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环状细菌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素是一类由细菌核糖体合成的抗菌肽,是产生菌获得生存优势的重要手段。与大多数线性细菌素不同,环状细菌素具有N端和C端共价连接的特殊结构。这种环状结构赋予环状细菌素良好的耐热性、广泛的pH适应性和抗蛋白酶降解能力,在食品防腐和对治耐药性细菌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能。通过对已发现的环状细菌素结构分析发现,相对于一级结构,其三级结构的相似性更高,可以作为环状细菌素归类的依据。环状细菌素的生物合成机制尚不清楚,但其环化机制是最具价值的研究热点,可为其他一些肽类物质的合成提供支架,从而提高应用潜能。环状细菌素抑菌机制主要是在目标菌株的细胞膜上穿孔,使胞内物质外流,进而导致目标细菌死亡。其有类似于抗生素的抑菌活性和有别于抗生素的抑菌机制,为治疗日益严重的耐药性病原菌提供了可靠备选资源。本文综述了环状细菌素的构效关系、生物合成和抑菌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对环状细菌素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2.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环状RNA (circular RNA, circRNA)逐渐成为非编码RNA研究领域的热点。CircRNA是由3′端下游供体和5′端上游受体经反向剪接形成的共价闭合环状分子,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CircRNA过去被认为是错误剪接的副产物,近年来相关研究爆炸式增长,才将这种错误概念推翻。相较于动物中的大量研究,植物circRNA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文中从植物circRNA的发现引入,总结了植物circRNA的环化特征、表达特异性、保守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关注了circRNA的鉴定工具、主要类型和生成机制;归纳了植物circRNA作为microRNA(miRNA)海绵和翻译模板的潜在功能,以及在生物/非生物胁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简单概括了植物circRNA的降解与定位。最后讨论了植物circRNA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开展植物circRNA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3.
血小板环状 RNA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血小板环状RNA (platelet circular RNA, platelet circRNA)是一类在血小板中由RNA反向剪切封闭形成的环形RNA分子,具有结构稳定、丰度高以及细胞、组织特异性.血小板环状RNA可以参与细胞内RNA调控网络,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成为新型的生物标记物及治疗靶点.近年来,关于血小板环状RNA产生、调控、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等均取得了初步的研究进展.本文将对血小板环状RNA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4.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闭合环状的内源RNA分子,广泛存在于不同物种及多种人体细胞中,具有丰富性、稳定性和组织特异性等特点。人体细胞中的circRNA主要可分为外显子circRNA、环状内含子RNA和外显子-内含子circRNA等。与正常组织相比,circRNA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并具有作为微小RNA(microRNA,miRNA)海绵调控miRNA、结合蛋白质、参与翻译等功能。虽然circRNA在肿瘤中异常表达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但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细胞癌、神经胶质瘤等多种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有望成为全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点。circRNA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本文根据最新研究报道,就circRNA的基本特征、异常表达机制、调控肿瘤的机制及其在多种肿瘤中发挥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5.
环状RNA (circular RNA, circRNA)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细胞中,是一类由3′末端和5′末端经反向剪接共价结合形成的RNA分子。circRNA具有保守性、结构稳定、组织细胞特异性表达等特征。它们具有调控基因转录、充当微RNA海绵、参与蛋白质翻译及充当蛋白质诱饵等重要生物学功能,可影响细胞的增殖、凋亡、周期、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等过程。circRNA与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细胞肝癌、脂肪性肝病等重要肝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鉴于肝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类重大疾病,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circRNA影响肝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希望为预防、诊断和治疗肝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外剥内扎手术(MMH)治疗Ⅲ-Ⅳ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及对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III-IV度环状混合痔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MH组(n=58,采用MMH治疗)和联合组(n=70,采用PPH联合MMH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肛门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MMH组比较,联合组手术出血量明显更少,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明显更短,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MMH组比较,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MH组比较,联合组患者肛管静息压、肛管高压带长度、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阳性率均升高,肛管最大收缩压降低(P0.05),但两组直肠静息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7/70),低于MMH组的34.48%(2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传统的MMH单独治疗,PPH联合MMH治疗Ⅲ-Ⅳ度环状混合痔具有更好的效果,可以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术后疼痛程度及肛门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7.
环状RNA(circRN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新型内源性RNA。CircRNA由RNA前体可变剪接产生,比线性RNA有更好的稳定性,是最近几年RNA领域的明星分子。CircRNA来源于内含子或外显子,可充当miRNA海绵或者结合蛋白质来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甚至已发现有circRNA能编码蛋白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ircRNA在肿瘤(如:食管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膀胱癌等)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circRNA在胃癌、结直肠癌的研究逐渐增加,circRNA可能成为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发挥诊断和预后的作用。本文将主要介绍circRNA 在胃癌及结直肠癌的功能和作为临床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8.
环状RNA是一类新发现以共价键形成环状结构的RNA分子,没有5'帽和3'尾,具有高度的序列保守性和稳定性,不易被核酸外切酶降解,在转录或转录后水平发挥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近年来,已发现环状RNA与许多肿瘤包括胃癌发生密切相关。首先介绍环状RNA形成、分类、分子特征和功能,然后从环状RNA与胃癌发生、环状RNA与胃癌诊断、以及环状RNA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等三个方面阐述环状RNA与胃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
大多数枯草杆菌载体在表达外源基因时会出现分离或结构不稳定,而将目的基因整合至染色体上的基因整合方法,近年来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通过构建一套整合载体,将β-环状糊精葡基转移酶基因随机整合至枯草杆菌1A289的染色体上,从表达氯霉素抗性及β-CGTase阳性株中选得菌株Bs2,其氯霉素抗性为5γ/ml,β-CGTase酶活为266μ/ml。后又经多次整合及更高浓度氯霉素抗性的选择,获得一株Bs16-7  相似文献   
100.
环状糊精与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简述了环状糊精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并对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测定方法和固定化做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