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61.
农杆菌介导的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转化甘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抗旱和耐盐性提高的甘蓝植株,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来自菠菜的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BADH)基因导人甘蓝品系03079,并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影响转化效率的参数,建立了甘蓝高效转化体系,即以侵染液为AA液体培养基、乙酰丁香酮200μmol L^-1、侵染时间20min、共培养天数2d为最佳转化参数,在该条件下转化率可达54.26%。转基因甘蓝植株经PCR检测初步说明BADH基因已导入甘蓝中,Southern杂交证明BADH基因已稳定整合到甘蓝基因组中。甜菜碱脱氢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经过聚乙二醇(PEG)、NaCI和干旱处理的转基因甘蓝植株的BADH酶的平均比活力范围在2.1Umg^-1~3.6Umg^-1之间,不同处理的转基因株系酶比活力显著高于相应的未转基因株系。膜的相对电导率测定结果说明,经过PEG、NaCl和干旱处理的转基因植株平均相对电导率在16.2%~32.6%之间,耐逆境胁迫处理后的绝大多数转基因株系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相应对照。多数转BADH基因甘蓝植株在干旱、盐胁迫和PEG胁迫条件下生长势强于未转基因植株,表现为大多数转基因株系株高增幅显著高于对照,说明BADH基因的导入能提高转基因甘蓝植株的抗旱和耐盐性。我们获得的抗旱和耐盐能力明显提高的转基因甘蓝植株,可作为培育耐盐、抗旱甘蓝品种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62.
本文就甘蓝蚜的寄生蜂种类、生物学特性、寄主选择特性、农药对寄生蜂的影响及寄生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63.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药和叶片生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158及其保持系花药激素、游离氨基酸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花药KT和IAA含量极显著低于保持系,GA含量不育系和保持系没有显著差异。游离氨基酸总量不育系花药极显著高于保持系,脯氨酸和胱氨酸含量不育系花药极显著低于保持系,赖氨酸含量两系无明显差异,苏氨酸在两系中均未检出,其余氨基酸含量均是不育系花药高于保持系;不育系花药中丝氨酸含量最高,保持系花药中脯氨酸含量最高,两系中天冬氨酸和脯氨酸含量的差异最大。叶片叶绿素含量不育系和保持系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4.
姚艳红  戈峰  沈佐锐 《生态学报》2010,30(1):272-277
采用田间开顶式CO2控制气室(OTC),研究了375μL/L、750μL/L两个CO2浓度和CK、LC50、LC903种吡虫啉浓度处理条件下,甘蓝根际土壤细菌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的变化。750μL/L CO2处理对甘蓝根际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1),而在同一CO2水平下各农药处理间并无显著差异;根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只有在750μL/L CO2且无吡虫啉处理的条件下显著(P0.05)下降,在LC50、LC90处理的影响下并不显著。同一CO2水平下,根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受农药处理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5.
1.柠檬 有抗细菌作用。将成熟的未去皮柠檬缓慢烘烤,直至开始破裂。然后榨取其汁液。每小时服用柠檬汁5毫升(外加少量蜂蜜),可治疗喉感染。柠檬汁还可快速杀灭霍乱  相似文献   
66.
姚磊  樊东  王晓云  高艳玲 《昆虫知识》2011,48(5):1417-1424
几丁质脱乙酰基酶(chitin deacetylase,CDA)是昆虫几丁质降解酶中的一种酶,可以将几丁质转化为壳聚糖,在昆虫几丁质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5龄幼虫虫体为材料提取总RNA,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分别扩增得到甘蓝夜蛾的2类不同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的...  相似文献   
67.
甘蓝粉虱入侵中国大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蓝粉虱是一种危险性入侵害虫,中国大陆于2012年7月在北京市朝阳区首次发现,寄主植物为抱茎苦买菜;翌年8月份又在新疆乌鲁木齐和吐鲁番发现,寄主植物为开花生菜和抱茎苦买菜。文章描述了甘蓝粉虱的危害方式、寄主植物、分布范围、识别特征、天敌种类以及传播扩散方式,并分析了在我国大陆的发展趋势和需要密切关注的区域。  相似文献   
68.
铜胁迫下甘蓝幼苗生长和铜吸收的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建云  沈振国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0):2003-2009
采用盆栽土培法,对31个甘蓝品种苗期生长对铜胁迫的耐性及铜吸收和积累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00 m g.kg-1Cu2+处理下,不同基因型甘蓝的耐性及吸收、积累铜的能力具有显著差异。地上部干重的抑制率变幅为-25.0%~95.7%,铜对地上部的抑制作用大于根系。根系Cu2+含量变幅为212~893 m g.k-g 1,地上部变幅为32~87 m g.kg-1,根系Cu2+含量显著高于地上部;根系Cu2+积累量变幅为5~78μg/盒,地上部变幅为8~116μg/盒。地上部Cu2+含量与地上部抑制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根据聚类结果,31个甘蓝品种分成3类,平均地上部干重抑制率分别为76.0%、40.3%和-2.1%,表明其分别属于铜敏感型、中间型和耐性型。  相似文献   
69.
甘蓝早熟品种‘8398’长至6片真叶和中熟品种‘京丰’长至7片真叶时进行绿体春化处理,前者处理18d和后者处理23d时用37℃高温进行春化逆转后检测植株体内核酸的结果表明,核酸、DNA和RNA含量以及RNA/DNA比值显著下降,而正常春化的植株则均呈缓慢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0.
激活标签转化结球甘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光'甘蓝下胚轴为材料,采用含激活标签pSKI015的农杆菌GV3101进行遗传转化研究,对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等转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预培养2 d,侵染6 min,共培养1 d是遗传转化的较优组合.采用GV3101转化下胚轴结合glufosinate筛选,获得了2株表型变异植株:一株叶片中心绿色,边缘黄化;另一株叶片卷曲.PCR检测显示这2株植株均含有pSKI015增强子序列,Southern blot结果显示这2株植株具有明显的杂交信号,说明这2株植株为激活标签突变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