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7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130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427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523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利用细菌作为一种癌症治疗手段已有较长的历史。随着对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机制等相关问题的不断探究,细菌疗法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平台技术,为肿瘤的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策略、新潜能。某些细菌依靠其自身特性,能够特异性靶向肿瘤组织,不仅对肿瘤生长产生直接抑制作用,还能刺激机体产生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从而显著提升抗肿瘤治疗的疗效,甚至有助于解决转移性肿瘤等难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从基因水平上调控细菌的分子机制来定制其生物功能,高效递送各种免疫治疗剂至肿瘤病灶处而发挥作用,达到精确调控、有效激活的目的,这是其他药物传递系统所无法比拟的。此外,肿瘤靶向型细菌介导的治疗方案既可作为单一疗法应用,也可与其他治疗方式如化疗、放疗和光热治疗等联合,以获得更佳的临床治疗结果。因此,该文主要讨论了活细菌发挥肿瘤靶向性和抗肿瘤免疫作用的关键,总结了生物工程菌用于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及其与其他治疗方式联合应用的优势,为细菌疗法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2.
文章通过了解微生物修复的基本定义与特征,结合农田土壤整体重金属污染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入了微生物修复技术,并观察其修复实况,分析微生物修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效果,并基于此不断调整与优化修复方案,希望最大程度地发挥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作用。这对于农田土壤的可持续、高效利用具有基本的保障意义,并能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可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环保意识正在不断提高,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环保问题,其中臭气问题尤其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各工业企业纷纷开始研究各种方法用于去除臭气,尤其是污水处理和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的企业更加积极采用先进技术除臭。有效地使用除臭技术,不但可以减轻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可以为人们创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基于此,文章以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理行业的臭气治理为切入点,阐述了具体的治理技术,并对其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臭气治理技术的完善和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4.
植物激素乙烯在多种生理生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特定组织器官中的合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拟南芥中存在12个功能未知的ACC氧化酶类似蛋白(ACO-like homolog,ACOL),运用基因定点编辑技术构建了ACOL8的功能丧失型突变体,发现该基因的突变削弱了经典的乙烯“三重反应”。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黄化幼苗下胚轴及主根的长度显著增加,这与突变体对外源ACC的敏感性下降现象一致。同时还发现ACOL8基因的表达受乙烯信号的正反馈调控,EIN3过表达增强其表达水平,而etr1-3的突变则产生相反效应。再者,在正常条件下,ACOL8基因的突变并未影响拟南芥的生长;但在盐胁迫条件下,突变体的根冠比显著下降,这说明该基因参与植物的盐胁迫响应。综上,这些结果说明ACOL8可能具有ACC氧化酶的功能,参与乙烯的合成与响应。  相似文献   
85.
为了探究短期氮沉降对凋落物和土壤有机质化学组成的影响,以亚热带毛竹林为对象,于2020年7月—2022年1月设置氮沉降增加(施氮量50 kg N·hm-2·a-1)处理,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对毛竹林毛竹叶/根凋落物和土壤的有机质化学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短期氮沉降处理土壤有机质中酚类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了50.9%,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显著减少了26.3%;叶凋落物中烷烯烃和木质素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了51.9%和33.5%,酚类和多糖的相对含量显著减少了52.2%和56.3%;根凋落物中多杂环芳香烃的相对含量显著减少了16.6%。土壤有机质中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与叶凋落物中多糖的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中酚类的相对含量与叶凋落物中木质素的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多糖的相对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短期氮沉降对毛竹林毛竹叶/根凋落物和土壤的总有机碳、总氮和碳氮比均无显著影响,但是会显著改变三者的有机质化学组成;另外,短期氮沉降下土壤有机质化学组成的变化受叶凋落物有机质化学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Mitosis and microtubule organizational changes in rice root-tip cel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attern of change of the microtubule cytoskeleton of the root-tip cells of rice during mitosis was studied using 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c and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All the major stages of ceil division including preprophase, prophase, metaphase, anaphase and telophase were observed. The most significant finding was that in the preprophase cells microtubules radiating from the nuclear surface to the cortex were frequently seen. During development these microtubules becam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eprophase band and prophase spindie indicating that the microtubules radiating from the nuclear surface, the preprophase band and the prophazc spindle were structurally and functionally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Granule-like anchorage sites for the radiating microtubules at the muclear surface were often seen and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se gramle-like anchorage sites might represent the microtubule organizing centres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7.
王健  武晓丽 《生命科学》2023,(8):1105-111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AD的病理变化发生在临床症状之前几十年,早期诊断和干预有助于缓解疾病进展。目前,研究正在从基于症状的临床诊断转向基于病理标志物的生物学诊断。本文综述了AD最常用的早期诊断成像技术,介绍其成像原理、局限性和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AD早期诊断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预测多模态成像和诊疗一体化可能是未来AD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8.
89.
用荧光标记的鬼笔碱染色,对离体的黄蝉和姜花的生殖细胞内肌动蛋白微丝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两种植物的生殖细胞内部都存在一个微丝网络.黄蝉生殖细胞的比姜花的简单,微丝束较粗。但姜花生殖细胞的网络微丝束比黄蝉的更紧密地环绕着核。用免疫荧光技术在黄蝉生殖细胞的分裂前期和中期,可以观察到一些微丝束的存在,但在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内的肌动蛋白则变为颗粒状。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