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1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猪戊型肝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1997年发现猪戊型肝炎病毒(SHEV)以来,人们对猪戊型肝炎病毒已有一定的研究。就猪戊型肝炎病毒的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传染途径、猪场中戊型肝炎病毒的存在情况、与猪接触的人群感染情况,以及诊断方法、研究概况作一综述,并提出了猪戊型肝炎病毒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猪戊型肝炎病毒研究的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2.
对长春花吲哚生物碱合成途径的基因工程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人员为探索利用长春花大量生产抗肿瘤药物长春碱和长春新碱等,对长春花吲哚生物碱的合成途径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克隆和鉴定了多个编码合成途径关键酶的基因,并研究了相关转录因子对该合成途径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另外,一些关键基因和转录因子已被用于长春花吲哚生物碱代谢途径的遗传改造,相关研究显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长春花药用成分含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3.
74.
红曲色素是天然安全的色素和防腐剂,根据代谢数据库选择了6种代谢途径关键酶的抑制剂,在基本培养基中考察这些抑制剂对红曲霉生长和合成色素的影响。甲羟戊酸合成途径的抑制剂邻氨基苯甲酸和3,4-二羟苯甲酸对红曲霉生长和色素生物合成都没有影响;莽草酸途径关键酶氨基苯甲酸合成酶的抑制剂三甲胺不抑制红曲霉的生长和色素的合成。在不影响红曲霉生长的浓度范围内,聚酮途径中β-酮酯酰-ACP合成酶的专性抑制剂碘乙酰胺(0.5mmol/L)抑制红曲色素合成程度达64.7%,非专性抑制剂咪唑(1mmol/L)抑制幅度达60%,聚酮途径硫酯酶的抑制剂2,4-二硝基氟苯(0.5mmol/L)强烈抑制红曲霉合成色素的活性,抑制程度达91.5%。相关酶活抑制的试验数据显示红曲霉可能经过聚酮途径合成红曲色素。  相似文献   
75.
宋超  牛翠娟  陈欣然 《动物学报》2007,53(2):270-277
本研究旨在探讨壳聚糖对急性氨氮胁迫下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稚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共设5组,实验组中华鳖分别腹腔注射0mg/ml(C0组)、1mg/ml(C1组)、5mg/ml(C2组)、50mg/ml(C3组)壳聚糖溶液0.1ml,并饲养于总氨氮浓度(TAN)为110mg/L的水环境中;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溶液并饲养于新鲜晾晒自来水中。注射7d后观测外周血和脾脏中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血清旁路途径溶血活性、血清溶菌活性。与对照组相比,C0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和血清旁路途径溶血活性均有显著提高,脾脏T淋巴细胞和血清溶菌活性没有显著变化。与C0组相比,注射壳聚糖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和血清溶血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下降,并且恢复到接近对照组的水平(P>0.05),只有C3组溶血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注射壳聚糖对脾脏中T淋巴细胞ANAE活性没有显著影响。C2组溶菌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表明壳聚糖对氨氮胁迫导致的免疫应激反应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其作用强度因壳聚糖浓度和免疫指标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76.
对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贮藏油脂动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不同种子的贮藏油脂的降解途径不同。目前提出有3条途径:传统的脂酶直接水解途径;新近发现的酰基-CoA-二酯酰甘油酰基转移酶途径和脂氧合酶(LOX)途径。前两条途径不依赖于LOX。这3条途径可能在贮藏油脂动员过程中是并存的,但目前尚不知道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油脂降解是以那一条降解途径为主,以及不同的种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此外,3条降解途径目前都缺乏分子生物学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77.
大豆异黄酮代谢途径在大肠杆菌中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异黄酮合成途径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以微生物为宿主研究异黄酮代谢,则需要将整个相关代谢途径的多酶体系组装到工程菌种,从而进行表达及代谢研究,这就需要用到多基因的转化和共表达技术。综合应用了多基因单载体和多基因多载体方法,将大豆异黄酮代谢途径中的五个关键酶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中,对异黄酮代谢途径在大肠杆菌中的构建和表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获得了含有五个外源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重组菌经IPTG诱导,以L-酪氨酸为底物进行发酵,发酵产物经过HPLC测定,结果表明和空白对照相比有新的代谢产物生成,初步断定为异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78.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用相关方法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如何处理这些数据以及如何将这些数据与其他组学数据结合起来的问题不容忽视。在酶的反应动力学方程中引入“酶量倍数因子”能够解决其中的部分问题。如果反应动力学方程中酶的量发生变化,只需要改变相应的酶量倍数因子的数值。为了观察酿酒酵母糖酵解途径中酶量变化对乙醇浓度的影响,设定了高低两个酶量水平进行计算机模拟,对应的酶量倍数因子分别为10和0.1。基于计算机模拟结果,使用聚类分析方法,12种酶被分为两类。属于第一大类的四种酶ADH、HK、PFK和PDC,均催化不可逆反应。第二大类8种酶中的6种,ALD、GAPDH、GlcTrans、lpPEP、PGI和TIM均催化可逆反应。第二大类中另外两种酶lpGlyc和PK催化不可逆反应。按照这种方法,代谢组和蛋白质组数据能较容易地结合起来对系统作出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79.
白腐真菌生物技术降解氯酚污染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丹  曾光明  陈耀宁  喻曼  胡霜 《生态学杂志》2007,26(10):1657-1664
生物降解是降解氯酚污染物的一条重要的转化途径,白腐真菌是一种高效的生物降解菌种,应用白腐真菌生物技术降解具有毒性和抗降解性的氯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白腐菌降解氯酚类污染物的途径,阐述了白腐真菌技术,主要包括酶技术、固定化技术、真菌强化技术、堆肥化和生物反应器等在氯酚污染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并概述了近几年白腐菌降解氯酚的研究热点和白腐真菌生物技术的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80.
细胞膜感知低温环境信号,通过信号转导激活以CBF/DREB信号途径为主、兼与其他途径交谈和交叠所构成的信号网络,继而调控下游相应功能蛋白的表达,赋予植物低温抗性。文章重点介绍了拟南芥CBF/DREB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进展、CBF基因在高等植物中的保守性,以及构建CBF转基因抗冻植物所取得的成果,包括CBF的表达调控与作用的分子机制、影响CBF途径的一些重要蛋白和环境因子、组成性启动子以及冷诱导特异性启动子驱动CBF基因表达所获得的抗冻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该研究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