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2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192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503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3年   7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以东亚浅海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实验对象,研究了CO2驱动的海水酸化及升温对其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设置对照组(大连近海水温, pCO2 400μatm)、升温组(大连近海水温+3℃, pCO2 400μatm)、酸化组(大连近海水温, pCO2 1100μatm)和酸化升温组(大连近海水温+3℃,pCO2 1100μatm)。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温度升高3℃对刺参的生长无显著影响;酸化组刺参的特定生长率最低,较对照组降低0.19%/d,个体体重的变异系数最大;酸化升温组刺参的终末体重和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相较无显著差异,但其摄食率和排粪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升温组和酸化组的刺参能量的分配模式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生明显改变,但酸化升温组刺参的能量分配模式发生显著变化,其粪便能所占摄食能的比例显著升高。研究表明,海水酸化抑制了刺参的生长但未改变其能量的分配,生长的降低主要取决于摄食减少;而海水酸化与温度升高的共同作用可能会通过...  相似文献   
82.
肿瘤坏死因子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坏死因子是α-肿瘤坏死因子和淋巴毒素的统称,它们具有相同的细胞受体.国内外学者在阐明人肿瘤坏死因子三级结构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化学修饰,抗 体结构域定位、定点诱变等方法对人肿瘤坏死因子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人肿瘤坏死因子分子中对其活性至关重要的部位,同时也基本阐明了人α-肿瘤坏死因子的受体结合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以及它们在人肿瘤坏死因子三、四级结构上的位置.  相似文献   
83.
刘子波 《化石》1993,(2):27-27
  相似文献   
84.
金叶子属分类、分布与演化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廷志   《广西植物》1993,13(4):297-305
<正> 金叶子属(Craibiodendron W.W.Shmith)是杜鹃花科中的一个小属,含6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其现代分布中心在我国的云南南部。在杜鹃花科中,金叶子属与米饭花属(Lyonia Nutt.)、马醉木属(Pieris D.Don)有密切的关系。作者在完成(中国植物志)、(云南植物志)、(西藏植物志)该属工作过程中,查阅了近500号本属植物标本,并对分布于云南境内的本属植物进行了野外考察,认为有必要对本属的分类、分布及演化趋势进行讨论。现将研究心得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85.
86.
我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及其保护和修复工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正逐渐开展,需要系统的学科理论支撑,景观生态学作为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交叉科学,能够以其宏观空间理论和技术体系满足这一需求。本文将景观生态学作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支撑学科,首先,明确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是镶嵌的异质景观、具有景观的所有特征并遵循景观生态学原理;其次,阐述了景观生态建设理论如何应用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规划和评价;最后,总结景观生态建设研究的新趋势,提出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论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如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广阔的研究空间。景观生态学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践相结合,将为实现我国乃至全球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极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7.
植物-土壤反馈是植物通过生长改变根际土壤环境,从而影响后续植物生长发育的生态学过程。入侵植物从原产地扩散到入侵地后,可能会经历植物本身的适应性进化而对土壤环境产生不同影响,从而使负向植物-土壤反馈降低,甚至转为正反馈。以往对入侵植物的植物-土壤反馈研究多集中于比较其与本地种、其他入侵种之间的差异,而较少关注入侵植物的入侵地种群和原产地种群在入侵地的差异。本研究采用同质园实验比较了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入侵地(中国)和原产地(阿根廷)种群是否存在对入侵地土壤的植物-土壤反馈差异以及如何通过土壤微生物群落来影响反馈结果。结果表明:(1)喜旱莲子草入侵地种群的反馈表现为正,原产地种群表现为中性。(2)入侵地种群显著增加了土壤的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原产地种群与对照土壤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喜旱莲子草入侵地种群在扩散过程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调节作用发生了改变,从而产生正向的植物-土壤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88.
菰属系统与演化研究—胚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守良  杨光 《植物研究》1993,13(4):346-352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全世界菰属4种2亚种及其有关属种共4属7种的胚形态进行系统研究后,获得菰属Zizania L.与山涧草Chikusichloa apuatica Koidz.的胚型为F+FP,稻Oryza sativa L.与拟菰Zizaniopsis miliacea(Michx.)Doell & Aschers.的胚型为F+FP,其中山涧草的胚型为首次报导。根据胚型,这4属均应位在禾本科G  相似文献   
89.
石刁柏花粉植株诱导及其起源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朝福  周维燕 《遗传学报》1993,20(6):531-535
采用高渗蔗糖溶液预处理石刁柏花药可以显著抑制花药体细胞分裂和提高花粉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在转入含低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中分化得到了花粉植株。其中单倍体、二倍体、四倍体和非整洁体分别占4.3%、64.5%、17.2%和14.0%。单倍体的频率随愈伤组织培养时间延长而下降,石刁柏幼茎中莽草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多态性表现稳定,用其作为遗传标记结合细胞学方法可以鉴定花粉植株的起源。  相似文献   
90.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以下简称ZEN)被证明具有动物雌性激素的作用(Mirocha等 1967),并且是某些真菌的一种性激素(Mirocha等1968)。李季伦等首次报道ZEN与高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有关(1980)。现已证实ZEN与植物的春化作用(孟繁静等1986)、短日光周期诱导(韩玉珍和孟繁静1990)、以及花器官的发生、分化乃至开花和受精等(阙月美等19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