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该文主要研究环状RNA hsacirc0000745对肝癌细胞的促肿瘤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首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方法检测不同肝癌细胞中环状RNA hsacirc0000745的表达;其次,利用siRNA干扰技术敲低HepG2细胞中的hsacirc0000745;然后,采用CCK-8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用Transwell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肝癌细胞HepG2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增殖、侵袭及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干扰hsacirc0000745后,肝癌细胞的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降低(P<0.05),同时伴有增殖相关蛋白cyclin D1表达水平下降(P<0.00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P<0.05),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上调(P<0.05),而间质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下调(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干扰hsacirc0000745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这为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和视角。  相似文献   
42.
报告1例被误诊为环状肉芽肿的由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的体癣。患者女,60岁,左腕部红斑2个月。外院曾诊断为"环状肉芽肿"治疗不佳,经真菌学检查确诊为石膏样小孢子菌导致的体癣。给予伊曲康唑200 mg/d,共1周,硝酸舍他康唑软膏外用,治疗1周后皮损痊愈。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环状GMP-AMP合成酶(cGAS)高表达对乳腺癌MCF7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构建稳定高表达cGAS的慢病毒载体并转染MCF7细胞;转染后细胞分别培养12 h,24 h,48 h,72 h,每组实验重复三次,采用MTT检测cGAS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 transwell法检测高表达cGAS对MCF7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析EMT相关蛋白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GAS上调后MCF7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5);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cGAS上调后诱导MCF7细胞EMT发生,细胞形态由鹅卵石样变为梭形;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cGAS上调导致MCF7细胞迁移能力增强(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cGAS上调后上皮标记蛋白E-cadherin表达下降(P<0.05),间质标记蛋白N-cadherin表达增加(P<0.05)。结论: cGAS上调可增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诱导乳腺癌细胞EMT发生。  相似文献   
44.
纤维化是指细胞外基质成分的过量沉积,最终导致器官结构的破坏和功能丧失。环状RNA (circular RNA, circ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其特征在于以共价键形成封闭环状结构。circRNA在真核生物体内分布广泛,具有一定的生物稳定性、保守性以及组织特异性。近年来研究表明,circRNA在纤维化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circRNA的表达异常可能为纤维化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以及为纤维化疾病的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该文总结了circRNA的分类、功能、在纤维化疾病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5.
46.
研究环状RNA ITGA7(circITGA7)在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心律失常组、circITGA7干扰心律失常组和对照干扰心律失常组,尾静脉注射circITGA7干扰腺相关病毒构建circITGA7干扰大鼠模型,并通过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模型。通过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circITGA7在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检测circITGA7对心律失常大鼠心肌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circITGA7对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p-AKT和ITGA7蛋白表达的影响。Q-PCR结果显示circITGA7在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假手术组大鼠;与对照干扰心律失常组比较,circITGA7干扰心律失常组大鼠心律失常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心律失常组大鼠心肌细胞SOD活力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与对照干扰心律失常组比较,circITGA7干扰心律失常组大鼠心律失常组大鼠心肌细胞SOD活力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UNEL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程度显著升高;与对照干扰心律失常组大鼠比较,circITGA7干扰心律失常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为显著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p-AKT和ITGA7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与对照干扰心律失常组比较,circITGA7干扰心律失常组大鼠心肌细胞p-AKT和ITGA7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干扰circITGA7能够抑制AKT路径,抑制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缓解大鼠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47.
48.
黑素瘤是一种多发于皮肤的恶性肿瘤,因其侵袭性强,预后差等特点一直是科研人员关注的热点。环状RNAs(circRNAs)是一种新型内源性非编码RNA,广泛参与动物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和信号转导等生理过程,但circRNAs在黑素瘤细胞内的分子机制尚未被充分解析。本研究以小鼠(C57BL/6J)正常黑素细胞及B16黑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分析两种细胞间circRNAs表达特性。测序结果显示,小鼠正常黑素细胞和黑素瘤细胞中共有851个circRNAs,其中195个差异表达circRNAs(DECs)。GO及KEGG数据库注释发现,DECs的来源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周期(cell cycle)、紧密结合(tight junction)、Rap1 信号通路(Rap1 signaling pathway)、TGF-beta 信号通路(TGF-beta signaling pathway)等与细胞增殖、迁移相关的信号通路;探究发现,黑素瘤细胞中显著性高表达的circE2F5(circ-3:14578602|14606309)通过上调E2F5的表达促进黑素瘤细胞增殖。circRNA靶基因预测发现,73个DECs 存在miRNA的结合位点,多个潜在靶向miRNAs参与黑素细胞增殖和迁移等过程。本研究通过对DECs来源基因功能注释、DECs靶向miRNAs预测,获得多个与黑素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相关的DECs,期望为黑素瘤研究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49.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具有新型环状结构的RNA分子,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中,具有结构稳定、进化保守、高度丰富和组织特异性等特征。同时,它可通过充当微小RNA(microRNA,miRNA)分子海绵、调控基因转录、结合蛋白质和参与蛋白质翻译等方式发挥生物学功能。且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circRNA被发现与肿瘤的发生有关。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真核生物最常见的一种RNA修饰,它是由m6A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m6A识别蛋白质共同参与的动态可逆的调节过程,广泛参与RNA的核输出、剪接、稳定性、翻译和降解等过程的调控。m6A修饰在多种人类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例如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近年来,在一些circRNA中也发现了m6A修饰,并报道了其在宫颈癌、结直肠癌、肝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和胃低分化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文总结了RNA m6A修饰机制、m6A修饰对circRNA的调控作用,以及circRNA的m6A修饰在肿瘤中的作用,也讨论了m6A修饰的circRNA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肿瘤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50.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和外剥内扎手术(MM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及对患者肛门功能恢复、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PPH组(n=42)和MMH组(n=42)。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直肠肛门测压,记录并比较两组测量结果。结果:PPH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MMH组的83.33%(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比较,PPH组均明显短于MMH组(P0.05)。PPH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低于MMH组的40.48%(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GQOL-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术前,且PPH组患者GQOL-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MMH组患者(P0.05)。术后6个月,PPH组患者肛管静息压、肛管高压带长度、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MMH组(P0.05),但两组肛管最大收缩压和直肠静息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且兼具较高的安全性,可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明显改善患者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