大肠癌细胞LoVo和人肝癌细胞Hep3B的相互作用性质的观察,探讨DNMT抑制剂和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联合用药的可能性.使用MTT法测定二者单独用药或联合用药的抗肿瘤活性,用抑制浓度的分数之和(sum of 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FIC)值及等效剂量分析方法(isobologram)评价联合用药的作用性质.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时其SFIC值均小于或等于1,由此得到的等效剂量曲线图形表现为凹形.可见,5-aza—C和Nolatrexed体外联合用药抗肿瘤相互作用性质为明显的增效作用,DNMT抑制剂和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联合用药达到抗肿瘤增效作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3.
目的回顾性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住ICU病人标本分离所得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96例阳性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199株占67.3%,其中肠杆菌科155株(52.4%)居首位,假单胞菌属28株(9.5%),不动杆菌16株(5.4%);革兰阳性球菌64株占21.6%,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3株(11.1%)居首位,肠球菌23株(7.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株(2.4%);各类真菌33株占11.1%。标本来源以痰为主(87.2%)。结论ICU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主要引起肺部感染,对其病原菌的监测与分析十分必要,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长托宁对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为长托宁作为术前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0例ASAII~III级老年患者随机分成阿托品组(A组)和长托宁组(B组),静脉注射阿托品或长托宁0.01 mg/kg。观察注药前、注药后1、3、5、10、20及30min各组心率(HR)、心率变异总功率(TP)、低频(LF)、高频(HF)、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变。结果:与A组相比,B组注药后1、3、5、10、20 min时HR均降低(P〈0.05),1、3 min,TP降低(P〈0.05),5、10、20、30 minTP升高(P〈0.01),3、5、10、20、30 min,LF、HF均升高(P〈0.05或P〈0.01)。结论:长托宁对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较小,更适合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95.
谢伟  黄巨恩 《蛇志》2008,20(2):146-148
顺铂(DDP)是临床肿瘤化疗的常用药物之一,其疗效和它的用药剂量成正比.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它对肾脏的损害表现明显,成为主要毒副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96.
4种鼠尾草属植物根、茎、叶中脂溶性成分的分布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说明4种鼠尾草属植物脂溶性成分在根、茎、叶中的分布情况,本文采用了组织化学定位和HPLC图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4种鼠尾草属植物不同部位的脂溶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鼠尾草属植物的根、茎、叶中脂溶性成分的分布有差异,根中脂溶性成分分布于周皮,茎、叶中脂溶性成分分布于表皮.丹参和白花丹参根中的脂溶性成分主要是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和二氢丹参酮Ⅰ,鼠尾草和药用鼠尾草根中仅含丹参酮ⅡA,不含丹参酮Ⅰ和二氢丹参酮Ⅰ.茎、叶中的脂溶性成分不是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和二氢丹参酮Ⅰ.脂溶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随品种和引种地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这一结果明确了脂溶性成分在4种鼠尾草属植物不同部位的确切分布,为准确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低剂量雷帕霉素(RPM)治疗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和病理改变,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纳入标准:临床诊断为肾小球肾炎,肾活检证实为中到重度系膜增生(伴有或不伴有Iga沉积);尿蛋白小于800mg.d-1;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尿蛋白大于800mg.d-1;急性肾小管坏死存在;患高脂血症,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观察时间:6个月,停药后继续随访6个月.试验终点:尿蛋白大于3.5 g.d-1;顽固高脂血症药物无法控制;血清肌酐迅速增高;其他严重副反应.给药方法:低剂量RPM(宜欣可口服溶液)口服,3d诱导后根据目标全血谷浓度3-5ng.ml-1调整用药剂量.按计划记录临床和实验室情况.根据临床表现、蛋白尿和/或血尿情况判断疗效,以缓解、改善和无效计,在第6月结束时进行重复肾活检,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肾小球评分,判断病理疗效.结果:共入选11例中到重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BPM全血谷浓度目标值在3-5 ng.ml-1时药物剂量平均为1.5±0.6mg.d-1;4例达到临床缓解(36.4%),4例改善(36.4%),3例无效(27.3%),总有效率72.7%.与治疗前比较,治疗有效的8例病理结果显示,肾小球内细胞数明显下降,基质增生减轻,毛细血管襻管腔面积增加,肾小球评分具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包括1例恶心、纳差,1例白细胞下降,以及1例轻度转氨酶升高、2例轻度血脂升高,均在允许靶浓度范围内调整用药后控制,无需针对性治疗和停药,未影响试验.结论:低剂量RPM口服治疗中到重度系膜增生性肾炎疗效可靠,副反应轻,安全性较好.但仍需多中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98.
芨芨草作为干旱、半干旱草原建群种,其群落植被构成和稳定性影响草原荒漠化程度,研究其群落物种构成及稳定性,可表征草原演替动态和发展方向。该研究以甘肃天祝松山滩干旱草原芨芨草群落和针茅群落为对象,定量分析其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功能群生物量构成、Raunkiaer频度和种间Spearman秩相关,探究物种构成和种间关联与群落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针茅群落物种多样性较芨芨草群落丰富,其物种更替程度相近。(2)2个群落均处于退化状态,随退化程度加剧,丛生禾草和杂类草分别占据芨芨草群落和针茅群落主要地位。(3)2个群落主要植物种对的正负关联比皆小于1,其植物种间联结性松散,群落稳定性较低。(4)高物种多样性不利于针茅群落稳定。研究认为,群落功能群构成及其均匀度和干旱扰动比多样性对群落稳定性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9.
联和用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观察90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者随机分成A、B、C三组治疗,A组:丽珠胃三联-枸椽铋钾、克拉霉素、替硝唑;B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C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疗效均为一周。用药前及停药4周后作内镜。尿毒酶检测及病理学检测后二者Hp均阳性者定为Hp感染,均为阴性定为Hp根除,A、B、C三组Hp根除率分为别为87.5、85.2、87.0;溃疡治疗总有百分率分别为93.8、92.5、96.7。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均有轻微副反应,停药后消失。结果表明丽珠胃三联-周治疗方案具有药物剂量小,疗效程、疗效高、价格低等特点,是较为理想的根除、治疗Hp相关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通过考察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实验种群对不同频度刈割的反应,揭示刈割对该种群的密度、株高、生物量、单枝生物量和有性生殖份额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累积株高增长和光合系统份额则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刈割频度越大,作用越大。但对后两者的促进是以消耗地下部分的物质和能量为前提的,超过一定频度的刈割不仅可使其有性生殖份额降至零,还可导致种群消亡。提示过频破坏普遍野生稻地上部分是该种部分种群发生地方性绝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